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新股申購 | 明略科技-W今起招股!一手入場費為5696.88港元

2025-10-23 07:55

華盛資訊10月23日訊,明略科技-W( 02718)今起招股,擬發行721.9萬股H份,每股發行價為141.00港元,每手40股,入場費為5696.88港元。預期公司將於11月3日掛牌上市。

前往新股中心,申購新股>>  

明略科技-W: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數據智能應用軟件供應商

  • 發售比例:擬發行721.9萬股H份,,其中香港公開發售佔10%,國際發售佔90%,另有15%超額配股權
  • 發售價格:每股發行價為141.00港元,每手40股,一手入場費為5696.88港元
  • 發售日期:10月23日至10月28日
  • 上市日期:11月3日
  • IPO保薦人:中金公司

公司簡介

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數據智能應用軟件公司,致力於通過整合大模型、行業特定知識和多模態數據,改變企業營銷和營運決策及流程。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 2024年的總收入計,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數據智能應用軟件供應商。通過創新的數據智能應用軟件,集團幫助客户收集、整合、管理和分析來自線上和線下運營的多模態數據,生成可執行的商業見解以滿足業務需求,使客户能夠不斷提高運營效率並促進創新。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團已為135家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提供服務,客户遍及零售、消費品、食品及飲料、汽車、3C、化粧品、母嬰用品等行業。

財務數據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分別取得收入人民幣12.69億元、人民幣14.62億元及人民幣13.81億元,2022年至2023年同比增長15.2%,2023年至2024年同比減少5.5%。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集團的收入由人民幣5.65億元增加至人民幣6.44億元,同比增長13.9%。於往績記錄期間,營銷智能及營運智能對集團的收入貢獻顯著。

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集團取得來自營銷智能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8.03億元、人民幣7.53億元、人民幣7.31億元、人民幣3.23億元及人民幣3.54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63.3%、51.5%、52.9%、57.1%及55.0%。

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集團取得來自營運智能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3.63億元、人民幣5.95億元、人民幣5.23億元、人民幣2.3億元及人民幣2.69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28.6%、40.7%、 37.9%、40.7%及41.7%。

基石投資者

集團已與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騰訊投資者)、郭敏芳、Hundreds Capital、包莉娜、Treasure-stone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GFH Financial Group B.S.C.、QuantumPharm Limited訂立基石投資協議,據此,基石投資者同意在滿足特定條件下,認購或促使其指定實體認購發售股份(向下取整至最接近的完整買賣單位40股A類股份),該等股份可按發售價格購買,總金額不超過約5900萬美元。

募資用途

基於發售價為每股股份141.00港元,集團估計集團將自全球發售收取所得款項淨額9.02億港元(經扣除集團就全球發售已付及應付的承銷佣金及其他估計發售開支后,並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按照集團的策略,集團擬將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按下述金額用於下述用途:

  • (1)所得款項淨額約35%預期將於未來三年用於提升集團的技術研發能力。其中:所得款項淨額約20%預期將用於招募和培養高精尖人才,包括技術架構師、軟件工程師、算法專家、產品經理及測試工程師。所得款項淨額約8%預期將用於採購研發相關基礎設施。所得款項淨額約7%預期將用於通過與企業、廣告代理商、媒體平臺及其他專業第三方合作擴大集團對數據來源的存取。
  • (2)所得款項淨額約40%預期將用於產品開發,以豐富集團的產品組合。其中:所得款項淨額約35%預期將用於招募產品經理、技術專家等專業人才以開發小明助理、集團的生成式營銷平臺、營運智能硬件開發以及升級秒針系統(包括推出及開發其海外版本)。所得款項淨額約5%預期將用於租賃或採購設備及裝置,以支持集團產品開發的技術基礎設施。
  • (3)所得款項淨額約15%預期將用於營銷、品牌推廣及銷售團隊擴張。
  • (4)所得款項淨額約10%預期將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前往新股中心,申購新股>>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