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3 18:04
港股市場低開高走展現韌性,南向資金淨買入53.45億港元。機構一致認為,近期市場回調正是「逢低買入」良機,港股慢牛格局未改。
10月23日,港股上演低開高走行情,三大指數全線收漲。恆生指數上漲0.72%,報收25967.98點;恆生科技指數上漲0.48%;國企指數上漲0.83%。市場成交活躍,全日主板成交額達2452.56億港元。
資金逆勢佈局
儘管市場早盤表現疲軟,南向資金卻呈現大幅淨買入態勢,單日淨買入額達53.45億港元。從資金具體流向觀察,中國海洋石油獲得9.8億港元淨買入,泡泡瑪特和美團-W分別獲淨買入7.93億港元和5.24億港元。

淨賣出方面,華虹半導體遭遇10.14億港元淨賣出,信達生物和小米集團-W分別遭淨賣出1.4億港元和0.57億港元。

板塊分化明顯
盤面上,科網股漲多跌少,美團漲超4%,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漲超1%。內銀股表現活躍,郵儲銀行漲超4%。摩根士丹利最新研報指出,國內銀行股即將在三季度完成周期觸底,這是中國金融體系首次在沒有大規模刺激政策下實現的「自然周期性觸底」。
半導體板塊跌幅居前,華虹半導體跌超4%。消息面上,白宮正在考慮對使用美國軟件生產、出口到中國的產品進行管制。此外,英偉達確認已完全退出中國AI芯片市場,美光計劃對華停供服務器芯片。
新消費概念普跌,泡泡瑪特跌超9%。晨星公司分析師Jeff Zhang表示,儘管泡泡瑪特三季度業績超預期,但投資者更關注未來增長可持續性,預計其營收增長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隨后自2026年起開始放緩。
機構看好慢牛格局
高盛中國投資組合策略師付思表示,中國散户投資者為股市帶來「巨大潛力」,但投資習慣的轉變需要「數年時間」。高盛認為,中國股票市場的核心驅動力是企業的盈利增長,而中國企業的盈利水平及全球收入來源仍保持穩定,這意味着近期的市場回調可能成為一個潛在的入市機會。
長江證券認為,貿易摩擦擾動不改港股慢牛格局,並指出未來港股或能創新高的三個方向。首先是AI科技與新消費未來仍有較大空間,有望帶動港股市場上漲;其次是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港股,邊際定價能力不斷上升;第三是中國在寬貨幣到寬信用的傳導中,若美國進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資金流動性,以及AI產業業績兑現,將支持港股市場進一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