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怡亞通:出海+AI算力供應鏈 雙輪驅動

2025-10-23 14:36

左手把供應鏈平臺服務、「1+N」、跨境通關的「老本行」升級為內外貿一體化出海的「新船票」;右手將2009年就切入的存儲分銷網絡延伸為覆蓋「芯片-板卡-整機-算力中心-大模型」的AI算力供應鏈。在人工智能、算力等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怡亞通(002183.SZ)正在用實際行動闡述「啓發供應鏈思維在中國的崛起,推動供應鏈改變中國」這一經營理念。

2025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增長7.2%,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質生產力」領域增速顯著,算力需求爆發。AI、雲計算、智能硬件推動半導體存儲與算力供應鏈的升級,引出了怡亞通的戰略選擇:以「出海內外貿一體化」與「算力供應鏈」為兩大核心引擎,推動公司從傳統供應鏈服務商向全球科技基礎設施提供商轉型。

在今年8月6日的出海戰略發佈會上,怡亞通立下「豪言」:未來將加大進出口業務協同發展力度,持續做深做大具備紮實業務基礎的進口業務,強化海外佈局與出海業務戰略的踐行,聚焦「產業出海+品牌出海」雙主線,加大出口及海外業務的拓展力度。

從上游到「最后一公里」,打通存儲業務全鏈條

上游方面,怡亞通存儲芯片「朋友圈」覆蓋全球TOP5。公司從2009年就已經開始涉足存儲供應鏈,在上游與國內外巨頭三星、美光、海力士、東芝以及國內半導體頭部企業建立長期合作。

中游方面通過參、控股「隱形冠軍」卡位主控與封測環節。怡亞通戰略投資的聯芸科技(688449.SH)於2024年上市,該公司專注於數據管理相關芯片研究及產業化,是目前國際上為數不多掌握數據存儲管理芯片核心技術企業之一,此次戰略投資是怡亞通在AI算力供應鏈佈局中的關鍵落子。此外,怡亞通還參股了聚焦半導體存儲模組業務的上海芯景鑠。

下游端,怡亞通通過成立自主品牌+終端KA,打通「最后一公里」。怡亞通半導體旗下兩個品牌----EA SEMI與KAIBRIGHT定位消費級閃存(如DDR4、DDR5)、存儲卡等領域。怡亞通半導體緊跟時代潮流、國家需求、產業趨勢、客户推動,通過與製造商和技術合作夥伴的上下游緊密整合,成功開發了一系列高性能、穩定可靠的存儲產品。

目前,怡亞通半導體海外銷售已覆蓋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日本等市場。同時,其旗下存儲產品有望進入機器人和算力中心領域。

「北京卓優+卓怡恆通」雙品牌提供算力全流程解決方案

北京卓優科技是怡亞通算力產業的「樹干工程」。依託母公司27年沉澱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卓優科技把傳統ICT設備集成經驗升級為「AIDC服務與實施集成」能力:業務範圍涵蓋數據中心、網絡和安全、存儲系統、大數據平臺、虛擬化服務、雲平臺、算力平臺、備份和容災建設等多個領域,實現一條龍交付。

卓優科技自2014年進入IDC行業,已深深紮根行業,是華為「五星解決方案合作伙伴」,服務客户有華為、超聚變、華鯤振宇、神州鯤泰、曙光、美超微等知名廠商,併成功完成多個AI算力平臺的交付實施。自2017年起,卓優雲智與華為建立起深度合作關係,成為華為 ICT、ISV 解決方案等方向的合作伙伴。

作為怡亞通算力生態產業鏈信創AI硬科技先鋒,國產信創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供應商卓怡恆通,深度佈局海光、飛騰、龍芯、兆芯、鯤鵬、申威等國產CPU核心矩陣,提供「智能通用硬件+行業解決方案+工業物聯」三位一體的體系化解決方案,目前市場出貨量處於領先。

