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黃金劇震,這次該「走」還是「留」?

2025-10-22 16:07

本文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馮玲玲

「退燒」

在經歷上周多日連續創新高后,黃金市場突然暴跌。

21日,國際現貨黃金價格一度下探至4082美元/盎司附近,單日跌幅約6.3%,為2013年4月以來最大日內跌幅。22日,國際金價繼續劇震。現貨黃金早盤一度跌至逼近4000美元/盎司,隨后又反彈至4100美元/盎司上方。

受此影響,國內金飾價格22日大幅下調。老廟黃金報價1211元/克,較前一日下跌83元/克。周生生足金飾品報價1250元/克,一夜之間下跌39元/克。


多重誘因引發獲利了結拋售


今年以來,在地緣政治風險、降息預期升溫及央行持續購金的共同推動下,金價彷彿坐上「火箭」。有媒體統計,黃金價格今年累計40多次創歷史新高。

對於此番衝高后的下跌,分析人士指出,並非由「壞消息」引發,也非趨勢性逆轉,而是一場「獲利了結式」拋售,其背后存在多重誘因。

首先,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有所緩和。近日,德國、法國、英國等多國領導人共同發表聲明,支持「立即停止軍事行動,以當前接觸線為起點展開談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簽署該聲明,標誌着烏克蘭危機出現轉圜可能。

其次,國際經貿關係有所回暖。特朗普近期連續釋放緩和信號,緩解了市場對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

同時,美元走強、技術指標顯示超買,疊加投資者持倉情況不透明、印度季節性黃金購買熱潮結束,共同對貴金屬價格形成壓制,進一步加劇市場拋售壓力。

匯管信息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看來,這輪劇烈調整反映了前期漲勢過快后的自然回調。「金價漲得快,勢必調整會更加劇烈。」

他認為,此次回調黃金波動或將延續。短期內,金價走勢仍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美聯儲年內降息節奏是否如預期推進,以及地緣政治風險是否再度升溫。

若避險需求重新聚集,黃金或重拾升勢;反之,若宏觀環境趨穩、美元保持強勢,金價調整空間仍需關注。


上漲基礎依然牢固


事實上,面對貴金屬市場劇烈波動,監管部門以及多家銀行已提前釋放風險提示信號。

10月1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先后發佈通知,均提及「近期國際形勢複雜、市場不穩定因素增多」,提醒投資者做好風險防範、合理控制倉位,共同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21日金銀「高臺跳水」后,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將黃金、白銀期貨漲跌停板幅度分別提高至14%,保證金比例也同步上調。同時,光大、興業、招行等多家銀行發佈風險公告,提示客户合理控制貴金屬倉位。

儘管此次跌幅劇烈,但市場分析認為,長期來看,全球去美元化、地緣衝突和通脹預期等邏輯未變,黃金上漲基礎依然牢固。

匯豐銀行近期表示,黃金的上漲動能有望持續至2026年,其背后動力包括各國央行的強勁購金、美國持續的財政擔憂以及進一步貨幣寬松的預期,目標價為5000美元/盎司。

也有機構保持謹慎。花旗報告預計,美國政府結束停擺及相關協議落地,可能使金價在未來兩到三周進入盤整,並維持約4000美元/盎司的目標價,但認為該價位目前已呈「看跌」預期。


警惕風險,合理佈局


在當前市場情況下,對於普通投資者,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表示,雖然仍可投資黃金,但需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資產配置規模及投資周期,合理規劃黃金資產佔比。

瞿瑞建議投資者採取逢低佈局策略,待金價回調至合理區間時擇機逐步建倉。同時,投資者也要明確投資目標,以資產保值、對衝風險為核心,而非單純追逐短期價差收益,規避盲目追高導致的投資風險。

趙慶明直言,近期黃金波動劇烈,普通投資者抵禦風險的能力非常有限,應及時止損。「未來一段時間內,金價回到4000美元以下是很容易也是極有可能的事。」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預計,2025年處於高位的黃金價格波動可能加大。投資理財要基於自己的投資經驗、投資能力和風險偏好,做好適合個人和家庭的資產配置,不要輕易追漲殺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