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07:00
近日,商業最關注的事件莫過於曹德旺辭任董事長。
10月17日,福耀玻璃發佈《福耀玻璃第十一屆董事局第十次會議決議公告》,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向公司提交了辭呈,福耀玻璃董事會已經選舉曹德旺長子曹暉為公司董事長,曹德旺本人改任福耀玻璃終身榮譽董事長。至此這位玻璃大王結束了自己在福耀玻璃38年的掌權生涯,將董事長職務交予長子曹暉。
曹德旺辭去福耀玻璃董事長后仍作為董事繼續履職,並仍擔任部分子公司的董事、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終身榮譽董事長一職也表明曹德旺將繼續為自己一手創立的福耀玻璃戰略規劃和長遠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從企業傳承來看,曹德旺或比王健林和宗慶后有遠見。和王思聰、宗馥莉這些八零后二代不同,此時接班福耀玻璃的曹暉已經55歲,在眾多接班的企二代中已經屬於年齡偏大的一位,但是曹德旺已用十余年實施接班人計劃。公告發出后的第二個交易日(10月20日),福耀玻璃股價上揚3.25%,收盤股價為65.54元,最新市值1710億元。整個2025年年內,福耀玻璃股價漲幅10%。
截至發稿,福耀玻璃這家市值近2000億元的商業帝國的權力大棒順利完成交接。
曹暉為何「討厭」福耀玻璃?
1970年出生的曹暉小時候和普通人一樣,那時候曹德旺還沒有創立福耀玻璃,1946年出生的曹德旺也在忙於生計而四處奔波。
契機出現在1976年,當時曹德旺在福清市高山鎮異形玻璃廠當採購員,發現國內汽車玻璃完全依賴進口,一塊成本200元的玻璃賣到幾千元,這讓曹德旺敏鋭地捕捉到巨大的商機,開始深入鑽研汽車玻璃技術。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這家連年虧損的鄉鎮小廠,將主業轉向汽車玻璃。通過引進技術、降低成本,第一年便實現盈利22萬元。
曹德旺承包福清市高山鎮異形玻璃廠時,曹暉13歲,親眼見證了曹德旺的成功,但對福耀玻璃並沒有太深的感情,反而比較討厭。曹暉自述:「小時候家里堆滿玻璃樣品,父親總在車間待到深夜。那時我覺得工廠是奪走家庭温暖的敵人。」這種疏離感,讓曹暉在高中畢業后拒絕直接進入福耀,而是考入廈門大學企業管理系。
曹暉讀大學期間,福耀玻璃已經逐漸打出了市場,曹德旺也收穫了不少財富,但大學期間的曹暉專注學術社團,始終刻意避開家族企業話題,整個學校竟然沒人知道曹暉是玻璃大王長子,直到有次福耀供應商來校演講,才無意間透露自己的身份。
1994年,曹暉大學畢業,面對曹德旺給出「出國或者下基層」的選擇,曹暉選擇了從福耀最基層做起,哪怕他知道曹德旺已經和各方面打好招呼,不能給曹暉任何特殊照顧,甚至要分配給最苦最累的活。在福建福清工廠,曹暉與工友同吃同住,每日搬運玻璃原片。爲了真正理解材料的特性,他從不戴手套,導致手上全是水泡。
經過兩年曆練后,26歲的曹暉主動請纓成為一名銷售員,開拓東北市場,在零下30℃的嚴寒中走訪修理廠,並獨創「冰天雪地送貨法」,在曹暉的苦心鑽研下,只用了一年時間就讓區域業績增長了300%。隨后曹德旺把「能吃苦」的曹暉派駐香港,擔任福耀香港公司總經理,在香港,曹暉用時三年,將福耀玻璃分公司在香港站穩腳跟。出色的業務能力,讓曹德旺對曹暉另眼相看,在1996年將曹暉派到北美公司擔任財務總監,順便完成留學深造。在隨后5年時間里,曹暉不僅完成了福耀玻璃的本職工作還拿下了美國貝克工商管理學院碩士學位,也就在此期間,曹暉娶妻生子,並升任福耀玻璃北美公司總經理。
真正讓曹德旺確定曹暉有接班能力的是,他在2002年帶領團隊應對了美國反傾銷官司,當時美國PPG公司在美國和加拿大指控福耀集團出口的汽車玻璃存在傾銷,曹暉帶領團隊歷時三年整理百萬頁相關資料,最終打贏了這場官司,讓福耀玻璃成為第一家打贏美國反傾銷官司的中國企業。
在北美公司如魚得水的曹暉根本無心回國接班,曹德旺沒有辦法只好將目光轉投職業經理人身上,換了幾任職業經理人都未達到預期,曹德旺不得不在2006年把曹暉生拉硬拽「請」回國內,擔任福耀集團CEO,但這並不是曹暉的本意,他擔心曹德旺的光環太大,自己會活在陰影之下。
這種糾結的矛盾,讓曹暉一直都對接班曹德旺有抵觸,擔任福耀集團CEO十年后,曹暉在2015年決定自己創業,辭去福耀的職位后自己成立了三鋒控股,專門關注前沿科技和汽車產業鏈,與福耀形成互補。三鋒集團從汽車配件模具起步,曹暉親自帶隊研發,獲得37項專利,其中「低壓注塑包邊工藝」打破國外技術壟斷。2017年該公司營收就高達7.29億元,淨利潤超過5000萬元,曹德旺也在採訪中流露出對曹暉的讚賞。
曹德旺經過多年觀察發現曹暉是最適合接班自己的人,爲了不讓曹暉的心跑得太野,直接斥資收購了曹暉的公司,曹暉也在曹德旺的軟磨硬泡之下在2018年重回福耀擔任副董事長。