資料顯示,卓怡恆通已推出國內首款信創(兼容昇騰、海光、飛騰)AI工控機,突破國產操作系統與AI框架的適配瓶頸,單設備推理效率較傳統工控機提升200%。服務客户包含聯想、清華同方、金融機構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涵蓋多個領域。

此外,怡亞通還做了生態企業的投資與孵化,公司會選擇有潛力的創新型團隊/中小企業進行投融孵,實現供應鏈平臺和孵化企業之間相互促進。公司參投企業偉仕佳傑業務涵蓋企業系統、消費電子和雲計算三大板塊,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生態合作伙伴,合作產品線多達萬余條。未來,怡亞通將根據優勢互補進一步聚焦,做精做強算力產業鏈。

以場景、數據、模型三重護城河凝聚核心競爭力

在國產替代領域,怡亞通以軟硬件結合的模式進取。

卓怡恆通圍繞國產CPU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產品解決方案,產品覆蓋臺式電腦、一體機電腦、筆記本電腦、服務器、OPS、加固機、工控機、工控板卡、工業母板及雲產品等,以及滿足各行業需求的定製化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辦公、金融、教育、網絡安全、電力、加固運算等領域。

AI大模型方面,通過DeepSeek大模型落地供應鏈場景。2025年2月,怡亞通子公司物流數字貨運平臺「運多星」正式接入DeepSeek,藉助DeepSeek的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在調度、定價、風險管理、客户服務等方面實現智能化升級。

「運多星」平臺接入DeepSeek並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通過「數據-算法-場景-商業」四重融合,將「運多星」的「四流合一」(信息流、合同流、資金流、票據流)系統深度協同,進一步推動業務線上化、數字化、標準化與智能化,構建從底層能力到產業賦能的完整生態閉環。

而存儲業務所沉澱下來的脱敏數據資產亦是不可多得的「語料富礦」。怡亞通半導體的存儲數據中有大量的語料,未來有望作為數據資產入表、實現數據交易以及深度數據挖掘,產生更多價值。

內外貿一體化下的「產業+品牌」出海雙主線

中國製造業出海全球佈局且各有分工,不同區域受當地政策、產業需求、供給等因素影響存在差異。怡亞通的出海戰略錨定重點行業與核心市場重點聚焦於新能源、機電設備、電子產品等優勢行業……全球網絡第一階段以東南亞、美國為主;第二階段計劃向中東等地區拓展。

在歐美市場打造近岸製造樞紐,將「中國生產—全球出口」升級為「本地生產、區域銷售」的區域閉環供應鏈;推動規則價值重構,把被動合規成本轉化為主動利潤來源,如構建再生材料循環體系獲取綠色溢價;完成供應關係重構,以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替代多級分銷模式,構建直連交付體系。

而東南亞市場則側重依託原產地累積規則與本地化採購策略,以「區域最優配置」優化成本結構,推行分佈式製造模式,強化多國產能協同效應,構建風險隔離機制,完成產能重構;並搭建直觸終端的物流網絡(如「海外倉+本地配送」組合),將傳統多層代理體系精簡為平臺化直通渠道。

通過精準「把脈」企業出海供應鏈重構核心方向,怡亞通出海戰略有了清晰抓手。針對上述區域市場供應鏈重構需求,怡亞通堅持「運貿一體化」策略,聚焦歐美與東南亞市場開展供應鏈出海佈局,國內端深度參與商流與服務環節,海外端以提供屬地化落地服務為核心,將國內成熟服務模式伴隨品牌與企業出海,全方位賦能企業供應鏈重構與優化。

當國內傳統供應鏈業務還在傳統模式中內卷,怡亞通用「供應鏈出海與AI算力供應鏈」的雙輪,走差異化路線,把「供應鏈改變中國」的故事進行與時俱進的升級。怡亞通作為深圳國資下的重要企業,響應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和 「一帶一路」出海發展戰略,通過「供應鏈出海與AI算力供應鏈」新的敍事方式,在新一輪的資本市場定價邏輯中將大放異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