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18:22
中新網杭州10月22日電 (陶思閲)10月21日至22日,中國銀行業協會走進浙江多個專精特新企業,瞭解金融助力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及狀況。
中國進出口銀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長陸美華介紹,科技型小微企業在擴產和出海時,因缺乏傳統抵押物,面臨合作銀行分散、授信額度不足、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業務擴張受阻。
根據實際情況,浙江省銀行業結合地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突破傳統信貸「重固定資產、輕知識產權」的侷限,推出專項融資方案。
例如,浙江德施曼科技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三項核心專利為質押,向中國進出口銀行浙江省分行申請了1億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實現「知產」變「資產」。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76萬億元,活躍經營小微主體融資覆蓋率達40%。
「我們獲得的風投資金用於研發,銀行貸款用於鋪貨。」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卓鵬説。
給哪些企業發放貸款?如何評估企業潛力?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引入自研的科技型企業評估工具,評估科技資質、政府補貼、人才隊伍、科技專利成果等「軟實力」指標,引入海關等部門的真實數據,構建更貼合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授信模型。
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長方侃説,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新質貸」產品已為浙江全省1500余家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授信支持約118億元。
科技企業的人才密度高,浙商銀行杭州分行鍼對性推出「人才貸」「科創貸」等信用產品,引入擔保機構共擔模式,解決研發期融資難題。浙商銀行杭州分行副行長盧佳介紹,截至今年9月末,小微「人才貸」「科創貸」等信用產品已累計投放貸款近40億元。
杭州銀行副行長張精科表示,科創金融服務是從「看報表」到「看賽道」的轉變,考驗銀行的風險認知與經營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