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以數智化推動奶業新質生產力!「奶牛金鑰匙」蒙牛專場助力牧場結構性降本

2025-10-22 16:37

MENG NIU

近日,以「蒙牛韌性牧場建設行動,助力奶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奶牛金鑰匙蒙牛內蒙古大區專場」活動在內蒙古巴彥淖爾磴口縣舉行。本次活動由蒙牛集團聯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磴口縣人民政府、奶牛金鑰匙技術服務聯盟與中國聖牧共同舉辦,30 余名行業權威專家,以及來自內蒙古、山西、寧夏的50余位牧場合作夥伴參與其中。

活動期間,與會專家及牧場合作夥伴共同走進中國聖牧晟牧智慧有機牧場與昊大牧場,通過「實地觀摩 + 技術研討」的模式,為牧場合作夥伴提供了可複製的發展破局方案。

實地觀摩

數智化牧場成「範本」 全環節降本增效看得見

在中國聖牧晟牧智慧有機牧場,參會者直觀感受到了數智技術對傳統養殖模式的重構。

專家和學員現場觀摩推料機器人

專家和學員現場觀摩推料機器人

牧場構建了以智能穿戴、智慧奶廳、無人化飼餵為核心的數智化養殖體系,實現生產全環節覆蓋,數智化生產經營成果也贏得了專家與牧場合作夥伴的一致認可。其中,智能項圈作為牛隻管理「第一觸點」,可實現監測奶牛健康、預警疾病的功能,不僅能節約3-5名工作人員,還能將奶牛發情揭發率提升30%~50%。

機械藥浴臂在奶廳工作

機械藥浴臂在奶廳工作

奶廳自動化實現了從擠奶到清洗的全流程數據化、自動化控制。同時,通過配備自動化擠奶設備和機械藥浴臂等設施,實現了無人化清洗和精準管理,可為牧場節約5名工作人員,效率提升50%以上。

推料機器人在牛舍內工作

推料機器人在牛舍內工作

智能無人作業覆蓋飼料加工、輸送與推料環節,中央廚房可為36000頭奶牛集中供料,機器人24小時推料。牧場還積極應用新能源設備,電油比達1:6.3,並通過糞污處理形成「養殖—能源—種植」循環模式。目前人牛比已達1:80,未來有望提升至1:100,實現運營成本顯著降低與環保效益雙贏。

專業認證

評估報告「把脈問診」 為牧場指明進階方向

在觀摩活動期間,牧場夥伴全程跟隨專家團隊,以數智化養殖為核心,沉浸式學習標杆牧場的先進經驗。

專家組分析奶牛飼料轉化率

專家組分析奶牛飼料轉化率

經過現場系統、客觀的技術交流和評估,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分別為中國聖牧晟牧智慧有機牧場、昊大牧場出具了專業評估報告。報告從數智化設備應用效率、養殖成本控制、奶牛生產性能等多維度入手,對牧場運營現狀進行了科學分析——既肯定了牧場在數智化轉型中的亮眼成果,也針對性提出了優化建議,為牧場后續提升提供了權威指導。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蒙牛集團奶源事業部總經理程曉飛向牧場移交評估報告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蒙牛集團奶源事業部總經理程曉飛向牧場移交評估報告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表示:「評估報告的核心是‘精準賦能’,我們不只是總結成果,更要基於數據找到可提升的細節,讓優秀牧場的模式能更精準地被複制推廣。」

專家領航

聚焦降本增效 多維度分享破局方案

技術交流會期間,與會專家圍繞降本增效主題,為參會牧場分享了行業新趨勢、新模式與新技術。

與會專家及企業代表分享專題報告

與會專家及企業代表分享專題報告

與會專家及企業代表分享專題報告

與會專家及企業代表分享專題報告

與會專家及企業代表分享專題報告

李勝利以《我國奶業的佈局、結構以及全產業鏈發展的思考》為題,總結了「十四五」奶業的成績與瓶頸,並結合國內外形勢,從佈局、結構、政策建議等方面,為「十五五」韌性奶產業鏈建設給出詳實的指導意見。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曹玉鳳提出的《奶牛乳肉兼盈技術方案》,為牧場開闢多元盈利空間。

中科康源副總經理劉興寶介紹秸稈解聚糖化技術,該技術依託多類先進技術體系,創新性提升秸稈營養價值、降低飼料成本。

蒙牛集團奶源事業部財務總經理李莉解讀資金扶持政策,明確未來將通過「公司+銀行」多元化金融產品,助力牧場優化資金結構、實現穩定經營。

生態共贏

蒙牛引領奶業高質量轉型

在經濟大環境疊加行業周期調整的雙重壓力下,中國奶業正處在一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關鍵轉型期,基於對產業和客户的深度洞察,蒙牛集團提出「334 密碼」,旨在通過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組織重塑、生態共贏,破解乳業面臨的需供矛盾、品類多元化不足、產業鏈韌性不足等痛點,助力消費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對奶」的目標。

中國聖牧晟牧智慧有機牧場奶牛

中國聖牧晟牧智慧有機牧場奶牛

活動期間,蒙牛集團提出,將在奶源端實施「八大結構調整」與「五項行動計劃」,積極探索奶業高質量發展的破局之路。核心路徑是依託「企業+科研+政府+牧場」的協同生態,持續推動「技術創新+駐場服務」模式,進一步落地「乳肉兼營、粗飼料轉化、牧場集採降本、數字化+綠色能源應用、資金結構調整」五大行動,破解需供矛盾與產業鏈韌性瓶頸,為奶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