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民養老不到一年再增資!銀發經濟產業鏈轉向「必爭賽道」

2025-10-23 18:31

日前,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民養老」)公開募資擴股,本次擬引進不超5家新股東,對應股份數不超4.71億股。這是國民養老成立三年來的第二次增資。

財聞記者梳理其業績發現,國民養老三年來增長強勁,累計盈利近10億元。同時,償付能力充足,最新兩個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均為AAA。

關於資金充裕的國民養老為何快速推進增資計劃,受訪專家指出,更多股東加入,印證了銀發經濟賽道的高價值與確定性,是對銀發經濟賽道長期價值的深度認可;另外,增資背后也釋放出國民養老加速戰略佈局的信號,核心邏輯是錨定銀發經濟的發展窗口期,主動夯實佈局能力。

與此同時,近年來監管層面推進養老保險公司規範化、高質量發展,對養老險公司的資本儲備提出了更高要求,增資舉措也符合行業發展趨勢。

成立三年賺近10億,再度增資擬引進5家新股東

10月13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披露了國民養老的增資項目,此次募集資金對應持股比例或股份數不超過4.71億股,擬徵集投資方數量不超過5個,現有股東不參與本次增資。項目信息顯示,募集資金是為補充一級核心資本,用於主營業務發展。項目信息披露期為2025年10月13日至2025年12月5日。

圖片截自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

根據公開信息,成立於2022年3月的國民養老,初始註冊資本超過百億,達到111.5億元,股東是來自「銀行系」的工、農、中、建、交、郵儲、中信、招商、興業、民生、華夏等銀行理財子公司和下屬公司,以及證券保險機構和投資及實業領域企業。這樣的股東背景讓國民養老可以大力借力銀保渠道發展,2024年原保險保費收入居前五的保險產品,主要都是通過銀保渠道銷售。

即便是有上百億的初始註冊資本,國民養老還是在成立兩年多后迎來首次增資,2024年12月,安聯投資有限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GmbH)獲准注資2.28億元,成為國民養老的新股東,公司註冊資本增至113.78億元。

國民養老這幾年的成績單也表現亮眼。數據顯示,從2022年到2024年,國民養老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是2.92億元、11.19億元、48.08億元,淨利潤分別是0.49億元、3.15億元、4.30億元。今年上半年,國民養老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5.39億元,淨利潤2.04億元,三年累計盈利近10億元。

同時,在保險公司裁撤分支機構的大潮下,國民養老卻逆勢開設新機構,3年來已在浙江、山東、四川、重慶、上海、廣東等省市開設6家分公司。

此外,國民養老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590.78%、603.72%,遠超監管要求的50%、100%。2024年四季度、2025年一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均是AAA,行業排名靠前。截至2025年6月末,國民養老總資產達到737.70億元,淨資產達到131.53億元,資金儲備雄厚。

增資釋放加速戰略佈局信號

國民養老資金充裕、強勁增長,為何還要加快增資步伐?

對此,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副院長李佳向財聞記者表示,更多股東加入,印證了銀發經濟賽道的高價值與確定性。

國民養老的初始股東已涵蓋銀行、保險、證券等多領域頭部金融機構,李佳認為,新股東的持續加入,進一步説明不同類型資本方均看到了中國老齡化進程中潛藏的巨大市場空間——從養老保障、健康管理到養老服務、適老化產品,整個銀發經濟產業鏈正從「潛力賽道」轉向「必爭賽道」。

在李佳看來,國民養老作為聚焦該領域的專業機構,股東擴容本質上是資本對「銀發經濟+專業機構」組合模式的信心投票,既體現了金融市場對賽道成長性的共識,也為國民養老后續整合資源、拓展業務提供了更廣泛的資本與產業支撐。

關於引資擴股釋放的戰略信號,李佳進一步表示,在資本充裕背景下加速增資,核心邏輯在於錨定銀發經濟的發展窗口期,主動夯實佈局能力。國民養老自成立以來便以「服務國家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為核心定位,此前的業務更多聚焦於養老金融產品創新、長期資金管理等基礎領域。此次增資極有可能是其從「基礎佈局」轉向「具體項目落地」的關鍵動作。

財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監管部門積極推動養老保險公司規範化、高質量發展,對養老險公司的資本儲備提出了更高要求,增資舉措也符合行業發展的最新要求。

2023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的《關於促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顯示,保險公司經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在償付能力方面,要求上年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5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75%。

同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還發布了《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強調,養老保險公司應當走專業化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聚焦養老主業,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根據養老保險公司經營的類型業務,分級提高註冊資本要求。

2025年3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針對養老金融業務特點與風險管控要求,建立健全相關監管制度體系,探索將銀行保險機構養老金融業務開展情況納入監管評級統籌考慮。根據商業保險年金銷售、投資、風險管控等要求,完善監管制度體系,優化償付能力和準備金監管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開業的9家養老險公司中,2024年以來有4家累計披露6輪增資擴股計劃。除國民養老的兩次增資外,2024年3月,恆安標準養老獲批增資2億元;2024年4月和2025年6月,泰康養老相繼宣佈增資兩次,每次增資20億元;2024年5月,太平養老宣佈引入比利時富傑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擬以10.75億元認購太平養老約10%股份。

在這樣的背景下,優化股東結構、增強資本實力,或是國民養老應對政策收緊、市場競爭加劇的關鍵,引進5家新股東,意味着引入多元化資源,助力其在養老金融市場佔據先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