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3 15:09
前三季度錄得超140%回報的主動權益季軍——中歐數字經濟,其三季度持倉動向浮現,有六成重倉股煥新。
10月23日,中歐基金旗下多隻產品披露三季報。據Wind數據統計,在今年前三季度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榜中(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以及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QDII偏股混合型基金、QDII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歐基金馮爐丹管理的中歐數字經濟以140.86%的收益率位居第三;截至10月22日,該基金的年內收益率為131.52%,仍穩居同類基金季軍。
該基金規模的迅猛增長同樣引人矚目,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的資產淨值已飆升至130.21億元,較二季度末時的15.27億元增長超7.5倍;與一季度末時的1.17億元相比,增幅更是超過110倍。
持倉變動方面,中歐數字經濟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明顯「大換血」,6只標的新晉前十。
具體來看,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新易盛(300502.SZ)、阿里巴巴(09988.HK)、中際旭創(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新泉股份(603179.SH)、三花智控(002050.SZ)、騰訊控股(00700.HK)、中芯國際(00981.HK)、滬電股份(002463.SZ)、生益科技(600183.SH)。
其中,中歐數字經濟大幅度加倉了天孚通信、滬電股份、新易盛與中際旭創,增持比例均超160%。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新泉股份、三花智控、騰訊控股、中芯國際與生益科技均是三季度新進中歐數字經濟的持倉前十。
回顧過往操作路徑,2025年上半年,中歐數字經濟首次建倉阿里巴巴,彼時持倉數量為16.75萬股,排在中報全部持倉的26/28,隨后在三季度大舉增持了707.82萬股,單季度增幅達4225.79%,使其持倉排名躍升至第二大重倉股。
除阿里巴巴外,該基金在上半年還新建倉了三花智控、騰訊控股與中芯國際,並於三季度繼續大手筆加碼。其中,三花智控獲增持1181.59萬股,力度最大;騰訊控股與中芯國際也分別被增持84.28萬股和532.60萬股。
新泉股份、生益科技則為中歐數字經濟自2023年9月成立以來首次買入的標的,截至三季度末,已分別位列其第五和第十大重倉股。
據公開資料,新泉股份為一家專業從事汽車內、外飾件系統零部件及模具的設計、製造及銷售的企業,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生益科技則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全球電子電路基材核心供應商。
與此同時,勝宏科技(300476.SZ)、小鵬汽車(09868.HK)、快手-W(01024.HK)、第四範式(06682.HK)、長芯博創(300548.SZ)、芯原股份(688521.SH)則退出中歐數字經濟的持倉前十。
中歐數字經濟基金經理馮爐丹在三季報中表示,該基金將持續聚焦五大核心投資方向:AI基礎設施、智能機器人與智能駕駛、AI應用、端側AI及國產AI產業鏈。
具體配置方面:一是小幅減倉AI基礎設施:長期增長邏輯依然穩固,前期積累漲幅較大,保持謹慎樂觀,適當減倉;二是增配智能機器人: 海外頭部企業量產逐漸落地;三是優化AI應用組合:從B端應用公司更多轉向C端互聯網平臺公司;四是增配端側AI:端側陸續落地AI功能,催生新一輪硬件換機潮和軟件生態創新。
馮爐丹稱,自成立以來,數字經濟基金始終專注於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和深度研究。「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經過前期較大幅度的上漲,AI板塊整體估值已不再處於低位區間,部分熱門概念股的估值甚至包含了對未來多年高速成長的樂觀預期。當前投資機遇與風險並存,機遇在於AI技術正處於加速迭代和商業化落地的黎明期,產業天花板極高。但風險在於,高估值意味着對業績兑現的要求更為苛刻,也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流動性及宏觀因素變化的衝擊,板塊波動性會顯著加大。」
馮爐丹建議投資者分散投資,將AI板塊作為整體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力求在享受AI行業成長紅利的同時,通過在不同行業和資產類別間的分散配置,平滑投資組合的收益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