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年交易額約200億元!青島二手商品流通不斷實現新突破

2025-10-23 13:39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3日訊 今年,青島市入選了首批全國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城市,邁出了我市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一步。觀海新聞記者瞭解到,近年來,青島圍繞無廢城市建設,深入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積極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完善廢舊物資回收利用體系,在二手商品流通的主體培育、模式創新、規模發展和政策環境等方面不斷實現新突破。

在經營主體上,加快形成「一區一特色」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循環生態。充分發揮應用場景廣泛、創新優勢明顯、綠色能源豐富、產業生態完善的基礎優勢,目前全市有成規模的舊貨交易市場30余處,設有二手交易區的集市100余處、二手車市場135處,自建互聯網交易平臺的企業4家。建成海綠源、龍鑫智能、兆嶺鋼鐵等5處現代化的二手商品回收利用產業園。其中:海綠源產業園打造的全國首座家電再循環互聯工廠,總投資3.68億元,引進一系列行業先進的全自動設備,每年可回收利用、再製造銷售300多萬台二手家電,成為全國二手家電流通行業的排頭兵。

不斷攀升的二手交易為青島消費注入新動能。據統計,青島市域內二手手機、二手服裝、二手家俱、二手車等二手商品年交易額約為200億元,拉動新品消費約470億元,分別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和7%左右。未來三年將重點優化流通網絡佈局,2027年交易規模較2024年將增長20%以上,其中,二手手機、電子電器、舊服裝、舊家俱等交易規模分別增長22%以上。

在模式創新上,鼓勵創新業態,滿足個性化的二手商品交易需求。積極引導線下實體店鋪優化佈局,同時注重打造功能完善的線上交易平臺。通過爭創全國二手商品試點城市,轉轉循環科技有限公司、萬物新生集團等頭部企業紛紛落户青島,併發揮頭部企業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二手商品交易的專業化、標準化、特色化、品牌化運營水平。轉轉擁有目前全國最大的二手手機交易平臺,全平臺註冊用户超過4億人,在青島建成首個全品類智能質檢中心,實現年碳減排518.5萬噸,在「人工智能+二手流通」領域方面已申請國家專利169項,參與《二手貨交易市場管理規範》《二手貨品鑑定通則》兩項國家標準的修訂與制定。萬物新生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二手交易與服務上市公司,其兩大核心業務板塊「愛回收」國際業務總部及「愛分類」全國總部均落户青島,2024年實現銷售額46.85億元。

在規模發展上,強化聚鏈擴鏈,推動家電產品全生態不斷擴大。智能家電產業是青島市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支柱產業。全市擁有海爾、海信、澳柯瑪、統帥、科龍、容聲等超過20個世界級、國家級高端家電品牌,400余家規上企業和千余家產業鏈配套企業,入選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集聚60余家全國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搭建起完善的產業創新體系。目前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家電主要產品產量達7224萬台,同比增長13%,約佔全國總產量的9.6%,在國內城市中排名第二。青島先進的家電產業集羣形成了產業技術高地和質檢、定價、售后一體化示範效應,圍繞二手家電的收購、檢測、分級、維修、再銷售、再製造、環保拆解七大功能的產業鏈初具規模,聚鏈、擴鏈效應開始顯現。

在營商環境上,構建放心消費環境,制度創新護航持續發展。青島高度重視商品流通體系建設,着力促進二手商品流通發展,先后制定了《青島市商貿流通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青島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規劃、實施方案。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獲中央財政支持3億元,為二手商品流通體系建設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建立了商務、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共同參與的二手商品市場監管機制,加強對交易商品質量、交易行為、交易秩序的監管與服務保障。探索引入「反向開票」機制,破除企業二手產品回收、銷售納税堵點。通過「產業築基-龍頭引領-標準護航-數字驅動-政策賦能」的全鏈條創新機制,形成可複製推廣的二手經濟治理模式,為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貢獻青島方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孫源熙

(作者:吳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