曹暉干了三件事
和眾多「企二代」形象完全不同的是,曹暉經歷過福耀基層的鍛鍊,也有過開拓市場的銷售經驗,積累了各種不同的經驗,在兩次任職福耀玻璃期間都有不俗的表現。
2006年至2015年是曹暉第一次在福耀玻璃擔任CEO的期間。這期間福耀玻璃的營收由39.35億元增至135.7億元,營收增長了3.5倍。淨利潤也由2006年的6.14億元增長至26.07億元,淨利潤增長了4.2倍。而淨利潤增長高於營收增長,説明福耀玻璃的淨利率有了較大提升。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福耀美國工廠陷入勞資糾紛與文化衝突。曹德旺對此頗為頭疼,再度把曹暉「逼」回福耀,從2018年迴歸福耀至今,曹暉交出的成績單一樣很出色。2018年福耀玻璃營收202.2億元,2024年營收增長到392.5億元。淨利潤也由41.2億元增長至74.98億元。淨利率由2019年的13.73%提升至2024年的19.12%(2018年曹暉初回福耀,數據暫不做參考)。
留學過美國,有過海外生活經驗的曹暉,和曹德旺草根出身的經歷在管理方式上有很大不同,曹德旺講究實業報國,曹暉更注重技術創新與現代化管理。他將「安全舒適、智能控制、節能環保、美觀時尚、集成總成」定位為福耀產品的五個方向,這一定位也帶動了福耀玻璃的快速發展,2021年至2024年,福耀玻璃的營收增長均高於18%,分別為18.57%、19.05%、18.02%和18.37%,能保持長期的高速發展,絕非易事。
今年前三季度,福耀玻璃營收333億元,同比增長17.62%;淨利潤70.64億元,同比增長28.93%。報告期內福耀玻璃的淨利潤大幅提升至21.22%,去年同期則是19.37%,提升了1.85個百分點。以此為參考,今年全年福耀玻璃有望淨利潤突破百億元。
從2018年迴歸福耀至今,曹暉干了三件大事,徹底解除了曹德旺的后顧之憂。第一件事是化解美國工廠危機,當時曹暉赴美第一周就解散原管理團隊,啟用本土人才,推行「中美管理小組」模式,半年內將產能利用率從60%提升至85%。第二件事則是緊跟時代風口確立了福耀玻璃的數字化轉型,投入35億元建設「智慧工廠」,2021年讓福耀玻璃毛利率逆勢提升至39.2%,創十年新高。同時在全球新能源大潮的趨勢下,主導福耀玻璃的新能源佈局,主導研發調光玻璃、超薄光伏玻璃,拿下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客户,2023年新業務營收佔比突破20%。
至此,曹暉通過了曹德旺的考察期,千億玻璃帝國的接班塵埃落定。
二代接班潮來了
55歲的曹暉正式接班曹德旺,也標誌着一個二代接班潮的出現。第一代企業家將逐漸退出商業舞臺。曹暉也是A股眾多企二代接班時間最晚年齡最大的一位。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百強家族企業中,創始人年齡在70歲或以上的佔比超過四分之一。這些創始人大多是改革開放大潮中第一批下海的成功者,以22歲創業年齡計算,此時也接近70周歲。報告也顯示,中國百強家族企業中仍然擔任董事長或CEO等重要職位的創始人,平均年齡超過60歲。
近年來百強家族企業開始陸續進入權力的交接,比如「90后」王澤寧執掌300億零售食品巨頭好想來,「90后」高海純接班光伏巨頭天合光能,宗馥莉接班娃哈哈……眾多「80后」和「90后」企二代正在集體走向臺前。
宗馥莉接手娃哈哈最終黯然離去,不僅給娃哈哈的品牌帶來不小的損傷,可見企業傳承並非擁有血緣關係那麼簡單。曹暉也在採訪中說出自己的無奈,「我不如父親,因為我培養不出第二個曹暉。」可見很多企二代之所以不太熱衷接班,是因為其父輩的光環太耀眼,他們自知無論如何努力都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
很多企二代不願意接班,還有一個殘酷的現實,麥肯錫報告顯示,中國85%以上民企為家族企業,在傳承過程中,超過60%的企業將要消失。其中原因不勝枚舉,有家族矛盾、元老阻力,也有兩代分歧、子不爭氣。很多企二代有自知之明,寧願家族企業被職業經理人掌管也不願接班。比如何劍鋒就不願接班美的,而自己經營盈峰集團。
好在55歲的曹暉已經被曹德旺培養了30多年,對曹德旺也沒有一味的崇拜,他有自己的原則和思路,對福耀玻璃的成長大有幫助,雖然企二代想要超過父輩不容易,但從基層做起的曹暉顯然更加成熟和沉穩,市場對其也抱有較高期望,福耀玻璃將迎來屬於曹暉的新發展時期。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複製、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 夢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