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15:18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提供包括資訊、報告、培訓、諮詢等在內的14項ESG服務,助力上市公司傳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續發展表現。點擊查看【 ESG評級中心服務手冊】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由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與新浪集團聯合主辦,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北京辦公室協辦,新浪財經與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北京代表處承辦,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支持。
10月17日,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平行論壇在黃浦區世博園區舉行,圍繞「全球變革中的上海行動與多元協同」共商發展、共話未來,探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賀青,黃浦區委副書記、區長徐惠麗出席活動並致辭。
申能集團作為大會全球合作伙伴,圍繞論壇主題這一核心議題,熱議「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東方樣板」、「解碼上海產業升級的可持續動力」、「探索上海五大中心的增長新範式」等話題。
賀青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普遍追求的美好願景,市國資國企始終堅持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搶抓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機遇;着力發揮金融活水作用,以專業多元的金融產品精準滴灌綠色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企業發展成果惠及更廣泛的社會羣體,助力實現共同富裕。面向未來,上海國資國企將繼續履行自身使命責任,與各方夥伴團結協作、攜手並進,共同探索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徐惠麗表示,當前,全球產業鏈正經歷深度重構,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成為廣泛共識。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黃浦區從產業、消費、城區生態三大維度發力,與企業、社會共同探索實踐,逐步繪就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景圖」。她指出,黃浦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期待更多朋友深入瞭解黃浦、攜手黃浦,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共創美好未來。
論壇上,ESG領導者組織論壇聯席主席屠光紹,新浪財經CEO鄧慶旭,申能(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迪南,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劉莉亞等領導以「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東方樣本」為主題作致辭。
屠光紹認為,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能夠越辦越好,離不開大家的關心、指導、支持和參與,希望通過上海國資國企的引領和示範,通過黃浦區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區域樣本,會產生更多的積極影響和帶動作用。
鄧慶旭介紹,從理念到行動,需要可持續,可傳播的橋樑,這正是新浪財經作為平臺方的責任和機遇。更致力於通過數據、評級和案例研究,推動形成市場共識,讓優秀的可持續的案例和實踐被看見,被認可,被投資。
黃迪南介紹,ESG理念是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路徑,作為上海能源安全保障主力軍與綠色低碳轉型踐行者,申能集團已將ESG理念深度融入發展全流程。
劉莉亞建議,要好好發展資本市場,從數據看,我們國家的科創債主要的投資者是公募、銀行和理財子公司,可以看到投資者風險偏好比較低,需要更多長期耐心資本的介入。
此次論壇還舉行了主題演講和主題對話環節,在場嘉賓就「解碼上海產業升級的可持續動力」「探索上海五大中心的增長新範式」「以可持續發展理念重塑上海‘五個中心’新內涵」等主題分享真知灼見。
上海機場集團副總裁宋雪楓,中國太保副總裁、首席投資官、財務負責人蘇罡,上海農商行董事會祕書姚曉崗,復星醫藥董事長陳玉卿,聯影醫療董事、董事會祕書、首席投資官蔡濤,愛士惟科技董事長張勇就「探索上海五大中心的增長新範式」分享各自企業發展的成功案例。
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院長姚洋表示,上海要持續地發展,要在產業升級方面做一些大的躍進。除了保持製造業的特色和優勢之外,上海下一步要在科創方面做更大的文章,實現總書記最新的要求,實現全世界的科創中心,這是符合經濟增長的一般規律,一個國家也好,一個地區也好,一開始是搞製造業,慢慢的過渡到搞設計,研發,上海在這方面是有很大的優勢,上海已經有兩所高校可以排入世界前50,就是復旦、上交。在基礎研究方面上海作為一個城市可以排入世界前10,在研發投入方面上海也遠超世界很多的城市。
要成為科創中心,上海需要更多的人才,還應該成為一個「金融之都」、「開放之都」和「服務之都」。
上海機場集團副總裁宋雪楓介紹到,對於中國而言,綠色電力正成為‘新時代的石油’,成為國家發展的關鍵戰略資源」。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綠色電力不僅是生產的動力,更是材料、算力生產的根基。 過去十年,中國風電、光伏、氫能產業鏈成本已下降逾90%,展望未來,隨着深遠海風電開發與鈣鈦礦光伏技術突破,電力成本仍有突破空間。電力成本的持續降低,也將反向促進電力生產製造所需的動力、材料、算力成本降低,形成正向循環,持續驅動綠色經濟增長。
中國太保副總裁、首席投資官、財務負責人蘇罡介紹到,2024年太保服務的科技型企業已超過1萬家。公司聚焦三大新興產業,為191家創新葯企提供了超10億元人民幣的臨牀試驗、藥品安全等保障。同時,通過創業責任保險、履約保證保險等產品,為科技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創業和信貸融資支持。
復星醫藥董事長陳玉卿介紹到,復星醫藥作為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每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人民幣,佔製藥整體收入的近17%。公司構建了覆蓋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基金孵化與產業投資的創新體系,實現從早期源頭創新到臨牀階段的全周期研發佈局。目前,復星醫藥聚焦腫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療領域,並在抗體、ADC、細胞治療及小分子等技術平臺持續投入。自2019年以來,已有12款創新葯品上市,今年上半年新增上市4款創新產品5個適應症,產品管線不斷豐富迭代。
在「以可持續發展理念重塑上海‘五個中心’新內涵」圓桌論壇上,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前董事呂建中,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副院長、經濟與金融系主任鍾寧樺,上海徵信總經理陳良貴,東方證券副總裁陳剛,豫園股份副總裁胡俊傑,倫敦伊諾多經濟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黛安娜•喬伊列娃(Diana Choyleva)探索「上海五大中心的增長新範式」。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前董事呂建中基於其參與制定上海 ESG 標準的實踐經驗,分享了關於推動標準通用化與本地化融合的深刻見解。他指出,構建具有生命力的ESG標準體系,關鍵在於實現國際規範與本地實踐的有效接軌,並在這一過程中把握「三組關鍵平衡」。
呂建中提出,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必須統籌兼顧三大關係:通用性和本地性之間的平衡,先進性和實用性之間的平衡,還有前瞻性和現實性之間的平衡。「標準不可能一步到位,」呂建中表示,「我們既不能捆住自己的手腳,也必須具備前瞻視野,使標準體系能夠符合階段性發展的需要。」
豫園股份副總裁胡俊傑強調,面對全球競爭範式的轉變,中國企業既要堅定自身優勢,更要創新溝通方式。未來在國際交流中,需以文化搭台建立情感連接,再逐步傳遞企業理念與發展成果,這種「先交朋友、再講道理」的模式,將成為突破國際溝通誤區、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要路徑。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簡介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是業內首箇中文ESG專業資訊和評級聚合平臺,致力於宣傳和推廣可持續發展,責任投資,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價值理念,傳播ESG的企業實踐行動和榜樣力量,推動中國ESG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ESG評估標準的建立和企業評級的提升。
依託ESG評級中心,新浪財經發布多隻ESG創新指數,為關注企業ESG表現的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新浪財經成立中國ESG領導者組織論壇,攜手中國ESG領導企業和合作夥伴,通過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動建立適合中國時代特徵的ESG評價標準體系,促進中國資產管理行業ESG投資發展。
責任編輯:蔣露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