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三天暴漲近600%,人造肉又火了!A股受益公司有哪些?

2025-10-22 11:28

10月22日,久違的人造肉概念開盤大漲,索寶蛋白、雙塔食品漲停,好想你漲超4%,東寶生物、祖名股份、華寶股份、金字火腿、雙匯發展等跟漲。

消息面上,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昨夜再度大漲,收盤漲146.26%,近三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近600%

當地時間周二,Beyond Meat宣佈計劃在美國境內超過2000家沃爾瑪門店增加部分產品的供應。沃爾瑪將成為首批提供新款Beyond Burger 6包裝的全國零售商之一,該包裝以經濟裝形式推出公司最新配方的漢堡。


概念牛股三天暴漲600%


華爾街的瘋狂再次上演,散户的力量讓一支瀕臨退市的股票成為近日最亮眼的明星。

當地時間10月21日開盤后,Beyond Meat股價飆漲,盤中一度漲超162%。截至收盤,Beyond Meat漲幅達到了146.26%,三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近600%。

這次股價飆漲的背后,主要是Beyond Meat宣佈擴大與沃爾瑪的分銷合作,以及散户抱團狂潮。

一方面,Beyond Meat宣佈計劃在美國境內超過2000家沃爾瑪門店增加部分產品的供應。

Beyond Meat表示,沃爾瑪將成為首批提供新款Beyond Burger 6包裝的全國零售商之一,包裝以經濟裝形式推出公司最新配方的漢堡。

擴大分銷的產品將包括三種關鍵產品:Beyond Burger 6包裝、Beyond雞肉塊和韓式燒烤風味Beyond牛排。

另一方面,一場典型的MEME股狂潮席捲市場。當地時間周一,Roundhill投資公司宣佈將Beyond Meat納入其主題型ETF之Roundhill 迷因股ETF(MEME),推動了Beyond Meat當日的暴漲。

不過,迷因股ETF曾因投資興趣不足而關閉,這個月才重啟,原因在於散户資金的湧入。

業內人士指出,這次ETF的加入引發了一場「逼空」行情,迫使此前大舉做空Beyond Meat股票的投資者平倉。據FactSet數據,Beyond Meat超過63%的可流通股曾被賣空。


人造肉賽道升溫


儘管美股Beyond Meat此前面臨着困境,但全球人造肉市場整體仍呈現增長態勢。

權威市場調研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市場規模約136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50億美元,2020-2027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4.4%。

不過,因口感不佳、價格高等原因,曾經火爆的人造肉很快就偃旗息鼓。

有投資機構曾針對市場上某植物肉品牌的牛肉產品進行調研,結果發現,相關產品比普通牛肉售價高出125%左右,甚至比有機肉類高出40%。而自2021年起,由於銷售不佳,星巴克、漢堡王等紛紛將人造肉產品下架。

川財證券指出,中國植物肉市場仍處在初級階段,但發展速度較快,受益於國內龐大人口基數帶來的人口紅利,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未來,中國植物肉市場有望佔到全球市場的一半。

在巨大市場前景吸引下,傳統食品巨頭也紛紛下場,上市公司包括雙塔食品、雙匯發展、新希望、金字火腿、雨潤食品等。

概念股一覽:

雪榕生物:與北京未食達合作,共同致力於以食用菌菇蛋白為基礎的植物肉產品的研發。這種合作不僅能夠增強公司產品的多樣性,也有助於推廣食用菌的新用途,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健康、可持續的飲食選擇。

東寶生物:作為明膠和膠原蛋白的行業領導者,其產品主要用於食品、醫藥、美粧及保健品。公司的膠原蛋白因其高純度和易吸收特性,已被廣泛應用於高端肉製品的加工,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

雙塔食品:作為植物蛋白領域的領軍企業,正在積極擴展其植物蛋白肉產品線,已規劃了包括素肉餅、素肉牛排、無奶蛋香腸等多種產品的研發。

嘉華股份:建立了專用於仿真植物肉的拉絲蛋白產品生產線,將進一步鞏固其在植物肉加工領域的技術和市場領先地位。

索寶蛋白:大豆蛋白系列產品已被廣泛應用於多個食品領域,包括肉製品、植物肉、傳統豆製品等。

東方集團:子公司哈爾濱福餚植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人造肉領域擁有多項發明專利,特別是在高濕法人造肉製造技術上。

金字火腿:金華火腿行業龍頭企業,公司產品線涵蓋金字火腿、巴瑪火腿、特色肉製品、定製品牌肉、植物肉等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肉類、新零售、豬肉、電商、網紅直播等領域。

山東赫達:公司主營業務為非離子型纖維素醚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線涵蓋纖維素醚、羥丙甲植物空心膠囊等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化學制藥、建築節能、人造肉、新材料等領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