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09:03
(來源:中時財經)
CET FINANCE
「雙十一」大促帷幕拉開,在堪稱史上最長促銷周期的背景下,京東也接連釋放戰略級動作。
日前,京東聯合廣汽埃安、寧德時代旗下時代電服宣佈推出「國民好車」,計劃於京東11.11期間獨家發售,該車型定位5萬至30萬元區間的換電車型。迅速引發業內外關注。
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從京東集團獲悉,與直接參與造車的新勢力企業不同,京東選擇了一條差異化路徑:不造整車,而是聚焦構建覆蓋「買、配、養、用、換」的全生命周期汽車服務生態。
這顯示出,京東正將視野投向十萬億級的汽車市場。在此次合作中,京東在嘗試以「用户洞察和零售服務」為核心打造出一站式配齊的汽車消費新模式,推動「讓買車像買手機一樣方便」體驗落地,開闢汽車產業轉型新路徑。
作者:李 捷
製圖:喬寒雲
PART 1
「定義國民好車」,構建可控生態
通過此次合作,京東養車與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和廣汽集團合作,三方協作,旨在通過優勢互補讓該款新車「1+1+1大於3」,提升用户購車與用車體驗。該車型將突破常規「裸車」銷售模式,除標準版外,可靈活選購「車衣定製版、車品配裝版、養護加持版」等多種套餐,讓買車迎來「一站配齊」的新體驗。
Wind數據顯示,京東App上已有近17萬用户參與該車的定製互動,從安全性能到外觀價格,用户偏好直接驅動研發設計。
業內觀點認為,對於車企和零部件企業而言,多了一個銷售渠道;對於消費者而言,京東又像一座橋樑,線上選配、線下交付、全程服務可控,「讓買車像買手機一樣方便」,形成多方共贏格局。
然而此次跨界並非京東汽車業務的「首秀」。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京東便上線整車交易平臺;2022年,京東汽車宣佈整合京東汽車供應鏈能力,將「京車會」升級為「京東養車」品牌。據媒體報道,2023年,京東汽車事業部獨立運營。
一位接近京東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京東一直都在圍繞產業鏈進行佈局,做汽車也是爲了完善自身的生態。」該人士認為,此次合作不僅是作為一個銷售渠道,京東此舉背后的深意在於嘗試通過用户的洞察去反向定義產品。
行業機構分析指出,基於5000萬PLUS會員畫像與2000萬整車搜索數據,京東具備精準定位消費需求的能力。
在人才儲備方面,京東也投入顯著。招聘平臺脈脈上的信息顯示,京東汽車零售事業部算法工程師的崗位年薪高達123萬元,汽車后市場和採銷崗位負責人的年薪均突破百萬。可見京東在汽車業務佈局的決心。
有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分析指出,京東涉足汽車業務,沒有選擇燒錢建廠的重資產模式,而是通過用戶數據和供應鏈,讓車的生產、流通和服務實現全流程可控。
PART 2
從「線上商城」到「線下服務網絡」
京東汽車的佈局,不止於整車銷售。
在宣佈聯合推出「國民好車」消息僅一天后,10月15日,京東聯手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聚焦新能源無人智能化車型的設計與開發,以及城市智慧物流車輛的建設。這也意味着,京東汽車已將觸角延伸至城市出行領域。
事實上,京東已連續多年在汽車圈密集動作,其業務版圖已覆蓋「買、配、養、用、換」全生命周期。京東官方信息顯示,在線上渠道不僅可以提供汽車用品、配件等豐富產品,還通過近3000家京東養車門店和超4萬家合作門店,以及京東汽車改裝大店、自營貼膜工廠等,共同為用户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體驗。
某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對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分析指出,通過京東與企業合作的路徑不難發現,在車圈佈局了很多年,從早期參與蔚來A輪融資,到投資自動駕駛、養車服務、芯片平臺等,已經搭建起一套智能汽車的供應鏈。
公開報道稱,京東物流VAN無人輕卡已在北京、廣州等30座城市啟動試運營,覆蓋倉儲到配送全鏈路場景,目標是2026年前完成超千臺車輛規模化部署。
在2024年3月的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京東與比亞迪、華為、蔚來同台亮相,並拿出5億元聯合品牌「以舊換新」,正面參與產業變革。更是與比亞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涉及包括物流車、乘用車的渠道營銷、售后服務、智能供應鏈系統、企業用車採買等多個維度。
官方對外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京東已與東風本田、北京現代、比亞迪、嵐圖、中國長安等主流品牌達成戰略合作,覆蓋整車銷售、配件授權、售后維修全鏈條。
對此,上述行業資深人士認為,京東自身已經有包括輪胎在內,很多涉及汽車售后的零部件,目前的汽車售后網絡甚至可以媲美一家主機廠。
PART 3
能否重構汽車產業生態?
憑藉在車圈多年積累,京東汽車線上流量聚合與線下門店履約的融合模式已經得到初步驗證。
今年「618」大促期間,5月30日晚8點開啟開門紅,僅1小時內汽車后市場核心品類便呈現爆發式增長,其中輪胎、保養、汽車用品、維修改裝等品類成交金額同比增幅均超30倍。這一增長態勢得益於國家補貼與京東汽車雙重補貼的協同拉動,有效釋放了消費者在車輛維護與升級領域的需求。
然而挑戰亦不容忽視,市場競爭正日趨激烈。在電商增速整體放緩的背景下,十萬億級的汽車市場成為各平臺爭奪的第二增長曲線。
就在京東加速發力汽車業務的同時,天貓汽車、途虎養車等平臺也在加速佈局。天貓依託阿里生態,快速發力,截至 2024 年底門店約 2500 家,集中在江浙滬及一、二線城市,以社區店為主,佈局高密度城市。進入2025年同步推進2500+門店的新能源服務升級;途虎則深耕后市場多年,擁有更穩固的線下根基。
此外,在汽車行業內人士看來,京東「不造車」 的輕資產模式雖降低門檻,但也使其在覈心技術研發與生產環節缺乏話語權,供應鏈整合的深度與穩定性仍待市場檢驗。
「京東雖然掌握着用户流量入口,但是京東與車企、電池供應商之間的利潤分成機制尚未經過市場驗證。一旦銷量不及預期,聯盟的穩定性也將面臨考驗。」該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