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強者恆強,銀行ETF逆市10連陽,「AI雙子星」盤中脈衝!BD「新王」誕生,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放量溢價

2025-10-22 19:42

  周三(10月22日),大盤全天縮量震盪,三大指數集體回調,滬指微跌0.07%頑強守住3900點關口。個股漲少跌多,量能成為制約指數關鍵,A股成交額不足1.7萬億元,創8月6日以來新低。

  盤面上,攻守迅速轉換,資金再度涌向紅利資產,農業銀行再漲2.66%,喜提14連漲,連續第四日刷新歷史新高。兩百億體量銀行ETF(512800)日線強勢10連陽,近10日巨量吸金近60億元。

  科技股普跌背景下,AI主線仍有異動,「AI雙子星」——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159363)、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寶(589520)先后於早盤、午后衝高,盤中最高漲幅均超1%。

  港股市場同步調整,一手抓「科技+紅利」的香港大盤30ETF(520560)場內跌1.12%。科網龍頭全線飄綠,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場內放量跌1.66%。創新葯意外走低,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場內跌2.74%。

  消息面,國產創新葯BD「新王」誕生!信達生物最新斬獲最高114億美元BD大單,創下中國創新葯BD新紀錄。分析指出,創新葯受市場避險情緒影響未能上攻,不過當前配置價值尤為凸顯。歷史上,Q4是BD集中落地的季度。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交投有所印證,全天放量溢價,買盤強勁,此前10日已有1.76億元資金進場。

  【ETF全知道熱點收評】下面重點聊聊銀行、科創人工智能、港股通創新葯等幾個板塊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一、重要信號,銀行向上逼近「牛熊分界線」!雙百億銀行ETF(512800)逆市10連陽,農行漲2.6%再創新高!

  大盤縮量調整,銀行表現不俗,截至收盤,A股42只銀行股39漲3跌,農業銀行再漲2.66%,喜提14連漲續創歷史新高!此外,江陰銀行漲超3%,中信銀行浙商銀行蘇農銀行張家港行漲超2%,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等12股漲逾1%。

  雙百億頂流銀行ETF(512800)低開高走,場內價格逆市收漲0.85%,日線強勢10連陽,向上逼近半年線,全天成交額11.89億元。

  半年線也被稱為「牛熊分界線」,若成功突破,是否意味着銀行板塊將開啟新一輪向上周期?

  分析認為,經過7月中旬以來的階段性調整,銀行「高股息、低估值」屬性再度凸顯,截至10月21日,中證銀行指數市淨率PB僅0.71倍,位於近10年44.62%分位點的中低區間,同時股息率達4.04%。疊加市場不確定性上升引發避險情緒,銀行板塊防禦屬性對資金的吸引力增強,迎來配置機會。

  資金方面,保險、AMC等長期資金對高股息資產天然具有較強配置訴求,亦對銀行板塊形成支撐。以險資為例,「掃貨」銀行態勢仍在持續,港交所披露最新信息顯示,10月10日,平安人壽增持298.9萬股招商銀行H股;同日,中國平安買入641.6萬股郵儲銀行H股。年內險資累計舉牌33次,其中15次涉及銀行股。

  此外,從A股日曆效應看,銀行往往在歲末年初勝率更高。光大證券覆盤近10年走勢得出,11-12月銀行板塊走出絕對收益的概率達70%,次年1月走出絕對收益的概率達80%,銀行投資或已進入季節性「順風車」。

  值得注意的是,頂流銀行ETF(512800)近日受到資金大舉湧入佈局,近10日累計吸金達59.87億元。銀行ETF(512800)最新規模超207億元,年內日均成交額超7億元,為A股10只銀行業ETF中規模最大、流動性最佳!

  順勢而起,攻守兼備!銀行ETF(512800)及其聯接基金(A類:240019;C類:006697)被動跟蹤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囊括A股42家上市銀行,是跟蹤銀行板塊整體行情的高效投資工具。

  二、寒武紀登頂A股吸金榜,總市值重返6000億元!DeepSeek宣佈開源最新大模型!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最高上探1.3%

  算力芯片股午后走強,寒武紀領漲超4%,總市值重返6000億元。合合信息芯原股份等個股漲逾2%,重點佈局國產AI產業鏈的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午后快速衝高,場內漲幅最高上探1.33%,后漲幅略有縮窄,最終收漲0.17%,斬獲日線2連陽。

  基本面上,AI浪潮席捲A股季報,寒武紀領銜,其三季報顯示,業績大幅增長,營收增超23倍,連續四個季度盈利。此前,ASIC龍頭(人工智能專用芯片)芯原股份預計Q3實現營業收入12.84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環比暴增119.74%,同比增長78.77%。

