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千億李書福「公子」遭遇「安全坎」

2025-10-22 22:16

(來源:雷達Finance)

雷達財經出品 文|彭程 編|孟帥

上半年剛艱難扭虧的國內磷化工龍頭企業——澄星股份,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安全事故,再度被捲入輿論的漩渦中心。

10月20日,澄星股份位於無錫江陰的廠區突發黃磷自燃事故,現場騰起陣陣白煙,火光沖天,未造成人員傷亡。10月21日,澄星股份發佈公告稱,其江陰工廠暫時停產。

值得注意的是,據時代周報報道,就在事故發生當天,澄星股份廠區門口的LED燈牌上還醒目地展示着「風險承諾公告牌」,上面明確承諾所有安全生產裝置均處於安全運行狀態,重大危險源的安全風險已得到有效管控。

而上述「風險承諾公告牌」的承諾時間標註為當天8:30,距離事故發生僅三個多小時。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此次黃磷自燃事件,並非澄星股份首次發生安全事故。此前在2020年8月,澄星股份旗下子公司江陰澄星日化有限公司的磷酸鈉鹽車間就曾發生一起爆炸事故,導致1人受傷。

而此次黃磷自燃事故,發生在公司新任實控人、吉利集團創始人李書福之子李星星入主后的第三個年頭。

在此前揭曉的《2025新財富雜誌500創富榜》中,李書福、李星星父子以1493.9億元的財富,創下了登榜以來的最高紀錄。

作為「企二代」的代表人物,李星星於2022年11月正式接任澄星股份董事長職務,而澄星股份當前正處於業績剛剛扭虧的關鍵時期。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澄星股份實現營收17.76億元,同比增長9.85%;歸母淨利潤0.19億元,同比增長211.08%,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對於剛剛擺脫虧損困境的澄星股份而言,此次安全事故無疑給公司的聲譽和市場信心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10月20日至22日,澄星股份的股價除21日微漲0.1%外,其余兩天分別下跌4.48%、9.48%。

澄星股份發生黃磷自燃事件,江陰工廠被責令停產

10月20日傍晚,澄江街道辦事處發佈了一份關於此次安全事故的情況通報,披露了此次事故的更多細節。

通報顯示,事故發生於當天11點57分許,一輛裝有黃磷的罐車發生少量泄漏並引發自燃。消防救援人員於12時3分到達現場,並於12時48分將明火撲滅,過火面積8平方米,未造成人員傷亡。

澄江街道辦事處還在通報中提到,目前現場已恢復,罐內黃磷已安全控制。經檢測,周邊環境和水體均正常。事故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時代周報報道,有出租車司機回憶稱,當天中午看到廠區冒濃煙、有火光,能見度不足20米。周邊居民和商户表示,事發時空氣中瀰漫着"又酸又嗆"的刺鼻氣味。居民聞到異味后,迅速關窗。而當地美團閃購線上的多家商店,防毒面具甚至一度售罄。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時代周報實地探訪發現,事發當天,澄星股份廠區門口的LED燈牌上還醒目地展示着"風險承諾公告牌"。

其中提到,「今日,我公司已全面開展安全風險研判,各項安全風險防控措施均已落實到位。我鄭重承諾,所有安全生產裝置均處於安全運行狀態,罐區、倉庫等重大危險源的安全風險已得到有效管控,並已落實重大危險源的安全包保責任。」

「同時,根據《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關於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新情況新問題開展專項排查整治的通知》要求,我公司已積極開展隱患排查工作,經全面排查,確認我公司不存在通知中列明的情況。」

"風險承諾公告牌"落款顯示,值班領導為趙某,主要負責人為江某某,而承諾時間則是事故發生的三個多小時前(10月20日8:30)。

對於此次事故的影響,澄星股份相關人士表示,由於事故發生的廠區涉及搬遷,根據計劃該廠區即將停產,因此事故不會對公司生產造成重大影響。

雷達財經注意到,澄星股份在半年報中也提到,公司江陰工廠即將搬遷,現有產品將落地江陰臨港化工園區投建生產。為確保產品交付的穩定過渡,公司將加快推進澄星股份江陰臨港項目建設。

據悉,該項目採用國內先進水平的生產工藝,新建高效低能耗的生產設備,旨在持續提升產品製造水平,不斷增強產品競爭優勢。目前,該項目已取得無錫市數據局出具的《江蘇省投資項目備案證》,並已啟動安評、環評、能評、職業衞生等"三同時"項目工作。

10月21日,澄星股份發佈公告稱,其江陰工廠暫時停產。無錫市應急管理局要求,公司在生產經營單位隱患排除后,經政府相關部門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

子公司曾發生爆炸事故,安全承諾遭質疑

雷達財經瞭解到,身為國內精細磷化工行業領軍企業的澄星股份,其前身鼎球實業於1997年6月27日在上交所上市。

1998年12月,澄星集團協議受讓宜興市絹麻紡織印染實業總公司持有的公司法人股3850萬股,成為第一大股東。2001年3月,公司股票簡稱由"鼎球實業"變更為"澄星股份"。

經過多年的深耕發展,澄星股份如今已形成"礦山一黃磷一磷酸一磷酸鹽"完整產業鏈,公司主要從事黃磷、磷酸、磷酸鹽等精細磷化工系列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產品在工業、食品、醫藥、電子等領域擁有廣泛應用。

