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13:17
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3:03,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下跌2.00%。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藥捷安康-B領漲13.61%,國藥控股上漲4.65%,石四藥集團上漲4.50%;石藥集團領跌5.94%,映恩生物-B下跌5.13%,京東健康下跌3.97%。恆生醫療ETF(513060)下跌2.49%,最新報價0.67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恆生醫療ETF近1周累計上漲2.71%,漲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動性方面,恆生醫療ETF盤中換手14.22%,成交9.91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21日,恆生醫療ETF近1年日均成交17.16億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3:03,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下跌2.56%。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藥捷安康-B領漲13.61%,石四藥集團上漲4.50%,康哲藥業上漲2.05%;石藥集團領跌5.94%,映恩生物-B下跌5.13%,榮昌生物下跌4.15%。港股創新葯精選ETF(520690)下跌2.84%,最新報價0.92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港股創新葯精選ETF近1周累計上漲2.70%。
流動性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盤中換手17.49%,成交7936.13萬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21日,港股創新葯精選ETF近1年日均成交1.23億元。
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3:03,中證醫藥50指數下跌0.78%。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華潤三九領漲2.64%,艾力斯上漲1.59%,健帆生物上漲1.58%;興齊眼藥領跌3.05%,片仔癀下跌2.53%,信立泰下跌2.30%。醫藥50ETF(159838)下跌0.95%,最新報價0.62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醫藥50ETF近1周累計上漲1.13%。
流動性方面,醫藥50ETF盤中換手1.77%,成交288.46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21日,醫藥50ETF近1年日均成交509.45萬元。
【事件/資訊】
1)信達生物與武田製藥達成全球戰略合作,涉及三款核心資產——IBI363(PD-1/IL-2)、IBI343(CLDN18.2 ADC)與IBI3001(EGFR/B7H3 ADC),合作範圍涵蓋全球開發、生產與商業化。武田將支付首付款12億美元(含1億美元股權投資)及最高102億美元里程碑款,並按區域享有不同銷售分成權,成為信達迄今規模最大的一筆跨國BD交易。
2)國家藥監局在「2025醫療器械經濟信息發佈會」上表示,將加大醫療器械研發創新支持力度,完善法律標準體系、加快審評審批,提高創新產品上市速度,推動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3)腦機接口公司Science Corporation開發的視網膜下植入芯片PRIMA,使失明患者恢復部分視覺,可閲讀文本並完成填字遊戲,相關成果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顯示腦機接口在臨牀應用上的新突破。
【機構解讀】
創新葯與前沿醫療科技再度成為全球資本聚焦焦點。信達-武田百億美元級合作不僅驗證了國產Biotech在全球舞臺的定價力,也為國內創新葯估值體系注入新預期;監管層釋放器械創新加速信號,有望推動本土高端醫療設備加速放量;同時,腦機接口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或帶動「腦科學+精準醫療」長期賽道熱度升溫。整體看,短期資金或繼續聚焦創新葯與硬科技醫療方向。
歷史上,每年四季度也是BD集中落地的季度,康方生物、科倫博泰、百利天恆的超大額BD均在Q4落地,國際大型藥企(MNC)一般會在Q4集中花完全年的預算。近3個月創新葯經歷了較長時間回調,調整幅度達到一定水平,在外圍擾動事件的影響下(實際並不影響基本面),當前市場預期已經降低。短期后續仍然有多個催化(包括歐洲腫瘤大會ESMO數據、三季度業績持續放量、BD有望持續落地),以及長期創新葯企業報表有望持續改善,對外出海維持高景氣度的趨勢,繼續看好創新葯中長期大級別行情。
華鑫證券認為,中國創新葯企業的效率優勢將繼續保持,即使面臨貿易摩擦等不確定因素,中國創新出海的交易佔比將繼續提升,而在重磅交易上,其落地節奏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是海外MNC優中選優的過程。以目前中國企業在雙抗、ADC,小核酸等建立的技術優勢,未來重磅交易依然值得期待。
【相關ETF】
恆生醫療ETF(513060),場外聯接(博時恆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A:014424;博時恆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C:014425):跟蹤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一鍵覆蓋港股醫療保健(製藥/器械/服務)核心資產。
港股創新葯精選ETF(520690):緊密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聚焦港股創新葯龍頭與高研發屬性標的。
醫藥50ETF(159838):跟蹤中證醫藥50指數,一鍵覆蓋A股醫藥生物核心50強,兼顧創新葯、醫療服務與器械全產業鏈。
規模方面,恆生醫療ETF最新規模達69.91億元,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額方面,恆生醫療ETF近2周份額增長3.00億份,實現顯著增長,新增份額位居可比基金1/3。
資金流入方面,恆生醫療ETF最新資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長時間看,近5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9241.34萬元。
恆生醫療ETF緊密跟蹤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提供一項市場參考指標,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經營醫療保健業務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恆生醫療保健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信達生物、藥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國生物製藥、石藥集團、京東健康、三生製藥、藥明康德、翰森製藥,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59.31%。
資金流入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最新資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長時間看,近9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5236.35萬元。
港股創新葯精選ETF緊密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旨在反映可經港股通買賣,業務與創新葯研究、開發及生產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中國生物製藥、信達生物、石藥集團、康方生物、三生製藥、翰森製藥、科倫博泰生物-B、再鼎醫藥、諾誠健華,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72.15%。
醫藥50ETF緊密跟蹤中證醫藥50指數,中證醫藥50指數從醫藥衞生行業中選取規模大、經營質量好的50只龍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醫藥行業內龍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證醫藥50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藥明康德、恆瑞醫藥、邁瑞醫療、聯影醫療、片仔癀、愛爾眼科、長春高新、科倫藥業、新和成、華東醫藥,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59.46%。
(文中個股僅作示例,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產品風險等級為: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爲準)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