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21:24
(來源:金融小博士)
地圖行情2.0正式啟動,湖北打樣板,深圳給目標,全國國資併購重組進入加速期!
10 月 16 號,湖北省長李殿勛在武漢市調研國有 「三資 「管理改革並召開推進會部署安排重點任務!會上提到「一切國有資源儘可能資產化,一切國有資產儘可能證券化,一切國有資金儘可能槓桿化 " 的表述。利好湖北國資概念股。今日,湖北國資股武漢控股、廣濟藥業、三峽新材、華塑控股晉級2連板。
今日盤后,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多部門印發《深圳市推動併購重組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上市公司等開展上下游併購重組。一口氣提出「20萬億」總市值、「200單」併購、「20家千億級」企業三大量化目標。炒地圖行情有望從湖北燒到深圳!
方案明確2027年底深圳境內外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20萬億元(較徵求意見稿再增5萬億),累計完成併購項目≥200單、交易總額≥1000億元。數字就是KPI,深圳國資必須把優質未上市資產儘快裝進資本市場,殼資源、鏈主、專精特新全部成為併購標的,訂單能見度直接拉到2027年。
「20+8」產業集羣劃定賽道,硬科技併購開綠燈!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鏈主」允許收購未盈利但關鍵技術資產;合成生物、量子信息、智能機器人等未來產業鼓勵快速併購做大。政策首次明確對輕資產科技型企業估值包容度提升,虧損資產只要技術領先就能高溢價注入,「蛇吞象」+「小並大」進入高發期。
金融工具全線升級,銀行、保險、券商一起開綠燈!深圳首次提出探索非居民併購貸款、科技型企業併購貸款創新;銀行併購貸、保險共保體、券商投貸聯動全面配套;深交所+港交所互聯互通併購支付工具,跨境換股、QFLP、S基金全部放行。資金端無瓶頸,併購進入加速跑道。深港合作設立併購基金,港交所再融資+跨境換股同步落地;產業+金融複合人才可直接落户,住房、教育、醫療一條龍服務。深圳目標不止內地,而是全球併購資源集散地,「買全球、賣全球」進入實操階段。
深圳方案是全國國資市值管理的「樣板間」,政策送蛋糕,訂單送業績,資金送估值,地圖行情有望進入2.0階段。
深圳20萬億併購重組風暴來襲!六大主線全梳理,這些股票或將站上風口
繼湖北以國資改革點燃「炒地圖」行情后,深圳甩出「王炸」——10月23日,《深圳市推動併購重組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正式印發,明確「20萬億總市值、200單併購、20家千億級企業」三大目標,將全國國資併購重組推向高潮。這場以「鏈主」為核心、硬科技為導向、跨境聯動為特色的併購潮,不僅重塑產業格局,更為投資者鋪就一條清晰的「掘金路徑」。本文將結合政策細節,全面梳理深圳併購重組受益股,覆蓋參考信息中所有提及標的,挖掘核心投資價值。
一、政策內核:深圳為何成併購重組「發動機」?
