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午后拉昇 恆指全日收漲0.72% 李寧(02331)漲6.55%

2025-10-23 16:26

金吾財訊 | 港股午后拉昇,三大指數全天低開高走,截至收盤,恆指漲0.72%,恆科指漲0.48%,國企指漲0.83%。

藍籌中,李寧(02331)漲6.55%,中國宏橋(01378)漲4.48%,金沙中國(01928)漲4.4%,美團(03690)漲4.06%,中海油(00883)漲2.15%;跌幅方面,泡泡瑪特(09992)跌9.36%,石藥集團(01093)跌2.96%,中國生物製藥(01177)跌2.78%,比亞迪電子(00285)跌2.44%,翰森製藥(03692)跌1.77%。

鋁業股普升,中國宏橋漲4.48%,南山鋁業國際(02610)漲4.26%,中國鋁業(02600)漲3.18%。中信證券指出,10月21日,世紀鋁業公告其Grundartangi鋁冶煉廠故障減產,涉及產能20萬噸。此前,8月,南拓32公告其Mozal鋁冶煉廠由於電力供應問題或於2026年3月停產保養,涉及產能50萬噸;中信證券認為Mozal停產概率較高,或有成為鋁行業Cobre Panama時刻的潛力。供給約束持續強化,擾動抬頭苗頭初現,持續看好鋁板塊盈利估值齊升行情。另外,花旗銀行對銅和鋁持中期看漲觀點,預計未來6至12個月銅價將漲至每噸1.2萬美元,到2027年鋁價將漲至每噸3500美元。

蘋果概念股普跌,富智康集團(02038)跌4.72%,藍思科技(06613)跌3.56%,鴻騰精密(06088)跌3.02%,比亞迪電子跌2.44%,高偉電子(01415)跌2.37%。蘋果新款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配備新處理器M5正式發售。有媒體報道,在新款Vision Pro外包裝上的標籤顯示,它是在越南組裝,而去年2月上市、搭載M2處理器的首代Vision Pro則是在中國製造。這突顯蘋果在削減對中國的依賴。報道指,今年稍早時候,蘋果將大部分銷往美國的iPhone的生產轉移到印度,以規避針對中國製造商品的新關税。該公司在越南生產大部分的AirPods和Apple Watch,以及部分iPad和HomePod。另外,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iPhone Air需求低於預期,供應鏈已經開始降低出貨與產能。供應鏈的產能普遍到1Q26會縮減80%以上,部分出貨前置時間較長的零組件,預計在2025年底前停產。這意味着既有的Pro系列與標準版機型,已經很好得涵蓋了大部分的高階用户需求,很難再找到新的市場區隔與定位(從mini、Plus到至今Air的嘗試都沒有成功)。

美團漲4.06%。招銀國際研報指,對於3Q25,該機構預計美團將實現營收978億元人民幣,與彭博一致預期持平,同比增長4.6%;調整后淨虧損預計為166億元人民幣,較市場一致預期的126億元人民幣更多,主要因外賣業務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該機構認為3Q25外賣業務新增投資對營業利潤的影響或已見頂,但競爭環境的改善節奏仍值得關注。儘管該機構仍看好行業競爭終將回歸理性,且美團在高客單價優質外賣訂單(如正餐類訂單)的行業領先地位穩固,但短期來看,盈利增速恢復的確定性和能見度較低。由於行業短期競爭較此前預期更為激烈,該機構將基於現金流折現模型的目標價從164.0港元下調至154.4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金沙中國漲4.4%。公司公告公佈,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金沙中國2025年第三季的淨收益總額由2024年第三季增加7.5%至19億美元。金沙中國2025年第三季的淨收入為2.72億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則為2.68億美元。金沙中國2025年第三季的經調整物業EBITDA為6.01億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則為5.85億美元。花旗報告指,金沙中國以穩健的業績開啟了2025年第三季的財報季。物業EBITDA達到6.01億美元,按年增3%,按季增6%,這是自2024年第一季以來首次突破6億美元水平。若非9月底的超強颱風導致營運暫時中斷,其EBITDA本可輕松超過6億美元。公司的新客回贈策略初見成效,預估市佔率較上季提升了1個百分點至23.4%。更令人鼓舞的是,EBITDA的改善僅伴隨着利潤率的輕微下降。花旗表示,金沙中國仍是該行的首選股之一,預期其EBITDA復甦將在今年第四季及明年持續。評級「買入」,目標價25.5港元。

浙商國際報告指出,展望后市,基本面:經濟數據整體表現進一步走弱,國內經濟仍處於築底期;政策面:后續政策基調偏向以更積極有為的政策鞏固穩增長基礎,內需刺激和重點產業扶持將是政策重點;資金面:南向資金本周逆市加碼,抄底情緒仍在;情緒面:市場破位下殺或導致中期調整,但資金抄底熱情仍較高。板塊配置方面,該機構看好行業相對景氣且受益於政策利好的汽車、新消費、創新葯、科技等;業績和股價走勢穩健且受益於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國央企紅利板塊;基本面相對獨立且受益於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銀行、電信及公用事業紅利股。另外,該機構仍需注意中美貿易爭端帶來的潛在影響,儘可能迴避對美業務敞口較大的行業板塊及上市公司。



*本文由FIU金融資訊智能生成算法生成,版本為V1.0.4,生成時間2025-10-2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