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歷史背景複雜的虧損企業紛紛轉型加密貨幣領域

2025-10-22 19:50

  一家防鯊防曬霜營銷商、一家巧克力風味威士忌生產商、一家主打 「快速降低血液酒精濃度」 飲品的銷售商 —— 此前,這些企業的共同之處在於鉅額虧損與股價低迷。而如今,它們已躋身一眾上市公司之列,為市場及加密貨幣行業最熱門趨勢之一提供助力。

  今年以來,數十億美元資金已流入那些 「重塑自身定位」 的企業 —— 這些公司將加密貨幣的購買與持有作為核心業務。目前已有超 200 家上市公司宣佈計劃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負債表,成為所謂的 「數字資產庫公司」(Digital Asset Treasury companies,簡稱 DATs)。

  這些公司此前多為深耕小眾領域的虧損企業,業務涵蓋薰衣草風味伏特加釀造、室內大麻種植材料生產、「納米氣泡」 清潔技術相關的臭氧水銷售等;如今紛紛轉型,重塑為加密貨幣企業。

  這一趨勢吸引了各類投資者,既有無名小卒,也有知名人士。

  「我們將徹底改變金融行業,就這麼簡單。」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之子埃里克・特朗普於今年 8 月表示。當時他正出席納斯達克開盤鍾敲響儀式,為一家新成立的 DAT 站臺 —— 該公司專注於特朗普家族推出的某款加密貨幣。「這對我們國家而言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然而,這場 DAT 熱潮究竟能帶來多大變革,目前仍未可知 —— 關於這一趨勢可持續性的質疑正不斷增多。許多新成立的 DAT 在初期股價上漲后,便陷入了長期下跌。

  「説實話,我們可能已經過了 DAT 的巔峰期。」 零知識諮詢公司(Zero Knowledge Consulting)創始人、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兼職教授奧斯汀・坎貝爾(Austin Campbell)表示。

數字資產庫公司(DATs)如何運作?

  上市公司通過發售股票募集資金,再用這些資金購買各類加密貨幣,從而轉型為 DAT。募集的資金通常來自私人投資者,有時這些投資者還與 DAT 計劃囤積的加密貨幣類型存在關聯。

  2020 年,科技公司微策略(MicroStrategy)率先轉型為 DAT—— 當時該公司開始大量囤積比特幣(全球歷史最悠久、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在 「比特幣超級擁躉」 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的帶領下,微策略的股價成為過去五年表現最佳的股票之一(該公司后來已更名為 「Strategy」)。

  微策略的成功催生了數十家模仿者。第一批加密貨幣資產庫公司主要聚焦比特幣;而最近,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大舉買入更小眾、尚未驗證可行性的加密貨幣。

  DAT 之所以蓬勃發展,原因之一在於:對於新手而言,購買和管理加密貨幣資產(尤其是新型代幣)可能頗具難度。

  加密貨幣項目 Story 的創始人李 S.Y.(S.Y. Lee)表示,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也對管理數字錢包持謹慎態度。而 DAT 則將這一過程簡化到 「如同購買股票」。

  「你只需登錄自己的經紀賬户…… 買入股票即可。」 李在接受 CoinDesk(加密貨幣媒體)採訪時表示。

  李旗下的加密貨幣公司專注於知識產權變現,已獲得知名風險投資基金 a16z crypto(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加密部門)的支持。近期,Story 與美國華盛頓州的 Heritage Distilling(巧克力風味威士忌及薰衣草伏特加生產商)合作,成立了一家新的 DAT。

  對於陷入困境的企業而言,轉型 DAT 不僅是重塑品牌、利用加密貨幣市場增長趨勢的途徑,也是募集新資金的方式。

  此外,這一轉型還可能為部分公司高管及相關人員帶來高額回報。例如,Mill City Ventures 公司此前開發在線撲克遊戲並提供高息貸款,后來轉型為專注於加密貨幣 Sui 的 DAT;該公司已同意每年向一家加密貨幣管理公司支付至少 100 萬美元的管理費。

多次轉型的企業案例

  孫宇晨(Justin Sun)是加密貨幣領域最受關注的人物之一。作為波場(Tron)區塊鏈的創始人,孫宇晨身家億萬,是特朗普家族加密貨幣項目的關鍵投資者,今年早些時候還受邀參加總統晚宴。

  與此同時,孫宇晨也深陷多起法律糾紛:前員工指控其存在不當行為;媒體大亨大衞・格芬(David Geffen)指控其在高價雕塑交易中存在欺詐行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則指控其操縱市場,並違規向林賽・羅韓(Lindsay Lohan)、傑克・保羅(Jake Paul)等名人支付費用,以推廣其加密貨幣。

