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TCL華星CEO趙軍:t8項目讓中國顯示技術「局部領跑」

2025-10-22 11:17

轉自:中國經營網

中經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道

10月21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總投資約295億元的TCL華星第8.6代印刷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以下簡稱「t8項目」)開工。該項目由TCL華星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出資建設。

TCL科技高級副總裁、TCL華星首席執行官趙軍在TCL華星t8項目開工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該項目是中國顯示企業從「跟跑」到「並跑」再到「局部領跑」的關鍵突破,TCL華星在印刷OLED技術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產業生態主導權,將以開放心態加速構建開放的印刷OLED生態。​

趙軍指出,從LCD到蒸鍍OLED,中國顯示產業雖在產能上崛起,卻在覈心技術專利、關鍵材料與設備供應等面臨「卡脖子」風險,競爭力應該也是有的,但是能否稱得上真的「自強」,可能還有點勉強。他強調,t8項目的推進,正推動關鍵材料與設備實現「自強」。儘管部分設備來自海外,但TCL華星已深度參與一些設備研發、技術參數的設定,更重要的是,在知識產權方面,TCL華星已構建全球數量最多、體系最完整的印刷OLED專利佈局。印刷OLED的量產成功,也意味着中國在這個領域不但能做大,而且能做強。

截至2025年9月,TCL華星累計擁有OLED專利超過9700件,其中印刷OLED相關專利超過1200件。

此前,TCL華星在武漢投資建設了G5.5代印刷OLED生產線(t12),主要聚焦中尺寸顯示產品,該產線已於2024年11月實現量產並開始向客户交付產品。

趙軍表示,量產節奏上,武漢G5.5代印刷OLED生產線目前良率已從初期個位數提升至70%以上,為t8項目提供了可靠的量產經驗支撐。不過在趙軍看來,70%仍是一個比較低的良率,是爬坡階段中的表現,未來還可以更高,TCL華星的目標是良率達到90%以上。

而趙軍表示,t8項目設計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約2.25萬片,項目計劃於2027年下半年實現量產。

「產線定位上,t8產線將主要生產主流消費電子產品,t12產線則聚焦差異化高附加值和特種應用產品,如高端醫療專業顯示產品,兩條產線形成區隔。」趙軍介紹道。

此前,Omdia顯示器研究總監謝勤益對記者分析,這次投資的t8項目瞄準聯想、戴爾及惠普等的筆記本OLED市場。記者亦留意到,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關偉出席了t8項目開工儀式,關偉也介紹道,t8項目不僅僅將為聯想提供更具競爭力的顯示解決方案,也將助力中國顯示技術在全球舞臺上實現從「跟跑」到「局部領跑」的跨越。

根據第三方數據,中尺寸IT OLED市場正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2030年筆記本電腦AMOLED面板年複合增長率達38%。

「中尺寸OLED仍處於萌芽階段,正站在需求爆發式增長的前沿。今年已有多家終端客户規劃OLED項目,這些項目預計2026年集中量產,推動市場進入增長快車道。產能佈局上,TCL華星在2026年將主要依託於t12產線,隨着t8產線產能在2027年釋放,TCL華星正好能夠跟上這樣的需求快速增長的節奏。」趙軍表示,TCL華星已精準卡位這一市場,產能擴張是市場成熟的必然結果,TCL華星t8產線產能釋放將與市場需求增長實現良好匹配,在未來競爭中佔據主動。

談及投資回報問題,趙軍表示,參考正常高世代顯示項目,正常投資回報期是5—7年,由於印刷OLED具有更強競爭力,t8項目有望縮短投資回收時間。若按單位產能計算,t8項目投資效率已大幅優於傳統OLED產線及其他已宣佈的OLED產線。​

在碳排放方面,趙軍介紹,t8項目採用的印刷OLED技術具有諸多先天優勢:一是材料利用率高,可降低材料製備及浪費過程中的碳排放;二是智能控制削減90%的EL端能耗,從t12產線數據來看,一年可節省能耗3億—4億度電,足以支撐50萬人口城市1—2個月用電,同時土地使用面積比蒸鍍OLED減少30%;三是採用環保材料+水性溶劑的體系,污染物排放降低50%。趙軍強調,t8項目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全面的綠色製造升級,有望成為全球顯示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標杆項目。

談及t8項目帶來的產業鏈影響,趙軍表示,t8項目將加速印刷OLED關鍵材料、核心裝備、核心元器件等上下游企業集羣落地,形成覆蓋「材料—裝備—面板—終端」的全產業鏈生態。目前,已有多家全球領先的材料與設備供應商明確將與TCL華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國產化配套體系建設,未來還會有更多配套產業和合作夥伴加入,TCL華星將充分發揮「鏈主」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為客户和用户提供更優質的產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