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19:29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中國銀行保險報網訊【記者 朱艷霞】
金秋十月,上海再迎國際金融盛事。2025年10月21日至24日,2025年上海國際再保險會議在上海臨港舉行。本次會議以「同頻同行 對話全球」為主題,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400余家全球再保險機構和監管機構參會。上海保交所董事長王哲主持開幕式。
作為全球再保險綜合性展會,會議期間,多項行業技術創新平臺成果相繼亮相,多場再保險續轉路演、續轉交易會呈現,與會機構與專家共研趨勢、共商合作、共促發展,擘畫中國保險業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提升了上海在全球再保險市場中的能見度和影響力。
發揮再保險作用 共謀高質量發展
在10月22日的主論壇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險司司長尹江鰲表示,要發揮再保險作為「放大器」「調節器」和「連接器」的作用,推動保險業實現「敢保」「善保」「會保」。他指出,「十四五」以來,我國保險業發展成效顯著。2025年1-9月,保費達5.2萬億元,同比增長8.5%,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賠付1.9萬億元,同比增長7.4%。今年我國保費規模有望達6萬億元。
在尹江鰲看來,面對「十五五」高質量發展需求,再保險作為保險的「放大器」,有利於運用全球承保能力,使一些局部地區不敢保、難以保的風險在全球進行分散;面對我國保險市場存在的非理性競爭頑疾,再保險作為保險的「調節器」,有利於通過市場傳導機制,促進保險機構「善保」,規範市場競爭和理性經營;面對傳統風險與新型風險的雙重挑戰,再保險應發揮「連接器」作用,運用全球再保技術促進「會保」,推動高水平開放。他呼籲上海市及臨港新片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與各參與機構形成協同合力,積極推動再保險中心建設。
當前,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正穩步推進中,制度創新與市場實踐協同發力,初步形成集聚效應。
上海金融監管局局長綦相表示,在臨港新片區建設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打造國際一流再保險中心,是國家作出的戰略部署,是央地同題共答、推動保險業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中心已實現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入場機構初具規模、交易結算平穩起步的良好局面。
對於加快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綦相認為,一是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深刻領會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重大意義。二是要放眼國際,加快構建契合再保險全球化經營屬性的政策和制度體系。三是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牢牢抓住再保險行業轉型發展的歷史機遇。
上海市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趙義懷錶示,自2021年黨中央提出「打造國際一流再保險中心」目標以來,臨港新片區承擔起推動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戰略任務。經過各方通力合作,臨港新片區國際再保險功能區的發展正從「物理集聚」向「功能拓展」「能級提升」邁進,並將進一步夯實產業根基、打造制度型開放體系、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據上海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毛利恆介紹,26家機構匯聚臨港,6家境外機構設立了交易席位,開通交易權限的機構達128家,初步形成了再保險全產業鏈條。截至三季度末,登記交易中心累計交易突破45億元,累計登記規模近1100億元。
「當前,我們已經實現0的突破,交易額達到45億元。但相對於全國再保險市場千億級交易體量而言,這個佔比是遠遠不夠的。」毛利恆認為,下一步,境內業務要再集中,引導頭部機構發揮「頭雁效應」,分批上平臺交易,夯實基本盤。跨境分入要再聚力,探索整合行業承保能力,大船拉小艇,攜手闖藍海。跨境分出業務要再優化,在精準引進承保能力的同時,更要大力引導境外機構上平臺交易。同時,要着重培育「分出+分入+中介」市場生態,還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的風險管理中心。
深化改革創新 彰顯再保險功能價值
如何深化再保險功能作用,加快發展中國再保險市場,是擺在保險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在中國再保黨委書記莊乾志看來,一是要強化研究引領。再保險機構要進一步增強對巨災風險、新興風險和複雜風險的認識,攻克風險定價難題,制定綜合解決方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風險保障。二是要強化科技賦能。未來,領先的再保險公司將不再是單純的資本提供者,更是科技賦能型風險價值創造者。三是要強化行業協同。再保險不僅要承保能力整合,更要積極制定行業標準、共享風險數據,進而提升整個金融體系的韌性。
中國人保財險副總裁降彩石介紹,人保財險率先在上海設立再保險運營中心,將分出分入和交易全量集中到上海,加快海外出單網絡的佈局,以實際行動支持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近年來,公司聚焦服務實體經濟,以再保分保方式助力國產品牌新能源車企業出海;築牢防災減災防線,作為巨災共保體的牽頭單位推動巨災共保體升級擴容;堅持高效發展,着力構建長期可持續的核心競爭力。面向未來,人保財險將深化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保險業更大力量。
「太保產險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我們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太保產險總經理陳輝表示,面向未來,太保產險將積極參與場內交易與產品創新,推動風險保障能力和履約能力的國際接軌,充分依託臨港新片區的開發政策,在跨境再保險新型再保險風險轉移方式等領域加大探索,助力完善市場機制,為提升中國再保險全球話語權貢獻太保力量。
「今天的再保險,既要服務好中國市場的‘本土特色’,更要具備鏈接全球的視野與能力,要通過分入國際風險融入全球網絡,通過分出本土風險分散國內壓力,在雙向互動中提升中國保險業的全球韌性。」平安產險團體事業羣總監石得表示,再保險要做「中國風險」的精準翻譯者、「高質量發展」的長期共謀者、「全球對話」的高效連接者。未來,平安產險將繼續緊跟國家戰略步伐,堅定不移支持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
風險管理工具賦能 兩項重大技術成果集中發佈
會議迎來兩項重大技術成果的集中發佈。一是風險管理工具賦能再保中心發佈儀式舉行。此舉標誌着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業務系統完成重要升級,成功嵌入人保財險萬象雲平臺、太保產險「一帶一路」智慧雲平臺和平安產險鷹眼系統三大全球化風控工具。這些領先技術的系統集成,將實現技術、數據與經驗的行業共享,全面提升全球風險減量服務能力,開啟保險業風險管理協同共建新篇章。
二是「氣候變化風險洞察平臺」正式亮相,為保險業應對氣候挑戰提供了創新工具。該平臺的建設與應用,將助力保險及再保險機構更科學地評估與管理因極端氣候事件帶來的潛在巨災風險,提升行業的氣候韌性與承保能力。
上海國際再保險會議是上海打造國際再保險中心的核心平臺和年度盛事,同時也是四大國際再保險會議之一,向全球市場清晰地傳遞了中國保險和再保險市場持續擴大開放的積極信號。歷時六載,已經成為全球再保險領域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成為中國再保險對標國際市場、築建交流平臺、鏈接全球資源的重要橋樑。
本屆會議由中國再保、中國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平安產險、上海保險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六家單位聯合主辦,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與上海臨港新片區金融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中國金融傳媒協辦,深度聚焦行業前沿趨勢與戰略合作機遇,以務實行動聚勢謀遠,共贏中國保險業開放與發展的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