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3 17:09
(來源:鋰電焦點)
格林美:動力電池回收賽道領跑者的千億征程
自2015年起,全球汽車產業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新能源汽車以其環保、節能等顯著優勢,迅速成為汽車市場的新寵。而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動力電池市場規模也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動力電池回收:迫在眉睫的產業焦點
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背后,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動力電池雖然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但它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通常情況下,動力電池佔據了整車成本的30% - 40%,而其使用壽命一般在5 - 10年不等。隨着時間推移,首批投入使用的新能源汽車開始進入退役階段,一場大規模的退役浪潮正悄然襲來。如何妥善處理這些退役的動力電池,成爲了整個行業以及市場關注的焦點。
從資源角度來看,動力電池中含有大量具有戰略價值的金屬元素。據相關數據測算,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將達78萬噸,這個數字在2030年將激增至350萬噸,增長幅度驚人。而每噸廢舊三元鋰電池中,鈷、鎳、鋰等戰略金屬含量超過500公斤,其資源價值相當於開採20噸原生礦石。這意味着,如果能夠對退役動力電池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不僅可以緩解我國對稀有金屬資源的依賴,還能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從市場潛力方面分析,如果將動力電池回收的規模全面鋪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個千億甚至萬億級的巨大市場。如此龐大的市場蛋糕,自然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各方勢力紛紛摩拳擦掌,試圖在這個新興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
格林美:先知先覺的佈局者
在這場動力電池回收的產業浪潮中,格林美無疑是一位先知先覺的先行者。早在2015年,當大多數人還在聚焦於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與銷售時,格林美就已經敏鋭地注意到了動力電池回收背后巨大的市場預期。憑藉着「技術 + 網絡 + 資本」的三重護城河,格林美提前佈局,開始構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材料循環利用體系。
技術立命,再造資源帝國
格林美基於「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的產業理念,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城市礦山開採 + 新能源材料製造」的雙軌驅動業務模式。所謂「城市礦山」,這一概念將城市形象地比喻為一個充滿潛力的金礦。而城市中的廢舊動力電池、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廢塑料等典型廢棄物,則成爲了這座「金礦」中亟待挖掘的寶藏。
格林美通過先進的回收技術,對這些廢棄物中的鎳、鈷、鋰、鎢等關鍵礦產資源進行回收利用。以廢舊動力電池為例,格林美採用了一系列創新的工藝流程,將電池中的有價金屬進行高效分離和提純。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再利用,還為公司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如此前瞻的業務佈局,使格林美在全球範圍內嶄露頭角,成爲了全球城市礦山開採的領導者與世界領先的廢物循環企業。在新能源材料製造領域,格林美同樣表現出色。公司通過紅土鎳礦提煉電池材料,成功打通了鎳資源、前驅體、正極材料的鎳資源全產業鏈。其電池材料產品憑藉着卓越的品質,均已導入全球市場頭部客户,成爲了世界新能源供應鏈的頭部企業。
業績飄紅,產業基地擴張
格林美前瞻性的佈局和卓越的技術實力,在公司的業績上得到了充分體現。2024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實現營業收入248.72億元,同比增長22.96%;淨利潤為9.04億元,同比增長65.06%,實現經營性現金流20.52億元,同比增長282.19%。如此亮眼的業績數據,充分證明了公司在市場中的強大競爭力。
從分行業和分產品的情況來看,公司廢棄資源利用的營收上漲最為迅猛,同比實現64.22%的增長。而分產品來看,除了電子廢棄物綜合利用與環境服務外,各項細分業務都實現了較高水平的增長。這表明公司在多個業務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業務結構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產業基地建設方面,格林美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十年間,格林美的廢物循環與新能源產業基地由3個增加到19個,提升了6.3倍;承載的年廢物處理總量從40萬噸擴大到1,000萬噸,提升了25倍。如此大規模的產業基地擴張,不僅體現了公司對市場前景的堅定信心,也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保障。
同時,格林美在中國、韓國、印尼建設了7個動力電池回收處理中心,回收處理的退役動力電池佔全球的10%以上,循環回收從服務中國到服務全球。這一舉措,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地位,為公司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面對如此眾多的產業基地,有人不禁會問:是否會有產能過剩的風險?事實上,從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來看,這些產業基地不僅不會過多,甚至可能還不夠。2024年前三季度,格林美核心產品的產能開工率均在95%以上,各項核心產品大幅增長。其中,MHP的產能利用率突破100%,這説明公司的工人需要加班加點地工作,才能滿足訂單的生產需求。由此可見,市場對格林美產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公司的產能擴張是順應市場需求的必然選擇。
格林美:行業頭部的競爭優勢
瞭解格林美自身的業務模式與業績現狀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公司在行業整體中的位置。相較於天齊鋰業依賴澳洲鋰礦、贛鋒鋰業佈局阿根廷鹽湖的資源獲取模式,格林美獨創的「報廢端→再生端→材料端→產品端」全流程技術鏈,使其在循環經濟領域形成了難以複製的技術壁壘。
技術突破,領跑行業
