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又一「巨無霸」險企誕生?中郵人壽註冊資本增至326.4億居壽險第四!成立16年增資9次,年內數度舉牌…

2025-10-22 17:10

  原標題:又一「巨無霸」險企誕生?中郵人壽註冊資本增至326.4億居壽險第四!成立16年增資9次,上半年保費已破千億,年內數度舉牌…

  來源:險企高參

  <文|空流霜   編|顧檸>

  中郵人壽展業16年,累計進行了9次增資,註冊資本從5億到現在的326億,註冊資本翻了65倍。

  近日,天眼查顯示中郵人壽註冊資本由286.6億元增至326.4億元,排名壽險第四。

  中郵人壽於2009年9月9日正式掛牌開業,展業16年,累計進行了9次增資,註冊資本從5億到現在的326億,註冊資本翻了65倍。

  屢次增資背后,與業務大幅擴張不無關係。據償付能力報告,中郵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016年末的189.78%降低至今年二季度末的128.57%,期間2021年第一、三季度,2022年下半年,2023年全年多次低於100%。與之對應,中郵人壽保費收入連年上升,幾乎是9年翻10倍。2025年上半年錄得保險業務收入1180.72億元。今年2月,該司總經理李學軍表示2025年要爭取達成1500億保費,目前該目標已完成78% 。

  增資補血的同時,中郵人壽於近日舉牌中國通號H股,持股比例升至5.17%,這是自2024年以來的第四次舉牌。2025年上半年中郵人壽投資收益率為1.53%,綜合投資收益率為2.29%。

成立16年來增資9次

註冊資本增至326.4億元

  近日,天眼查顯示中郵人壽註冊資本由286.6億元增至326.4億元。按註冊資本排名,可排在壽險第四位置,次於瑞眾人壽、平安人壽、中匯人壽。

  據瞭解,本次增資事宜從提出到完成僅用時5個月。2025年5月,中郵人壽在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增資擴股方案,6月獲北京金融監管局批准。中國郵政集團與友邦保險共同出資,分別增加約29.86億股和9.95億股,合計增資39.8億元。並於10月20日完成工商變更,註冊資本從286.63億元增至326.43億元。

  自2009年9月9日掛牌開業成立以來,中郵人壽已先后進行過9輪增資,註冊資本從5億到現在的326.43億。

中郵人壽官網顯示,第一筆增資發生在2013年2月,公司註冊資本從5億元變更為20億元。同年7月,中郵人壽再次發佈註冊資本變更公告,稱公司註冊資本從20億元變更為40億元。2014年7月,中郵人壽註冊資本從40億元提升至65億元。2016年8月,中郵人壽註冊資本從65億元變更為80億元。2017年5月,中郵人壽註冊資本提升至100億元。不到一年,2018年年初,中郵人壽再完成50億元大手筆增資,註冊資本從100億元變更為150億元。一年后,中郵人壽再度實現65億元的大手筆增資,註冊資本從150億元變更成215億元。2020年,中郵人壽引入友邦保險進行戰略投資,友邦保險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4.99%,中郵人壽的註冊資本也增至286.63億元。直到今年完成326.43億的註冊資本變更。

屢次增資,源於中郵人壽近幾年發展迅速,保費規模已站上千億水平,業務的快速擴張對償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最新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中郵人壽的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28.57%和194.59%,最近兩次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BB。過去9年間,中郵人壽償付能力總體成下降趨勢。期間2021年一、三季度,2022年下半年,2023年全年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多次低於100%。

  此外,中郵人壽對於資本的渴望還體現在發債。企業預警通顯示,中郵人壽債券存量規模達109.00億元,共計3只債券。2020年12月,中郵人壽發行60億元的資本補充債券;2021年3月,發行40億元的資本補充債券;2024年12月,中郵人壽發行9億元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1500億保費目標已完成80%

年內舉牌3次

  今年2月,中郵保險總經理李學軍同管理層召開了一場媒體座談會。李學軍在會上表示,2025年該司將大力推動分紅險,全年保費目標是超過1500億元。

  從半年度業績表現來看,目標已完成近8成。2025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中郵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180.72億元,同比增長12.07%;淨利潤51.77億元,同比下降9%;在座談會上,李學軍表示2025年淨利潤可能會出現波動,利潤規模會回到70億元左右的水平。

  回溯歷史,中郵保險過去9年的淨利潤波動較大。具體來看,2016年至2024年淨利潤分別為4.14億元、3.72億元、5.08億元、17.78億元、12.46億元、14.15億元、4.02億元、-114.68億元、91.88億元。最后兩年大起大落主要是資負兩端會計準則切換所致。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該司保費收入節節攀升。得益於郵政網絡,中郵保險享受到近4萬個郵儲銀行營業網點,中郵保險作為子公司亦享受集團協同優勢。2016年至2024年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24.46億元、410.78億元、576.57億元、675.4億元、819.97億元、858.1億元、914.34億元、1098.66億元、1349.4億元。

資產端上,中郵人壽明顯加大了權益資產的投資力度,10月21日,中郵人壽於10月14日在港股二級市場買入中國通號H股股票399.5萬股,增持后持股比例由4.97%突破至5.17%,觸發H股舉牌。這是中郵人壽自2024年以來的第4次舉牌動作,其舉牌對象以高股息、現金流穩定的H股和A股公司為主,覆蓋物流、環保、高速、科技等多個行業。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以往高收益的固收類資產變得稀缺。因此,高股息、分紅穩定的股票成為險資的理想替代品。這類資產不僅能提供可觀的現金分紅,也符合保險資金追求長期穩健回報的特性。

  從數據表現上,中郵人壽投資收益率保持在正常水平,2025年上半年中郵人壽投資收益率為1.53%,在73家壽險機構中排名61;綜合投資收益率為2.29%,排名為35。此外,中郵人壽二季度末總資產達到6936.34億元,較年初增長11.15%,即將突破7000億。

  擁有龐大自營+代理網點的支持無疑是重大利好,但同時也是挑戰。中郵保險年報2024年顯示,全渠道累計受理各類消費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24448件。

  第三方投訴平臺方面,中郵保險在黑貓投訴共有1017條投訴,「存單變保單」「涉嫌引導老年人購買保險」等關鍵詞履被提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