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風向標|恆指縮量整理空頭再加碼 機構稱回調不改科技趨勢

2025-10-22 21:11

財聯社10月22日訊(編輯 馮軼)港股今日再度承壓轉弱。截至收盤,恆生科技指數跌2.3%,恆生指數跌0.94%,國企指數跌0.85%。

【恆指縮量整理空頭再加碼 資金面存量博弈】

盤面上,今日大型科網股集體低迷,其中,網易跌4.4%,快手跌2.38%,阿里巴巴、百度跌2%,京東、騰訊跌超1%,美團、小米皆有跌幅。

image

其他方向上,黃金股明顯下挫,生物醫藥股高開低走,保險、券商、煤炭、鋼鐵等藍籌股轉跌,蘋果概念、手遊、汽車等板塊也紛紛走低。

上漲的板塊中分,航空股再度活躍,教育、石油、基建等行業相對活躍。

整體上看,港股短線反彈至26000點一線遇到拋壓,行情再度反覆。

今日恆指全天成交2275.36億元,成交額同比跌至近兩周低點,交投遇冷背景下場內資金存量博弈。

沽空方面,今日總沽空金額為287.34億港元,相當於恆指成交額的12.63%,顯示空頭再度加碼。

泡泡瑪特、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沽空金額位居前三,分別為17.23億港元、16.88億港元、11.66億港元。

【保險等防禦板塊熱度升溫 外資看多中國資產漸成共識】

行情層面,此前驅動港股大市反彈的科技股出現頹勢,也減弱了部分反彈動能。而另一方面,金融、能源等防禦性板塊則仍有資金關注。

此外,近日新華保險、人保財險、中國人壽相繼發佈業績預增公告,業績超預期催化下,保險股行情不斷升溫。

image

短線而言,市場情緒雖有所回暖,但缺乏增量資金帶動始終制約反彈熱度。

不過,高盛最新研報稱,中國股市將進入更為持久的上漲階段。近期海外機構紛紛看多中國資產,也引發不少關注。

據高盛預計,部分關鍵指數到2027年底將有約30%的上漲空間,主要由12%的盈利趨勢增長和5%-10%的進一步重估潛力推動。

該行分析師稱,持久牛市的理由包括需求端刺激與新的五年規劃相結合,有助於增長再平衡和緩解內部風險;人工智能正重塑盈利格局,AI資本支出對利潤的提振正在兑現;中國股票相對全球股市仍存在深度折價,潛在的中國資產再配置資金規模可達數萬億美元。隨着牛市的展開,宏觀風險仍可能引發階段性回調,但主導心態應從「逢高減倉」轉向「逢低買入」。

【A股ETF持續吸金支撐行情 機構稱回調不改科技趨勢】

A股今日也是弱勢震盪。滬深兩市成交額1.67萬億,量能進一步萎縮,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2060億,自8月5日以來首次跌破1.7萬億。

但有意思得是,數據顯示,10月9日以來的5個交易日,全市場ETF累計淨流入近900億元,其中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佔據主導地位,從板塊來看,科創、紅利、有色金屬等更受資金青睞。

image

而展望港股后市,多家機構分析認為,在人民幣升值、美聯儲降息預期強化背景下,港股「追趕」行情值得期待。華福證券就指出,港股科技板塊作為AI核心資產匯集地,具備顯著投資價值。

中銀國際還表示,短期回調不改科技趨勢機會,新一輪產業催化正在蓄勢。目前,國內外重要大模型廠商包括OpenAI、DeepSeek都加速了模型更新的速度。且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機器人板塊仍有望迎接重要催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