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3 20:12
專題:2025外灘年會——擁抱變局:新秩序·新科技
10月23日,2025外灘年會在上海市黃浦區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年會主題為「擁抱變局:新秩序·新科技」,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與清華大學聯合主辦,為期三天。來自全球21個國家及地區的121位財經政要、機構高管與學界領袖,將共同探討在全球秩序重構與科技革命交織背景下的經濟、金融與治理議題。
剛剛召開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外灘年會自2019年創辦以來,就致力於搭建一個更為坦誠、開放、專業的國際交流平臺,迄今已成功舉辦七屆。本屆年會繼續秉持「國際化」「專業化」,共設置21場圓桌對話與11場閉門會議。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外灘年會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法蘭西倫理政治科學院院長(2023)、歐洲央行原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與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楊斌為本屆年會致辭。
特里謝在致辭中以「3-4-5」框架概括本屆年會重點議題:「3」場會議聚焦綠色轉型,「4」場探討國際秩序變革,「5」場深入討論人工智能。
特里謝指出,AI的爆發式發展是「人類有史以來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並提醒需警惕「索羅悖論」重演——即技術投入未必立即轉化為生產率提升。他強調,必須審慎評估AI利弊,推動其朝着高效、安全的方向發展。在談到多邊合作時,特里謝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極化世界,而多極化比單極世界更需要國家間的合作與團結。外灘年會正是為此而設。」
楊斌在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滲透到經濟社會各領域,重塑人類生產生活方式與思維模式,是一場「認知的工業革命」。他強調,在這場變革中,人與人、企業與企業、國家與國家之間「可能因AI賦能程度的差異而拉開數量級差距」。面對人工智能治理共識缺失帶來的風險和變局中的機遇與挑戰,楊斌表示,寄望本屆年會推動東西方思想的碰撞與融合,為攜手增進人類共同福祉增添新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外灘年會緣起上海、紮根上海,服務國家戰略、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外灘年會的初心與使命。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增強競爭力、影響力提供了重要的路徑指引。聚焦「上海跨境金融服務能級提升」等議題,本屆年會設置專題圓桌,來自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的專家學者將從創新實踐與國際協作兩個角度出發,共同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全面提升、擴大我國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貢獻務實建議。
責任編輯:曹睿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