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15:40
氣候變暖正在喚醒沉睡在北極永久凍土之下的古生物,這已不僅是考古奇觀,而是一場潛在的生態危機。
2025年10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卡羅及其團隊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生物地球科學》發表最新實驗:他們將阿拉斯加永久凍土中封存約4萬年的微生物樣本帶回實驗室,在模擬12℃的「阿拉斯加夏季」温度下,起初微生物菌落的增長極為緩慢,每天10萬個細胞中只有一個發生更替。然而,到了第6個月時,這些古菌落便恢復了活性,甚至形成肉眼可見的生物膜,並開始大量釋放二氧化碳和甲烷。
北極是地球上最為寒冷的區域之一,但其變暖速度是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的四倍,高緯度地區的夏季持續時間更長,升高的温度可深入到長期凍結的永久凍土中。這些甦醒的微生物具有分解有機物的能力,會將有機物分解並釋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氣體。如果它們因北極氣温變暖而醒來,將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
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於北極。它正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從多個方面對人類發起攻擊。極端高温每年奪走人類生命,冰川消失和海水膨脹正讓海平面以3.7毫米/年的速度抬升,更隱蔽的是,升溫擴大了蚊子、蜱蟲等病媒生物的活動半徑,登革熱、寨卡病毒正突破原有的熱帶界限,向温帶大城市蔓延,甚至暖還影響着農業生產,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導致糧食減產,威脅着人類的糧倉安全。氣候變暖不只是北極「醒來」的考古奇觀,而是一場同時攻擊人類身體、糧倉、錢包與國家安全的多線戰爭。
面對如此嚴峻的氣候危機,碳中和產業不再是可有可無的綠色附加題,而是氣候危機倒逼下的生存必答題。它把「減排」轉化為「增產」,通過零碳能源、儲能、氫能、CCUS、碳交易等新技術和新市場,一次性解決能源安全、工業升級與金融話語權三大戰略瓶頸。既能替代化石能源,避免被油氣地緣政治「卡脖子」,又能以零碳標準重塑汽車、鋼鐵、化工、建築整條價值鏈,催生百萬億元級新需求。同時把二氧化碳變成可交易、可抵押、可衍生的人民幣計價資產,可以説,碳中和產業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母機,誰率先完成零碳轉型,誰就擁有定義產品、價格和貿易規則的下一代主導權。
全球主要碳排放國家中已實現碳達峰國家時間表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暖的行動中,許多國家已經邁出了步伐。截至2020年,排名前十五位的碳排放國家中,美國、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德國、加拿大、韓國、英國和法國均已實現了碳排放達峰。同時,中國、馬紹爾羣島、墨西哥和新加坡等國家也承諾將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
中國碳交易市場規模創新高
2012年以前,中國碳市場發展較緩慢,主要以參與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為主。隨着后京都時代到來,中國開啟了碳市場建設工作,對建立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作出了相應決策部署。2011年11月,中國發布《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拉開碳市場建設帷幕。從2013年6月,深圳率先開展交易,其他試點地區也在2013年到2014年先后啟動市場交易。
截至2024年底配額累計成交量6.3億噸,累計成交額430.33億元,其中2024年全年配額成交量1.89億噸,成交額181.14億元,交易規模持續擴大。
氣候變暖帶來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北極古微生物的「甦醒」只是這場危機的一個縮影。只有通過全球合作,大力發展碳中和產業,加快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進程,才能在這場危機中尋得生機。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碳中和產業投資機會與投融資策略建議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