  消息面上,重點關注兩則利好:①DeepSeek宣佈開源最新大模型DeepSeek-OCR,可降低大模型的計算開銷。此前,DeepSeek-V3.2-Exp模型發佈時,寒武紀同步實現適配;②OpenAl推出AI瀏覽器Atlas,與谷歌Chrome正面競爭,OpenAI公司CEO奧爾特曼表示,AI代表着十年一遇的機會。

  政策面上,10月21日,工信部公開徵求對《算力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5版)》的意見,其中提出,到2027年,圍繞基礎通用、算力設施、算力設備等方面制修訂50項以上標準,有效推動算力標準體系建設。

東吳證券表示,AI行業天花板高。AI的產出是可乘數放大的「智能」,由「算力-模型-應用-數據」飛輪驅動平臺Token調用量呈指數級增長。對比通信流量的「加法式」增長與頻譜/站址等物理邊界,AI的可拓展空間顯著更大,AI在各行業重構流程並催生新價值鏈與新市場。

  【國產替代之光,科創自立自強】

  站在當前時點,關注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及其聯接基金(聯接A:024560,聯接C:024561)的三大亮點:

  1、政策點火,AI騰飛:頂層文件引爆,AI或成為貫穿本輪行情的引領板塊。端雲融合是AI發展的核心趨勢,成份股均為細分環節收入最大或卡位最好的公司,受益於端側芯片/軟件AI化進程提速。

  2、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科技摩擦背景下,信息安全、產業安全重要性凸顯。人工智能作為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至關重要。標的指數重點佈局國產AI產業鏈、具備較強國產替代特點。

  3、20CM高彈性,進攻性強:相較直接投資科創板個股,ETF能夠低門檻佈局,並且20%漲跌幅限制,在行情爆發時效率更高。前十大重倉股權重佔比超七成,第一大重倉行業半導體佔比超一半,集中度高,具備較強進攻性。

  圖: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標的指數前十大權重股(數據截至2025.9.30)

  注:截至2025年9月底,科創人工智能指數前十大重倉股權重佔比71.90%;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口徑,半導體是第一大重倉行業,行業權重佔比52.6%。

  三、國產創新葯BD「新王」誕生!股價天量巨振!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全天放量溢價,資金加速「抄底」?

  港股市場再度回調。百億美元BD(商務拓展)大單消息未能提振板塊,100%創新葯研發標的——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高開低走,場內收跌2.74%再失5日均線。

  不過場內全天放量溢價,彰顯買盤勢力,成交3.74億元,環比大增三成。近期「520880」資金面熱度高企,此前10個交易日里有7日吸金,金額合計1.76億元。

  成份股跌多漲少,信達生物百億美元大單落地,股價高開低走,收跌1.96%,振幅超13%,成交62.88億港元創歷史天量!此外權重股石藥集團跌5.16%,百濟神州、中國生物製藥等均跌逾2%。

  今日早間,信達生物公告稱,公司與武田製藥達成114億美元重磅全球戰略合作,以共同加速推進信達生物新一代IO與ADC療法的全球開發,打造顛覆性癌症治療方案。114億美元,這一金額強勢刷新中國創新葯BD交易最高紀錄。

  儘管二級市場意外走低,但從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全天高溢價來看,「抄底」資金已經行動。分析人士指出,創新葯受市場避險情緒影響未能上攻,不過當前配置價值尤為凸顯。歷史上,Q4是BD集中落地的季度。

  有券商機構表示,國金證券也表示,創新葯BD交易的再次密集落地緩解了市場的擔憂,中國創新葯BD出海的長期產業邏輯不變,且臨近年底BD交易有望持續活躍。中國在研創新葯已具備全球競爭力,看好我國創新葯產業進一步打開商業化空間。

  【創新葯「新勢力」——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純正創新葯,聚焦真龍頭,港股高彈性】

  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該指數完全不含CXO,100%佈局創新葯研發類公司,超7成倉位押注大市值創新葯龍頭,是精準表徵創新葯硬核力量的純正創新葯指數。場外投資者可關注其聯接基金:025221。

  今年以來,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在同類指數中彈性更高,進攻力更強,截至9月底,年內累漲108.14%,領漲一眾創新葯指數。

  注:港股通創新葯ETF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日期為2023.7.17,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發佈以來各個完整年度漲跌幅為: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等。

  風險提示:銀行ETF被動跟蹤中證銀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佈於2013.7.15。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寶及其聯接基金被動跟蹤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2.12.30,發佈於2024.7.25。港股通創新葯ETF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日期為2023.7.17。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港股通創新葯ETF、香港大盤30ETF(520560)、港股互聯網ETF、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寶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此外文中提及的ETF的風險等級均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爲準。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以上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以上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以上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