  特朗普就職后不久,SEC 對孫宇晨的指控案件被暫停。今年 7 月,孫宇晨身着晚禮服現身華爾街,助力敲響納斯達克開盤鍾,為一家新成立的 「波場系 DAT」 造勢,盡顯風光。

  這家 「波場系 DAT」 的主體公司是 SRM Entertainment—— 該公司歷史上長期虧損,主營業務為銷售主題公園小擺件。公司 CEO 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r)的職業生涯曲折,最終才成為加密貨幣公司的高管。監管文件顯示,米勒早年在斯特拉頓・奧克蒙特公司(Stratton Oakmont)擔任經紀人 —— 這家臭名昭著的 「高壓推銷券商」 曾出現在電影《華爾街之狼》中;他曾同意支付 12.5 萬美元,以了結客户對其不當行為的投訴。

  之后,米勒進入護膚品行業。他曾協助運營一家收購了 SRM Entertainment 的公司,該公司當時主打一款 「既能防曬、又能防鯊魚和水母」 的防曬霜。

  在 SRM Entertainment 宣佈轉型為 「波場系 DAT」 后的幾天里,米勒行使了股票期權 —— 以每股 56 美分的價格買入股票,隨后在股價飆升至每股 10 美元以上的高點時拋售。據統計,米勒此次股票出售總金額超過 100 萬美元。而此后,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SRM Entertainment 此前從另一家公司分拆而來,而那家母公司近期也轉型成了 DAT。這家母公司名為 Safety Shot,主打 「30 分鍾內可降低血液酒精濃度高達 50%」 的飲品;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轉型為專注於狗狗主題迷因幣 Bonk 的 DAT,其歷史業務同樣繁雜。

  Safety Shot 及其前身公司的產品涵蓋多種健康類產品,包括治療脣皰疹、脫發的產品,以及 「女性性健康」 相關產品。此外,該公司還被指控採取不道德手段試圖提振低迷的股價。

  去年,科切拉谷音樂藝術節(Coachella Valley Music and Arts Festival)的主辦方起訴了 Safety Shot,稱該公司發佈 「虛假新聞稿」,謊稱自己是藝術節贊助商。隨后,法官對 Safety Shot 下達了禁令。

與特朗普家族關聯的 DAT:坎坷的歷史

  Alt5 Sigma 曾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金融科技公司,今年 8 月,該公司承諾將購買價值 15 億美元的特朗普家族 「世界自由金融代幣」(World Liberty Financial tokens)。

  這家公司的歷史同樣坎坷,此前曾經營家用電器回收業務,並研發止痛藥。其前身公司 JanOne 在 2021 年被 SEC 起訴,指控其合謀發佈虛假財務報告;JanOne 最終達成和解,但未承認存在不當行為。目前,SEC 仍在對 JanOne 前 CEO 喬恩・艾薩克(Jon Isaac)提起訴訟,而喬恩・艾薩克的父親現任 Alt5 Sigma 的總裁。

  此外,SEC 文件顯示,Alt5 Sigma 的加拿大子公司近期在盧旺達被判洗錢罪,該公司還被指控與前首席財務官合謀向債權人隱瞞股票。對此,Alt5 Sigma 均予以否認。

  埃里克・特朗普最初計劃加入 Alt5 Sigma 的董事會,但該公司表示,為 「遵守納斯達克上市規則」,他將改為擔任 「觀察員」 一職。

歷史是否會重演?

  上市公司大舉轉型加密貨幣領域,並非首次出現。在 2017 至 2018 年的加密貨幣熱潮期間,就有多家公司重塑品牌,轉型為專注於區塊鏈(支撐加密貨幣交易的底層技術)的企業。

  例如,攝影公司柯達(Kodak)推出了加密代幣 KodakCoin;長島冰茶公司(Long Island Iced Tea)更名為 「長島區塊鏈公司」(Long Blockchain Corp.)。當時,多家轉型加密貨幣的公司股價短期上漲,但並未獲得長期成功。

  以長島冰茶公司為例,其轉型加密貨幣的舉動最終導致公司被納斯達克摘牌,另有數人因內幕交易被起訴。對於近期轉型加密貨幣的企業而言,SEC 計劃簡化 「小眾加密貨幣相關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的發行流程,這一舉措可能會給它們帶來麻煩。

  不過,加密貨幣公司 Axelar 的政策主管賈森・羅佐夫斯基(Jason Rozovsky)表示,SEC 的這一舉措 「未必是壞消息」。

  「即便 ETF 及其他合規投資選項已推出,投資者對比特幣 DAT 的興趣仍在持續增長 —— 這表明此類模式可能仍是市場中持久存在的一部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