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3 17:11
在美國宣佈對俄羅斯最大幾家石油生產商實施制裁后,國際油價大幅上漲。此次制裁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為向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施壓、推動其通過談判結束烏克蘭戰爭而採取的舉措。
美國以 「俄羅斯未對烏克蘭和平作出承諾」 為由,將俄羅斯國有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PJSC)與盧克石油公司(Lukoil PJSC)列入黑名單。受此影響,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上漲 3.9%,逼近每桶 65 美元;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價格則飆升至每桶 61 美元附近。作為俄羅斯原油關鍵買家的印度,其煉油廠高管表示,這些制裁將導致俄羅斯原油無法繼續向印度輸送。
此次制裁標誌着特朗普立場的重大轉變。上周,他還曾宣佈將在未來幾周內與普京會面,並多次表示認為俄羅斯有意結束戰爭。但在周二,特朗普稱不希望這場會面 「徒勞無功」。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ep NV)新加坡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倫・帕特森(Warren Patterson)表示:「這些制裁標誌着特朗普總統對俄政策的轉向,也為未來實施更嚴厲制裁打開了大門,而后續制裁最終可能影響俄羅斯原油出口。」 他補充道,「目前的不確定性在於,這些制裁的實際效果如何,以及它們對(俄羅斯原油)出口究竟會產生何種影響。」
美國總統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已向他承諾,印度將逐步減少對俄羅斯原油的採購。
烏克蘭戰爭爆發后,其他國家因反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而停止採購其原油,中印兩國由此成為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家。特朗普曾因印度採購俄油而對其加徵高額關祱,但未對中國採取任何相關行動。上周,英國已對兩家處理俄羅斯能源業務的中國能源企業實施制裁,同時也將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列入制裁名單。
華盛頓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分析師雷切爾・齊姆巴(Rachel Ziemba)指出:「這無疑是美國採取的較有實際意義的措施之一,但我認為,非法金融網絡的廣泛使用會削弱制裁效果。」 她表示,「歸根結底,關鍵在於中國和印度是否擔心次級制裁進一步升級。」
彭博社估算,由普京親信伊戈爾・謝欽(Igor Sechin)領導的俄羅斯石油公司,以及私營的盧克石油公司,是俄羅斯兩大石油生產商,合計佔據該國原油出口總量的近一半。而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税收收入,約佔俄羅斯聯邦預算的四分之一。
美國此次措施是一次根本性的政策轉變。此前,西方對俄石油政策的核心舉措包括七國集團(G7)設定俄羅斯原油價格上限,其目的是在限制俄羅斯政府收入的同時,避免擾亂原油供應、引發全球油價暴漲。
市場分析公司 Vanda Insights 創始人範達娜・哈里(Vandana Hari)表示:「市場需要時間來充分消化這一舉措的意義。」 她補充稱,此舉很可能 「成為中印兩國煉油企業的主要擔憂因素」。
此外,歐盟(EU)也通過了一套針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方案。該方案將制裁 45 家協助俄羅斯(作為歐佩克 + 成員國)規避現有懲罰措施的實體,其中包括 12 家位於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地區的公司。
布倫特原油價格已從周一觸及的五個月低點反彈,但由於有跡象顯示市場擔憂的全球原油過剩局面正開始顯現,該油價仍有可能創下連續第三個月下跌的紀錄。周三,因有信號表明此前油價拋售已過度,且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原油期貨價格出現回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