深圳此次政策絕非普通地方文件,而是「目標量化+產業聚焦+工具創新」的組合拳,為併購重組按下「加速鍵」:
1. 20萬億市值倒逼資產證券化提速
方案明確2027年底深圳境內外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20萬億(較徵求意見稿上調5萬億),需完成≥200單併購、交易總額≥1000億元。這意味着深圳國資必須將未上市優質資產(地產、電子、能源、科技等)快速注入上市平臺,殼資源價值重估;同時「鏈主」企業需通過併購補鏈強鏈,做大市值。
2. 「20+8」產業鎖定硬科技併購方向
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20+8」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首次允許「鏈主」收購未盈利但技術領先的資產(如輕資產科技企業),合成生物、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鼓勵「快速併購做大」。技術估值包容度提升,「蛇吞象」「小並大」案例將頻發。
3. 金融工具全鏈路支持,資金無瓶頸
深圳首創非居民併購貸款、科技型企業併購貸;銀行、保險、券商協同提供併購貸、共保體、投貸聯動;深交所與港交所打通跨境換股、QFLP、S基金等工具。疊加深港合作設立併購基金,全球資源向深圳聚集的「買全球、賣全球」模式落地。
二、六大主線掘金:覆蓋所有參考標的,核心優勢全解析
主線一:深圳國資殼資源——資產注入預期最明確
深圳國資旗下上市平臺多為「小而美」殼公司,手握大量未上市優質資產(地產、電子、能源等),政策倒逼下資產注入緊迫性空前。
深振業A(000006):深圳國資地產核心平臺,未上市優質地產+城投資產規模龐大,近期2連板領漲板塊,資產注入預期最強烈。
深紡織A(000045):LCD偏光片國內市佔率第一(技術壁壘高),併購高端材料標的可強化產業鏈話語權,近期漲停啟動,彈性凸顯。
特力A(000025):深圳國資汽車服務平臺,歷史上重組基因強(曾因「妖股」屬性聞名),當前市值僅30億(小市值高彈性),或成資產整合「急先鋒」。
沙河股份(000014):深圳國資地產小殼,土儲優質且資產注入空間大,估值低位適合潛伏。
深深房A(000029):恆大重組歷史妖股,國資地產殼資源,當前估值處於底部,資產注入預期升溫。
深賽格(000058):深圳國資電子市場運營龍頭,半導體資產注入預期明確(深圳電子信息產業集羣核心),市值小(約50億)易受資金關注。
深圳能源(000027):深圳國資電力平臺,新能源(光伏、風電)資產整合需求迫切,現金流穩健支撐併購。
深高速(600548):央企招商局控股,交通基建資產豐富(高速公路、環保),併購優質路產或環保項目可提升盈利。
主線二:鏈主龍頭——「20+8」核心併購方
深圳「鏈主」企業(行業龍頭)手握充裕現金流,將通過併購補鏈強鏈,鞏固全球競爭力,業績增長確定性強。
中興通訊(000063):5G全球前四、芯片自研(基帶芯片突破),「雲網融合」生態需併購通信芯片/光模塊企業,訂單飽滿(2023年運營商業務增長15%)。
比亞迪(002594):新能源汽車全球銷冠(2023年銷量302萬輛),賬上現金超1500億,併購電池材料(如鋰礦)、車規級半導體(IGBT)可強化垂直整合。
邁瑞醫療(300760):醫療器械國產替代龍頭(監護儀全球第三),併購全球高端影像(如超聲)、IVD(體外診斷)標的是技術躍升關鍵,海外收入佔比已超40%。
立訊精密(002475):蘋果鏈龍頭(AirPods、iPhone組裝),併購汽車電子(高壓連接件、智能座艙)可打開第二增長曲線,當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PE約25倍)。
匯川技術(300124):工業自動化鏈主(伺服系統市佔率國內第一),併購機器人控制器、減速器企業可補齊「工業機器人」短板,高成長屬性突出。
鵬鼎控股(002938):PCB全球第一(蘋果核心供應商),併購高端載板(IC封裝基板)可切入半導體產業鏈,AI服務器PCB需求爆發受益。
欣旺達(300207):動力電池前十(消費電池全球第一),併購鋰資源、電池回收企業可提升產能+技術,彈性最大(2023年營收增長30%)。
