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10:45
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0:18,恆生科技指數下跌0.97%。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蔚來-SW領漲1.21%,中芯國際上漲0.95%,商湯-W上漲0.82%;網易-S領跌4.08%,比亞迪電子下跌3.08%,華虹半導體下跌2.96%。恆生科技指數ETF(159742)下跌1.33%,最新報價0.82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近3月累計上漲8.95%。
流動性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盤中換手3.8%,成交1.70億元。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21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近1月日均成交7.40億元。

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0:18,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下跌0.88%。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邁富時領漲1.60%,商湯-W上漲0.82%,醫脈通上漲0.77%;趣致集團領跌4.49%,獅騰控股下跌3.64%,平安好醫生下跌3.41%。港股互聯網ETF(159568)下跌1.61%,最新報價1.89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港股互聯網ETF近1周累計上漲1.80%,漲幅排名可比基金1/2。
流動性方面,港股互聯網ETF盤中換手9.53%,成交3731.79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21日,港股互聯網ETF近1年日均成交2.17億元。
資金面上,南向資金上周逆勢淨流入450.89億港元,連續22周維持淨買入態勢,年內超1.1萬億港元的增量資金持續夯實板塊流動性基礎。當前恆生科技指數估值僅22.13倍,處於指數發佈以來 24.11% 的歷史低位,低於75%以上的時間區間,估值安全邊際顯著。
港股市場迎來修復,短期震盪不改長期上行趨勢。10月以來,港股市場持續震盪調整,恆生指數一度從27000點下探至近25000點。10月21日,市場迎來回暖,三大指數高開高走,工業、非銀金融等板塊表現強勢。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本月市場持續調整,但南向資金仍保持淨流入。業內人士表示,南向增量資金尚處於持續入市進程中,有望繼續發揮支撐作用,港股短期波動未改長期上行趨勢。
機構普遍認為短期波動孕育入場機會,港股中長期韌性不改,短期調整帶來優質佈局時點;財通證券進一步指出,板塊正處於宏觀流動性回暖與AI技術周期共振的早期階段,騰訊等龍頭及AI算力產業鏈標的值得重點關注。結合產業基本面,AI商業化加速推動企業盈利兑現,疊加美聯儲降息周期下外資迴流預期,港股科技板塊估值修復與業績增長行情值得期待。
規模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最新規模達44.88億元。
份額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最新份額達55.04億份,創近1年新高。
從資金淨流入方面來看,恆生科技指數ETF近8天獲得連續資金淨流入,最高單日獲得1.38億元淨流入,合計「吸金」2.30億元,日均淨流入達2871.42萬元。
恆生科技指數ETF緊密跟蹤恆生科技指數,恆生科技指數代表經篩選后最大30間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恆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阿里巴巴-W、中芯國際、騰訊控股、網易-S、美團-W、比亞迪股份、小米集團-W、快手-W、京東集團-SW、百度集團-SW,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69.87%。
資金流入方面,港股互聯網ETF最新資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長時間看,近9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4497.14萬元。
港股互聯網ETF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從港股通範圍內選取30家涉及互聯網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內互聯網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美團-W、商湯-W、京東健康、嗶哩嗶哩-W、阿里健康、快手-W、金蝶國際,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72.48%。
(文中個股僅作示例,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產品風險等級為: 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爲準)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