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撬動稀土,金力永磁,利潤飆增380%!

2025-10-23 17:51

小到手機芯片,大到戰機雷達,這些高科技核心部件能運轉起來,都離不了稀土。

可以説,誰攥住了稀土,就攥住了全球科技產業的命脈!

而這一戰略資源,近一半都在我國手里。2024年我國稀土儲量4400萬噸,佔全球稀土儲量的48%,位居全球第一。

更關鍵的是,我國是唯一擁有稀土全鏈條生產能力的國家,即便其他國家開採出稀土礦,絕大部分也需運至我國加工后返銷。

2024年第四季度起,稀土價格開始上漲,到2025年第四季度漲價更甚。

10月11日,包鋼股份北方稀土公告稱,2025年四季度稀土精礦交易價定為26205元/噸,環比上漲了37%。

並且,這一漲價還順着產業鏈層層往下傳,從稀土冶煉分離,到下游的磁材製造,整個行業都跟着「熱」了起來。而要想跟上行業發展紅利,稀土ETF(159713)是個不錯的抓手。

該基金涵蓋了稀土開採、加工、貿易及應用等全產業鏈上的重點公司,如中國稀土廈門鎢業金力永磁等。

這種全鏈條覆蓋的特點,就決定了它能同步反映稀土產業的整體景氣度,不像某些側重單一環節的基金容易「偏科」

其中,金力永磁,就在這輪稀土漲價中充分受益。

金力永磁近九成業務都是高性能釹鐵硼磁鋼,新能源汽車、風電、工業機器人這些領域,都得用它的產品。

隨着稀土漲價,高性能釹鐵硼(如N45)價格也已從2024年9月底的15萬元/噸升至2025年9月底的22萬元/噸,漲幅約47%。

產品價格漲,公司業績自然水漲船高。

2025年前三季度,金力永磁實現營收53.73億元,同比增長7.16%;實現淨利潤5.15億元,已遠超2024年全年水平,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速更是飆到381.94%。

不過,行業紅利並非人人能享。

同樣做永磁材料的正海磁材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滑24.39%,這還是2024年大降79.37%后的再次下滑;同期,中科三環的營收也是繼續同比下滑,幅度有11.17%。

若從毛利率、淨利率核心盈利指標切入,差距更清晰。

2025年上半年,金力永磁毛利率率先回升至16.39%,正海磁材、中科三環卻仍在下滑;淨利率方面,金力永磁達8.82%,比后兩者高出5個百分點以上。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修復,單季毛利率達25.31%,淨利率也有11.51%,回到了2020年的高盈利水平。

看到這,不少人會好奇:為啥金力永磁的盈利能力能修復得這麼快?

答案藏在它早早就搭好的「技術+供應鏈+新領域」三重護城河里,這不僅幫它扛住了成本壓力,還穩穩抓住了增量機會,自然比同行跑得更快。

第一,用技術啃下「成本+性能」的硬骨頭。

高性能釹鐵硼的核心競爭力,從來都繞不開技術。

金力永磁早早就啃下了這塊硬骨頭,自主掌握了晶界滲透、晶粒細化、一次成型等核心技術,其中關鍵的「晶界滲透技術」,直接幫它打透了成本和性能的雙重關卡。

公司用這項技術生產磁鋼,既能減少50%-70%鏑、鋱等重稀土用量,省下大筆原料錢,還能把磁鋼性能提上去,最大磁能積做到52-57MGOe,在行業里算頂尖水平。

能做到這一點,靠的是持續壯大的研發團隊。

2024年,金力永磁研發人員已達921人,比英洛華、正海磁材等同行都多,正是這支團隊讓技術創新不斷落地。

並且,2025年上半年,公司用晶界滲透技術生產的磁材佔比已超過90%。這意味着大部分產品都能享受到技術帶來的成本和性能紅利,盈利修復自然有了底氣。

第二,靠上下游協同托住「規模+訂單」。

光有技術還不夠,想把盈利優勢放大,還得靠規模的擴張。

2024年公司的稀土永磁材料年產能已達3.8萬噸,穩居全球第一;2025年1月又啟動新擴產項目,目標是2027年建成6萬噸產能。規模上去了,單位成本就能進一步攤薄。

不過,產能要想擴得穩,還得有「上游原料、下游消化」的雙重保障。

上移原料端,金力永磁與北方稀土、中國稀土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2025年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從這兩大集團的採購額約佔採購總額的70%,確保了稀土原料的穩定供應。

下游客户端,公司更是把「攤子」鋪得廣,全球前十大新能源車企全拿下,前十大變頻空調壓縮機廠商合作8家,前十大風電整機廠合作5家。

2025年三季報中,公司直接明説「第四季度在手訂單充足」。原料夠了,產能有了,訂單也滿了,盈利修復的「確定性」自然比同行強。

第三,搶灘新領域打開「增長空間」。

如果説技術強悍和供應鏈協同守好地基」,那抓住新興市場就是打開增長空間」,這也是金力永磁盈利修復更快的加分項。

現在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這些新興領域,對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越來越大行業預測到2028年,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消費量能漲到23萬噸左右。

金力永磁早早就盯上了這塊蛋糕,專門成立了具身機器人電機轉子事業部,還在配合全球知名科技公司研發磁組件。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具身機器人電機轉子及磁材產品、低空飛行器用磁材都已經小批量交付盈利多了一層支撐。

不僅是金力永磁,稀土ETF(159713)也在盯着這塊蛋糕。

作為跟蹤稀土產業的被動型基金,它的持倉天然覆蓋了金力永磁這類搶佔新領域先機的企業,更通過全產業鏈佈局捕捉着行業增量。

截至2025年10月21日,基金規模已達19.86億元,較年初增長超500%,也能看出市場對其認可度的持續提升。

寫在最后。

金力永磁的故事,遠不止「踩中稀土漲價」這麼簡單。它提前在技術上下苦功、在供應鏈上築高牆、在新領域里搶先機,纔在行業波動中接住了機遇。

對企業來説,真正的競爭力從來不是「等風來」,而是風來之前,先把「翅膀」練硬,這或許就是金力永磁能跑贏同行的關鍵。

以上分析不構成具體買賣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最后,別忘了點擊右下角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投資路上一起成長!

給大家推薦個很牛X的短線玩家金研閣主,一套《降龍十八漲》手把手教你如何抓龍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