深信服(300454):網絡安全龍頭(雲安全市佔率前三),併購數據安全、雲原生企業可補全「雲+安全」生態,賽道景氣度高(政策驅動)。
主線三:專精特新——被併購黃金標的
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因技術稀缺性,易被「鏈主」併購整合,享受估值溢價,彈性空間大。
廣和通(300638):物聯網模組細分龍頭(市佔率國內前三),併購車載模組(智能駕駛)、AI模組(邊緣計算)標的可切入高增長賽道,市值僅150億(彈性足)。
美格智能(002881):智能模組國內前三(5G模組出貨量領先),併購邊緣算力(AI終端)企業可強化「模組+算力」佈局,標的稀缺性強。
信維通信(300136):天線細分冠軍(蘋果核心供應商),併購射頻前端(濾波器、PA)企業可突破高頻段技術壁壘,5G+衞星通信雙輪驅動。
長亮科技(300348):銀行IT核心供應商(核心系統市佔率前三),併購證券/保險IT企業可補全金融IT版圖,行業景氣度持續(銀行數字化轉型)。
盛視科技(002990):智慧口岸細分龍頭(邊檢設備市佔率第一),併購城市物聯(智慧安防)企業可拓展應用場景,政策紅利(新基建)直接受益。
測繪股份(300826):地理信息專精特新(國土測繪資質齊全),併購智慧城市(數字孿生)企業可強化「數據+服務」能力,訂單飽滿(2023年新籤合同增25%)。
主線四:金融服務——併購「賣水人」
券商、保險、銀行是併購交易的關鍵中介,深圳本地金融機構將受益於政策紅利,業務量激增。
中信證券(600030):深圳總部頭部券商,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市佔率常年第一(2023年佔比15%),政策推動下訂單量有望翻倍。
招商證券(600999):央企招商旗下,併購業務深圳區域佔比超30%(深耕本地國企),估值修復空間大(當前PB僅1.2倍)。
國信證券(002736):深圳國資券商,併購+投貸聯動(與國信資本協同),區域優勢明顯(服務深圳中小企業併購)。
中國平安(601318):綜合金融平臺,併購基金(規模超2000億)+險資貸款雙輪驅動,深港聯動跨境併購中扮演「資金樞紐」。
招商銀行(600036):零售之王,併購貸款(額度超千億)+投貸聯動(招銀國際跟投),深圳主場優勢顯著(服務本地鏈主企業)。
主線五:創投平臺——併購基金發動機
深圳國資創投平臺手握龐大項目池,通過併購基金/S基金加速項目退出,分享併購紅利。
深創投(參股標的:大眾公用600635、深圳能源000027):國內最大國資創投(管理規模超4000億),S基金(二手份額轉讓)試點領先,項目退出效率提升(2023年IPO數量全國第一)。
力合科創(002243):清華系創投平臺,聚焦硬科技孵化(半導體、新能源),「孵化-併購-上市」閉環成熟(已推動10余家企業被上市公司收購)。
九鼎投資(600053):PE老兵,併購基金轉型(聚焦先進製造),深圳政策紅利直接受益(參與本地企業併購整合)。
魯信創投(600783):山東國資創投,深圳設立併購基金(規模50億),跨區域佈局硬科技項目(如半導體材料)。
華控康泰(000607):深圳國資醫療創投,併購大健康(創新葯、醫療器械)賽道景氣度高(政策支持國產替代)。
主線六:深港聯動——跨境併購先鋒
深港通、QFLP等機制下,企業可藉助香港平臺跨境融資,併購全球資源,打開成長天花板。
萬科A(000002):深圳總部,併購不動產(商業地產、物流園)+物業(萬物雲協同),跨境支付便利(港股平臺融資)。
金地集團(600383):深圳國資參股(生命人壽持股),併購地產+商業(長租公寓)項目,港股融資通道(金地商置)降低資金成本。
中集集團(000039):深圳總部+港交所上市(02039.HK),全球集裝箱/能源裝備龍頭,併購海外物流(港口機械)、能源(LNG裝備)資產可提升全球化佈局。
招商港口(001872):央企招商旗下,深圳國資參股,併購海外港口(如東南亞、中東)是核心戰略(2023年海外港口吞吐量增18%),深港聯動標杆。
中國平安(601318)(重複標的,補充跨境角色):綜合金融+險資,併購全球醫療(如海外創新葯企業)、科技(AI芯片)標的,跨境龍頭地位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