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軟銀(SFTBY.US)的豪賭與困局:8.25%高息舉債千億押注OpenAI 評級警報拉響

2025-10-23 11:26

智通財經APP獲悉,軟銀集團(SFTBY.US)作為曾讓眾多亞洲投資者斬獲豐厚回報的投資巨頭,近期再次憑藉高收益美元債券引發市場關注。創始人孫正義近期發行的29億美元混合債券或面臨顯著壓力——該類債券允許公司推迟支付息票,且債權優先級低於優先債券,因此需提供更高收益率以吸引投資者。具體來看,軟銀為2065年到期的債券設定了8.25%的收益率,首次重置日為2035年;而同期2035年到期的普通債券交易收益率僅為6.8%,凸顯混合債券的成本壓力。

image.png

圖1

在戰略佈局方面,軟銀正加速鎖定對人工智能獨角獸OpenAI的股權投資。今年4月,軟銀領投OpenAI一輪融資,推動其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並承諾在年底前完成300億美元投資。然而截至目前,實際投入金額僅為75億美元,投資進度顯著滯后。

image.png

圖2

為彌補資金缺口,孫正義採取了多元化融資策略,頗有孤注一擲的意味:一方面洽談擴大以Arm Holdings(ARM.US)股份為抵押的保證金貸款規模;另一方面持續出售T-Mobile US(TMUS.US)股票,並利用國內散户投資者發行了41億美元的日元債券,創下日本歷史上最大規模日元債券發行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在鉅額融資過程中,傳統銀行貸款的身影幾乎缺失——作為投資控股公司,軟銀缺乏穩定的運營現金流支撐,截至6月底其債券持有量已超過銀行貸款規模的兩倍。

風險投資領域的困境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壓力。願景基金的慘淡表現削弱了孫正義吸引大型投資機構的能力,而企業集團複雜的架構也使其在人工智能競賽中處於不利地位。例如,英偉達近期與OpenAI達成價值10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合作協議,打造「史上最大計算項目」,軟銀卻未能參與其中。

評級機構正密切關注軟銀的貸款價值比(LTV),這一指標是衡量其信用狀況的核心參數。標普全球明確表示,若LTV超過25%將考慮下調評級;若計入OpenAI股權、65億美元收購的芯片設計公司Ampere Computing LLC及未披露的Stargate投資,該閾值完全可能被突破。更嚴峻的是,軟銀超過70%的總資產已通過公開市場披露,金融操作空間顯著收窄。

相比之下,軟銀的「星際之門」合作伙伴甲骨文則顯得從容許多。儘管槓桿率上升且自由現金流持續為負,甲骨文仍維持着投資級評級。其上月發行的180億美元債券中,2035年到期的部分發行利率僅5.2%。穆迪評級指出,甲骨文的優勢在於「佔據眾多企業軟件和雲基礎設施市場的領先地位」,這為OpenAI高達3000億美元的雲合同支付能力提供了實質性支撐。

當前,孫正義正全力押注人工智能賽道,但資金短缺的陰霾始終籠罩。面對OpenAI聯合創始人薩姆·奧特曼的宏大願景,軟銀能否跟上這一野心勃勃的步伐,仍需打上問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