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2 08:52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作者:楊澤原 丁奇 潘儒琛
量子通信、測量商業化加速。國內前沿科研驗證領先,應用場景驅動場景落地。以「祖沖之三號」為代表的科研成果保持世界領先,同時國盾量子等企業在產業化應用、核心硬件取得關鍵進展。全球量子競賽加速,「十五五」政策支持有望加大。建議關注量子信息領域相關投資機會。
▍事件:
2025年10月7日,約翰·克拉克、米歇爾·德沃雷、約翰·馬蒂尼斯由於「發現電路中的宏觀量子力學隧穿效應和能量量子化」獲得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根據諾貝爾官網,他們的發現直接證明了利用人造的、可設計的宏觀電路來構建量子比特是可行的,為量子計算從理論走向工程化開闢了最重要、也是目前最主流的技術路徑。
與以往獎勵純粹理論或基礎現象不同,2025年的獎項直接表彰了「在一塊芯片上揭示了量子物理學的實際應用」,而且獲獎的科學家任職於谷歌量子AI團隊,長期引領量子信息行業發展,為資本市場指明瞭一個經過驗證的、有領導者正在全力衝刺的、可投資的工程化方向。我們認為,量子信息的商業化競賽有望進入新的加速階段。
▍海外:量子計算路線分化,量子通信、測量商業化加速。
量子計算方面,谷歌和IBM專注超導路線,根據Google Quantum AI,2024年12月,谷歌發佈的Willow處理器擁有105個量子比特,首次證明量子糾錯能力的指數級增長,25年9月,首次實驗性地證明了「生成式量子優勢」,為量子機器學習開闢了新的可能性。根據IBM官網,2025年6月,IBM推出Loon處理器,其先進的qLDPC糾錯碼技術的比特開銷降低90%;IonQ專注離子阱,聲稱在某些特定應用上已經能夠展現出「商業優勢」,根據證券時報,2025年5月和9月,英偉達分別完成對Quantinuum(離子阱)和PsiQuantum(光量子技術子)的投資。
量子通信方面,根據IDQ官網,2025年2月,IDQ與電信巨頭Turkcell合作完成了全球首次陸地洲際QKD傳輸;根據量科網,2025年4月,東芝成功在現有商用光纖網絡上實現了相干量子通信,無需複雜的低温冷卻設備,極大降低部署成本。6月,在法國推出首個商用量子安全網絡服務。
量子測量方面,根據量科網,2025年10月,博世量子傳感展示磁力計原型機,根據Infleqtion官網,2025年6月,Infleqtion獲1億美元C輪融資,並與SAIC建立合作,共同將量子測量技術(包括原子鍾、慣性傳感等技術)應用於國防和航空航天領域。
▍國內:前沿科研驗證領先,應用場景驅動場景落地。
根據中國科學院官網,中科大潘建偉院士團隊研製的超導量子計算機「祖沖之三號」,擁有目前超導體系公開發表的最強量子計算優越性(求解隨機線路採樣任務的速度比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15 倍)。
應用場景上,量子計算與核心硬件方面,作為唯一企業單位參與研發「祖沖之三號」,根據新華社,2024年,國盾量子推出了國內首款可商用、可量產的稀釋製冷機,2025年9月中標6000萬計算訂單;量子通信網絡建設與運營方面,根據國資委官網,中國電信全球首發QKD與PQC的分佈式密碼體系,旗下「天衍」超量融合雲平臺2024年底接入504比特的「天衍504」,2025年9月新增280+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根據運營商財經網,2025年10月,中國移動發佈「四層五融入」量子通信技術體系,旨在降低量子網絡的部署和運維成本,部分成果已商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根據中安在線,2025年10月,由國盾量子主導研發的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聲半導體單光子探測器」宣佈實現量產,在探測效率和噪聲控制等多項關鍵指標上刷新了世界紀錄。我們認為,技術與應用雙輪驅動,量子信息產業化有望進一步提速。
▍全球量子競賽加速,「十五五」政策支持有望加大。
根據中國政府網,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量子科技」直接定義為需要培育的「未來產業」,工信部將量子科技納入「揭榜掛帥」重點領域,對量子企業執行15%所得税税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150%;細分方向上,根據第二代量子體系的構築和操控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明確將「百比特超導量子芯片的糾纏製備、量子模擬與糾錯」作為核心集成項目之一,直接支持國盾量子等企業所在的產業化軌道,同時積極對標前沿技術,為半導體自旋量子比特、馬約拉納/拓撲體系和新型量子材料設立了資助方向。
我們認為,量子信息作為「十五五」科技前沿領域規劃方向,有望首次以獨立章節納入規劃,定位從「十四五」的「強化基礎研究」升級為「技術突破與場景應用並重」,預計專項研發資金規模不低於300億元,重點投向量子計算整機、量子通信網絡等工程化項目。
▍風險因素:
技術路線研發不及預期;產業推進不及預期;政策支持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國內前沿科研驗證領先,應用場景驅動場景落地。以「祖沖之三號」為代表的科研成果保持世界領先,同時國盾量子等企業在產業化應用、核心硬件取得關鍵進展。全球量子競賽加速,2024年以來,量子信息作為新質生產力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量子科技」直接定義為需要培育的「未來產業」,我們預計后續會有一系列更加具體的政策跟進。國內外來看,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測量的商業化均有所加速,建議關注量子信息領域相關投資機會:
1)量子計算領域,建議關注佈局量子計算整機及零部件的公司。
2)量子通信領域,建議關注佈局量子及抗量子密碼算法的公司。
3)量子精密測量領域,建議關注佈局量子軟件及量子傳感器的公司。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10月21日發佈的《計算機行業新質生產力點評—量子信息落地加速,政策有望持續支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