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能源車的「9系」大戰來了

2025-10-23 15:51

「你們別看安總這麼温文爾雅的,其實他開起車來很猛的!」

去年和安聰慧對談,吳老師笑着擲出這麼一句話。生怕別人不信,還補上了一句:我可是坐過的。

那時極氪009光輝剛上市,安聰慧載着他兜了一圈。此后半年時間,市場上每銷售兩臺四座超豪華產品,就有一臺是極氪009光輝。

吳老師與安聰慧在極氪009光輝

時隔一年有余,又是極氪9系車型發佈之際,他倆又坐在一起聊了聊。

安聰慧的聲音很輕,回答問題時,總是不緊不慢地接過話頭,就像是一臺起步平緩的老爺車。但等到訪談結束的時候,你卻發現,自己人還坐在會議桌前,心緒卻不知不覺被他帶到了兩百碼的速度狂飆。

比賽開始

安聰慧説,自己現在最頭疼的事情是,每天要抽出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去回覆微信朋友圈的消息。大部分是催着問「什麼時候可以提車」,另外還有一些諮詢和品牌定製的需求。

「都是企業家朋友,不回覆不行。」

據統計,極氪9X的用户中,80%以上來自高端豪華品牌,擁有50萬以上豪華車型的用户達到70%。

這並不是偶然,自光輝版發佈以來,極氪009就拿下了2024年度純電MPV、40萬以上MPV和40萬以上純電全品類市場的「三料冠軍」,今年1—9月,極氪009累計銷量繼續穩居中國40萬以上MPV銷量冠軍、40萬以上純電全品類銷量冠軍,同時也是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區豪華純電MPV的銷量冠軍,徹底改變了曾經由海外豪華品牌把控的市場格局。仿若於暗夜之中,吹響了一聲衝鋒的號角。

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從極氪009光輝到極氪9X的「9系豪華雙旗艦」成型期間,不論是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還是BBA,都紛紛跟進了自己的9系車型。

先是2024年9月,9X最有競爭力的對手問界M9強勢跟進五座版本;緊接其后的是,奔馳邁巴赫S900,在2025年1月進行全球發佈,3月正式交付;接下去,深藍S09、騰勢N9、領克900、享界S9增程版、樂道L90先后閃亮登場;就在最近,蔚來ES9和理想i9也曝光了道路測試,極有可能在2025年年底正式亮相,而和他們搶奪2025年壓軸檔的,還有一個奧迪A9;最后,寶馬9系也預計在明年上市。

9系車型,通常被定義為品牌的旗艦車型,是一個車企最先進的技術、研發成果的集大成者。如果單看一款車,那麼9系車型毫無疑問就是每個品牌的「炫技之作」。

但是,如果縱觀背景,就會明白,在經歷了2024年的「大逃殺」之后,2025年出現的「9系大戰」,實際上證明了,「拐點已至」已是車企的集體共識,中 國新能源 車也將進入旗艦時代。

如果舉個不恰當的例子,2025年出現的「9系大戰」,其實可以被視為一次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十年「大閲兵」。既是階段性總結,也是對外界釋放的戰略宣言。

2025上海車展上的極氪9X首秀

從這個角度而言,9月29日極氪9X上市發佈會,最「炫技」的數字,不是搭載全棧900V高壓混動架構、支持6C超快充、純電續航超380公里、零百加速3秒級、配備三電機兆瓦電驅與48伏主動穩定杆等等,而是——

它50萬級的定價。

要知道,其車內配置在傳統歐美豪華車中,就是對標百萬級車型的配置。在發佈會前,極氪9X已經在網絡上獲得了一個「杭州灣庫里南」的稱號,市場分析預測主銷售價打底60萬。但是沒想到,其最終售價46.59萬元起,最高配的曜黑版才定到了59.99萬元。

很多人覺得,談定價之低,就是在聊「性價比」。其實不然。

中國消費市場長期以來存在一種割裂認知,習慣於將價格置於「實用低價」與「身份高價」的二元框架下審視,但卻未能充分理解,一個具備競爭力的價格,本身就是品牌全鏈路 綜合 實力的最佳證明。

能夠把同配置的價格打到歐美豪華車品牌車型的骨折,說明了極氪有能力以更低成本交付越級產品,背后是其強大技術優勢與供應鏈協同能力的支撐。

在和吳老師的對談中,安聰慧透露,極氪內部在開發新車時有一道生死線:如果開發新品不能比現有市場上的產品具備30%的成本優勢,那就不用考慮去做了。

「所以,你必須具備代際性的、絕對領先的優勢,纔有市場前景。」安聰慧總結道。

吳老師與安聰慧

油門

極氪的優勢是什麼?

安聰慧説,他一直記得吳老師在2021年問他的一個問題:極氪憑什麼有競爭力?