在生產佈局方面,澄星股份目前在江蘇江陰、廣西欽州建有兩個精細磷化工產品深加工基地,熱法磷酸產能60萬噸,精細磷酸鹽產能9.5萬噸。

在雲南曲靖市、紅河州,澄星股份擁有兩個原料生產基地,黃磷產能16萬噸。其中,曲靖宣威工廠是磷化工行業世界最大單體工廠。

事實上,10月20日的這起自燃事故,並非澄星股份首次捲入安全風波。

據無錫市應急管理局官網公告,早在2020年8月20日,江陰澄星日化有限公司磷酸鈉鹽一車間就曾發生過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人受傷。

天眼查顯示,江陰澄星日化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由江蘇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全資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澄星股份曾發公告稱,公司江陰工廠磷酸產線因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於2024年5月20日起臨時停產檢修。公司已於近日收到由江蘇省應急管理廳頒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自2024年6月15日至2027年6月14日。

而在2025年半年報中,澄星股份還曾強調,公司堅守安全生產底線,精準落實上級安全生產要求,系統構建安全生產體系。公司通過建立全員覆蓋、層級分明的安全培訓機制,常態化開展專題學習與應急演練,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時,公司持續深化監督檢查與隱患整改閉環管理,確保安全生產基礎不斷夯實。

然而,此次自燃事故的發生,卻讓外界對澄星股份的安全管理體系產生疑慮。尤其是在事故發生前3個多小時,公司剛剛做出的「風險承諾」與實際發生的事故形成了鮮明對比,暴露出公司在安全管理執行方面可能存在問題。

有聲音認為,化工行業因其特殊性,具有較高的安全風險。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不僅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會對公司的聲譽和生產經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澄星股份需要重新審視現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強化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真正落實到位,為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築牢安全防線。

「吉利公子」入主三年,公司業績「跌宕起伏」

據澄星股份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目前的控股股東為無錫星盛州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實際控制人為李星星。

據瞭解,2022年,澄星股份的控制權發生變更。在此之前,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江陰當地著名民營企業家、澄星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興。

然而,受澄星集團深陷財務危機的影響,李興最終失去了對澄星股份的控制權。

2022年8月,一場關鍵的股權競拍落下帷幕。彼時,無錫星盛州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5.17億元的最高應價,成功競得澄星集團所持有的澄星股份25.78%股份。

本次權益變動后,原控股股東澄星集團不再持有澄星股份股份,無錫星盛州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為公司控股股東,李星星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李星星還有一個更為大眾所熟知的身份,即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之子。身為「吉利公子」,李星星在資本市場的每一步佈局都備受外界關注。

雷達財經瞭解到,李星星出生於1985年,自2012年起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監事,2015年起任領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2022年起任浙江耀寧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2022年11月7日,澄星股份選舉產生新一屆董事會,李星星被選舉為董事長,徐海聖被聘任為首席執行官。而徐海聖與李星星一樣,都有着深厚的吉利背景。自此,吉利系正式接管澄星股份,公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據悉,徐海聖於2007年10月加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歷任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吉利汽車集團財務科長、副部長、部長、財務總監、財務管理中心總經理等職務,在項目規劃建設、企業運營管理、投融資、合資合作、併購重組等領域有較豐富經驗。

不過,在李星星入主之后,澄星股份近些年的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李星星入主后的2023年、2024年,公司連續兩年出現虧損,分別錄得歸母淨利潤-0.61億元、-1.99億元。

從業務結構來看,黃磷和磷酸無疑是澄星股份的核心產品。2024年,這兩大產品分別斬獲16.1億元和14.09億元的收入,二者合計貢獻了公司近九成的營收。

今年一季度,澄星股份的經營狀況依舊面臨挑戰,公司實現營收9.48億元,同比增長28.95%,但歸母淨利潤為-0.3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0.07億元虧損規模進一步放大。同期,公司毛利率僅為4.26%,資產負債率達62.99%。

不過,隨着上半年的結束,澄星股份的業績終於迎來了一定的改善。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澄星股份實現營收17.76億元,同比增長9.85%;歸母淨利潤0.19億元,同比增長211.08%,成功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提升至9.09%,資產負債率降至61.14%。

在半年報中,澄星股份坦言,報告期內,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市場需求持續疲軟,且原材料價格處於高位,公司終端產品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響。

但澄星股份也表示,得益於近幾年在安全環保方面的高要求高投入,公司在符合安全環保標準要求下保證了公司黃磷等產品的正常生產,同時公司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制定科學靈活的市場營銷策略,並創新工作舉措,確保了公司總體生產經營平穩運行。

報告期內,公司結合市場行情走勢,努力提高生產效率,確保穩定增產,主產品黃磷和磷酸的產銷量同比增長,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同時優化供應鏈管理及加強存貨周轉,使得公司運營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助力本期經營利潤同比增長。

今年6月,澄星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將以江陰臨港項目建設為契機,以精細磷化工發展爲戰略基石,佈局高端新材料領域,定位國產替代龐大市場,探索業績增長新動能、新模式,開啟公司成長「第二曲線」。

有關澄星股份的后續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