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BD總額達114億美元!大利好卻難提振股價,信達生物前景如何?

2025-10-23 15:42

  在今年火熱的創新葯行情中,信達生物(01801.HK)表現不俗,股價在持續飆升后創下了新高。

  不過,大幅上漲過后,信達生物進入了盤整狀態,資金的信心似乎比較不足,利好也無法轉化成漲幅。

  10月22日盤前,信達生物披露了重磅BD交易、國際藥企巨頭入股的消息,而其股價卻在高開近10%后遭遇「跳水式」回落,最終爆量下挫1.96%。

  10月23日,信達生物一度再次出現高開低走的情況,好在午后迎來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有投資者還表示,信達生物的弱勢表現「帶崩」了創新葯板塊,恆瑞醫藥(01276.HK)、百濟神州(06160.HK)、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科倫博泰生物-B(06990.HK)等多股也連遭下跌。

首付款達12億美元,交易總額刷新紀錄

  具體來看,信達生物宣佈與武田製藥(TAK.US)達成全球戰略合作,旨在加速推進信達生物新一代IO及ADC療法開發,拓展全球市場價值。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全球範圍內共同開發新一代IO基石療法IBI363,並在美國共同商業化,武田製藥將在共同治理和協同一致的開發計劃下主導相關工作;同時,信達生物授予武田製藥IBI363在除大中華區及美國地區的商業化權益。信達生物授予武田製藥IBI343在大中華區以外地區的獨家權益。此外,信達生物授予武田製藥IBI3001在大中華區以外地區權益的獨家選擇權。

  同時,信達生物還將獲得每個候選藥物在大中華區以外的潛在銷售分成(IBI363美國市場為利潤損失共擔模式)。

  在此次的合作中,信達生物將獲得高達12億美元的首付款(包含1億美元的戰略股權投資),還有權獲得合計最高可達102億美元的潛在里程碑付款,此次合作交易總金額最高可達114億美元。

  據悉,信達生物此次的交易總金額刷新了國產創新葯對外BD紀錄,同時也是全球生物製藥領域,預付款超10億美元的交易合作中,總金額排名第二的交易。

突破傳統授權模式!武田製藥將入股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信達生物武田製藥的合作在IBI363這款候選藥物上突破了傳統的License-out模式,通過「共研共商+利潤共擔」深度綁定的(Co-Co)模式,構建了利益共同體。

  公告顯示,信達生物武田製藥將(1)在全球範圍內共同開發IBI363,開發成本按40/60比例(信達生物/武田製藥)分擔;(2)在美國共同商業化IBI363,按40/60比例(信達生物/武田製藥)分配美國市場利潤或損失。

  此外,信達生物將授予武田製藥在除大中華區及美國以外市場的商業化權益。武田製藥將擁有在大中華區以外供應IBI363的全球生產權,並與信達生物共同享有在美國市場商業化供應的獨家權利。武田製藥需就大中華區以外市場向信達生物支付潛在的研發里程碑款與銷售里程碑款,並按大中華區及美國以外市場淨銷售額的比例支付最高可達十幾百分比的高位的梯度銷售分成。

  與此同時,在此次的合作中,武田製藥旗下公司還將以每股112.56港元的價格(較前30交易日加權平均價溢價20%)認購信達生物價值1億美元的股份(12億美元首付款的一部分)。

  對比來看,112.56港元的價格溢價較高,甚至比信達生物歷史最高價都要高,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武田製藥的信心,同時入股1億美元,雙方綁定程度進一步加深。

  根據公告,所得款項淨額的80%將用於信達生物全球管線的多項臨牀及臨牀前項目的研發;20%的淨額將用於一般企業用途。

股價為何下跌?機構有何看法?

  總的來看,信達生物宣告的是一則重磅利好消息,而其股價卻在大幅高開后遭遇下跌,除了今年股價漲幅巨大,獲利盤趁高套現的因素外。

  投資者指出,近兩年國內創新葯領域的BD交易井噴,交易金額也是頻創新高,信達生物這次的總金額雖然特別大,但在創新葯板塊集體回調之際,市場對BD交易漸漸失去了「新鮮感」。

  事實上,近期維立志博(09887.HK)、翰森製藥(03692.HK)等藥企宣佈對外授權后,資本市場的反饋不算積極。

  另外,還有投資者認為,在IBI363的交易條款上,信達生物稍顯激進了一些。保留了美國市場40%的利潤分配權益固然好,但信達生物也要承擔40%的全球III期臨牀研發成本,這是「燒錢」最多的臨牀階段,同時也是失敗風險最高的階段。

  一方面,承擔40%的全球III期臨牀研發成本會對信達生物的現金流造成一定壓力;另一方面,如果臨牀數據不及預期,研發成本投入無法規避,反不如旱澇保收的傳統BD模式。

  不過,從一些機構的觀點來看,對信達生物武田製藥的合作依然比較看好。

交銀國際發文指出,信達生物武田製藥此次的合作交易總金額刷新了國產創新葯BD出海交易紀錄,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第一三共和默沙東於2023年就三款ADC達成的交易。

交銀國際表示,這一方面再次驗證了信達生物研發實力與管線價值,並彰顯其堅定國際化的決心,與國際大藥企的深度合作也有助於公司在海外團隊建設上積累經驗。武田在消化系統和消化道腫瘤領域有深厚的佈局(2025財年,消化系統為其收入最大貢獻的疾病領域,最大單品、用於治療潰瘍性腸炎的ENTYVIO 全球年銷售約60億美元),而消化道腫瘤也是IBI363和IBI343的后續重點開發方向。因此,交銀國際認為,此次合作有助於最大化兩款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的長期商業化前景。基於本次交易的貢獻,交銀國際信達生物2025-27年及長期盈利預測進行調整,維持「買入」評級。

  海通國際認為此次合作將充分利用信達生物在中國國內的開發效率和武田製藥的國際化開發能力。武田製藥每年研發投入約50億美金,擁有4500人的臨牀團隊,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具備豐富的臨牀、商業化經驗。此次合作將有助於信達生物拓展全球佈局,逐步在國際核心市場建立研發與商業化平臺能力,並最大化可持續發展的長期價值。

摩根大通亦認為,信達生物武田製藥此次的合作可以讓信達生物在美國建立更穩固的市場地位,並發展獨立進行全球臨牀開發及商業化所需的能力;重申信達生物中國生物製藥領域的首選,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