2021年,吳老師對話安聰慧

到了如今,用這個句式去思考和解讀極氪的戰略問題,似乎已經變成了他的邏輯。在一個半小時的對話中,他一共說了20幾句「憑什麼」。

每一句,都是一腳油門。

因為「憑什麼」的背后,實際上就是品牌差異化的定位——是讓你站在他們對手位置上的一種可能,也是你主動製造的一次超車機會。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換。

依託于吉利的大版圖,極氪有「有」的底氣、「優」的實力,也有「換」的空間。

◎首先是誕生之初便天然擁有的「極客基因」。2010年,吉利收購沃爾沃,隨后在瑞典成立吉利歐洲研發中心,並於2016年發佈CMA架構,2020年發佈SEA浩瀚架構,這些都讓極氪具備了非常顯著的技術和安全優勢。尤其是極氪還繼承了領克的賽道基因。

◎其次是成長過程中毫無爭議的優勝紀錄。極氪至今累計交付已經超過56萬台,更在各種匪夷所思的重大事故中讓車主能夠全身而退,被網友們譽為「公路坦氪」。根據調查顯示,安全性,也是眾多企業家羣體偏好極氪品牌的最重要原因。

◎最后,是在關鍵性的戰略節點,具備多種打法和形態轉換的戰術選擇。

2024年9月,李書福在吉利的老家台州,親自宣讀了戰略轉型綱領——《台州宣言》,宣佈接下去將在「一個吉利」的目標下,圍繞「戰略聚焦、整合、協同、穩健、人才」五大核心舉措,推動品牌整合與資源優化,形成協同發展模式。

而就在極氪9X發佈前夕,9月15日,極氪科技股東大會以94.2%高票通過與 吉利汽車 的合併協議,這也標誌着「一個吉利」戰略進入收官階段。

安聰慧透露,吉利內部是從2014年左右開始做極氪的基礎規劃,那一年, 新能源車 免徵購置税政策正式落地,被業內人士視為「新能源汽車元年」。2018年,團隊全力投入浩瀚架構的打造,那也是中國新能源車企涌現的高峰期,當時國內約有500多家新能源品牌。

而根據艾睿鉑(AlixPartners)發佈的《2025全球汽車展望報告》,目前中國仍有129個在售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在這樣的背景下,2021年極氪從領克電動事業部剝離出來,啟動獨立運營,是爲了輕裝上陣,在各門各派奇招迭出的時代能夠保持自由、機動、敏捷的戰鬥姿態,搶佔先機。

如今,時移勢易,9系大戰的到來,標誌着各個車企的護城河已然形成,也就是從「我有」到「我優」的前置條件形成,吉利也開始進行打法的改換,通過整合推動協作,形成結構化的優勢。

就像吉利的另一位高管桂生悦所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複雜的市場環境,吉利汽車只有改變過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亂’的現象,進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資源凝聚成一個拳頭,纔有可能取得勝利。」

這彷彿下圍棋,一開始落子,是單點布控,而到了中局,各個棋子間便要盡力形成合圍之勢,輾轉騰挪,盤活全局。所以,吳老師如此評價極氪重回吉利:

「拆出來是一步棋,現在裝進去,又是一步棋。」

極氪9X生產線

拐點

整場訪談中的一個急轉彎,是吳老師拋出的問題:你的假想敵是誰?

這一題,安聰慧答得格外迅速和堅定:

「我不知道具體是誰,但我清楚,一定不在美國,肯定在中國。」

他的理由有三個:

第一,從國家戰略層面,中國是能源進口大國,爲了實現能源安全,國家一定會繼續推進新能源車的發展。

第二,從市場層面,中國毫無疑問是最大市場,對於企業而言,大市場的好處就是可以給到企業更多的實踐機會。

第三,產業鏈優勢,經歷了過去十年500多個品牌的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賽道已然具備了最強的產業鏈優勢,這是毋庸置疑的。「除了主芯片方面,我們還需要一點時間。」

吉利數字化柔性生產線

當下的中國新能源市場中, 比亞迪 三電最強,覆蓋人羣最廣泛,品牌形象最親民;問界智駕系統最強,和精準切入細分場景的「蔚小理」一樣,深受新中產羣體偏愛;而極氪 機械 素質最強,在傳統歐美品牌制霸的豪華汽車領域里搶奪話語權,在多個國家地區拿下豪華汽車品類的銷冠。

正是這樣百家爭鳴的市場,才能刺激技術不斷進步,激活多元市場需求與使用場景,最終推動中國新能源車邁入「旗艦時代」。

因為真正的旗艦,它的「豪」與「強」從不是技術和配置的簡單堆砌,而是整個系統內部,通過將核心優勢深度整合,形成系統層面的結構性壁壘——它看似是臺前具象化的產品,實則是背后技術、戰略與產業鏈共同構築的強大支撐。

之於極氪,之於吉利,之於中國新能源車,都是如此。

新能源車博主羅格伯樂這樣描述極氪,他説遇到急轉彎,開別的車可能得踩腳剎車降速,但是開極氪卻不需要。不是因為開極氪的人追求刺激,恰恰相反,是因為它底盤夠穩,所以操控感極強。

這充滿矛盾的因果,或許也可以用來解讀安聰慧。開得猛,是因為這個三十年老汽車人,內心穩如磐石。

極氪門店

是他一句一句的「憑什麼」,每一句都像是一腳油門。

是他在回答「假想敵」問題時的迅速和堅定:一定在中國。

是在拐點到來的時候,能「踩一腳油門」,全力過彎。

這就是安聰慧,這就是極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