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格林美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技術突破。公司突破了三元前驅體材料定向循環技術,實現了鎳鈷錳回收率99.3%、鋰回收率95%的行業紀錄。與之相比,光華科技的鎳鈷回收率為92%,華友循環的鋰回收率為90%,格林美在金屬提純效率上保持了3 - 5個百分點的技術代差。這意味着格林美能夠從退役動力電池中回收更多的有價金屬,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技術優勢的具象化體現在專利儲備上。截至2024年上半年,格林美累計申請專利4,169件,超過了贛州豪鵬、邦普循環等競爭對手。大量的專利儲備不僅體現了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的強大實力,也為公司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通過專利保護,格林美能夠確保自己的技術優勢不被競爭對手輕易模仿,從而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立體回收,市場卡位
在回收網絡佈局上,格林美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3 + N」立體回收體系。3大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基地(荊門、泰興、無錫)構成了處理中樞,它們如同強大的心臟,為整個回收體系提供了穩定的處理能力和技術支持。而N個覆蓋300個地級市的回收網點則形成了毛細血管網絡,將回收範圍延伸到了全國的各個角落。
這種「中心工廠 + 衞星站點」的模式,使得格林美具備了強大的年處理能力,達到了20萬噸退役電池,較第二梯隊的邦普循環、贛鋒鋰業形成了絕對規模優勢。通過這種大規模的回收網絡佈局,格林美能夠更高效地收集退役動力電池,提高了回收效率,降低了回收成本。
與行業對比,格林美的差異化競爭格局十分明顯。這些技術突破對應着明確的市場預期,數據預測2025年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而光伏組件回收市場將在2030年達到1200億元規模。格林美已經敏鋭地捕捉到了這一市場趨勢,與通威股份、隆基綠能簽訂了光伏回收戰略協議,提前卡位下一個增長極。通過與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合作,格林美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拓展業務領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贏得更多的機會。
數字化平臺,創新服務
除了訂單卡位,格林美還從平臺生態方面進行了市場卡位。企業創新推出了國內首個集成回收、溯源、碳足跡追蹤及售后服務功能的「格林回收(ECO RECYCLING)數字化平臺」。該平臺依託「一碼連通」「技術實現」「一鍵回收」「二手設備展銷」等核心功能,以武漢為數字化指揮中心,聯動長三角、珠三角等五大區域分站形成全國服務網絡。
通過這個數字化平臺,格林美能夠實現對退役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從回收環節開始,平臺可以對電池的信息進行溯源,確保電池的來源合法合規。在回收過程中,平臺能夠實時追蹤電池的運輸和處理情況,保證回收工作的安全和高效。同時,平臺還提供了碳足跡追蹤功能,幫助企業瞭解電池在生產、使用和回收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數據支持。此外,平臺的售后服務功能和二手設備展銷功能,也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提高了用户的滿意度。
同步深化與京東集團的數字化供應鏈合作,格林美打造了「萬倉合一」智能調度系統及企配中心,實現了全流程設備更新供應鏈閉環管理。通過與京東集團的合作,格林美能夠藉助京東強大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優化自己的回收和處理流程,提高運營效率。同時,這種合作模式也為格林美拓展了銷售渠道,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在消費品領域,格林美聯合九號、雅迪、愛瑪等近20家電動自行車頭部品牌,構建了「銷售 - 回收 - 處理」全鏈路體系。通過集中拆解處理和鋰電資源再生技術,年處理能力突破5000噸,從源頭削減了90%的污染風險。這一舉措不僅為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瞭解決方案,也樹立了再生資源行業數字化升級與綠色發展的新標杆。
機遇將至,靜待花開
總體來看,格林美站在產業變革的臨界點,展現出了三重確定性,即:技術確定性、產能確定性、政策確定性。在技術方面,格林美憑藉着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創新精神,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保持了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在產能方面,公司通過大規模的產業基地擴張,提高了產能規模,滿足了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在政策方面,隨着國家對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為格林美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當全球資源戰爭從「爭奪礦山」轉向「爭奪廢料」,格林美企業正在定義新的行業標準。國泰君安測算,到2030年格林美在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佔有率將達35%,再生材料業務貢獻利潤佔比超過60%。更重要的是,其獨創的「城市礦山 + 新能源材料」雙輪驅動模式,正在打開10倍於當前規模的市場空間。這或許能解釋,為何在高鎳前驅體價格暴跌的2023年,高瓴資本仍選擇逆勢增持2.8%。高瓴資本的這一舉動,充分體現了市場對格林美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
12月10日-12日武漢將舉辦「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回收年會暨新型、高效提鋰技術發展論壇」
動力電池回收網消息,「2025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回收年會暨新型、高效提鋰技術發展論壇」將於12月11-12日在武漢舉辦,規模:500+,大會主題:綠色循環·高效提鋰。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規模化、合規化的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動力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聯盟數預計,2028年中國廢舊電池退役量超過260萬噸,產值將達2800億元。行業當下正處於未來十年長景氣周期的起跑點,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將發展成一個新興的綠色朝陽產業。
聯繫人:曹勇
電 話:135-2104-0836(同微信)
EMAIL:781457870@qq.com
《電池循環利用工程師》職業能力證書培訓十月份開始招生啦!
本站記者從動力電池回收網、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回收利用委員會獲悉,由工信部考試教育中心推出的《電池循環利用工程師》職業能力證書培訓即將於今年10月開始招生培訓,通過考覈是學員將取得《電池循環利用工程師》職業能力等級評價證書。
本項目由動力電池回收網、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回收利用委員會作為項目執行機構,負責培訓等相關事宜。
網址:www.dchsl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