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國博弈!越南,成了大贏家?

2025-10-22 06:19

(來源:大公館)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説過,「‌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越南,這個不起眼的亞洲國家恰巧在當下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

01

越南飛美國、來中國、訪韓國、去朝鮮等。

這個人口不足億的國家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亂局中,不斷左右逢源、精準踩中節奏開闢獨特路徑,把大國博弈的壓力變成了發展的動力。

越南更是第一個正式與美國簽訂關税談判協議的國家。

隨之而來的是,越南經濟的狂飆。

2025年三季度,越南國家統計局拋出的一組數據:GDP同比增速飆升至 8.23%

越南經濟增速依然穩定發揮,再次把中印等主要新興經濟體甩在身后也把歐美等發達國家甩在身后

成績斐然

越南的經濟表現不再單點突破而是工業服務業雙輪驅動着經濟全方位增長。

2025年三季度,工業和建築業以9.46%的增速貢獻46.41%的經濟增量,服務業更以8.56%的增速撐起48.55%的增長份額。

這意味着越南經濟早已擺脫對農業的依賴,徹底邁入工業化加速期

十年前,這樣的產業結構簡直不敢想象

2013年越南電子出口額僅106億美元,到2022年已暴漲至55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8%。

貿易數據更能説明問題。

2025年前9個月,越南上演了教科書級別的中轉貿易操作從中國進口1344億美元貨物,向美國出口1128億美元商品,一進一出之間,全年貿易順差達到168億美元。

這種中國供料、越南組裝、美國買單的模式,讓越南在中美貿易摩擦中找到了獨特的生存空間

大國博弈中當中間商,只要不坑人,就不丟人

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許多國家要麼選邊站隊,要麼被動捲入越南卻走出了第三條路選擇做個聰明的中間商

這絕非簡單的投機取巧,而是基於全球現狀的精準定位

按照越南自己的説法,叫作「竹子外交」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税,成了越南的意外機遇。

比如,同樣一件紡織品,貼上中國製造標籤出口美國要繳高額關税如果運到越南組裝再出口就能享受優惠待遇。

2024年越南對美紡織品出口額達187億美元,同比增長23%

這個增長數字背后全是關税差帶來的紅利。

而,中轉優勢在電子產業體現得更明顯。

比如,富士康、立訊精密把智能手機生產線搬到北寧省、富壽省緊接着,其它產業鏈上下游跟進佈局核心部件勝宏科技投資5.2億美元建高精度PCB工廠,格林精密砸1.2億美元做消費電子精密部件

這些都是蘋果三星等供應鏈商在越南的產業佈局

2023 年越南計算機、電子及零配件出口額359億美元,手機出口338億美元,合計佔出口總額的30.6%

相當於每三塊錢出口收入就有一塊來自電子產業。

此外,越南的聰明之處在於,它沒把自己變成簡單的組裝車間而是在不斷地建立產業生態

越南早早出台三年免税、四年減半的税收政策,疊加僅為中國60%70%的勞動力成本

這形成「政策與成本」齊頭並進的競爭優勢。

如此,對於成本敏感的低端產業來了,對於政策敏感的高端產業也來了。產業多了,生態就慢慢起來了。

02

事實上,提到越南製造的崛起,繞不開中國資本。這個過程,市場最大的誤解,是把中國企業赴越投資説成產業轉移

真實情況是中國資本的角色更像是賦能者

幫越南搭建產業鏈,實現雙贏

中國對越投資早已不是低端產業的外遷,而是逐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領域過渡

2025年一季度中國在越南新註冊的251個項目中,電子製造、新能源、智能製造佔比超過60%。

這種技術輸出恰好補上了越南的短板

越南電子出口雖強,但上游設計、材料、設備高度依賴進口,中國企業的進入正好打通了產業鏈堵點。

紡織行業的發展堪稱典範。

天虹紡織、申洲國際、華孚時尚等中國巨頭在越南構建起原料紡紗染整製衣的完整生態。

根據2025年最新數據,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在越南的累計投資額已突破200億美元。

其中,以優衣庫、耐克的核心供應商申洲國際為例。越南工廠實現面料成衣一體化生產,使訂單交付周期縮短至15天(行業平均60天),單位成本比同行低12%,面料利用率提升20%

結果就是,申洲國際淨利率21.77%,遠超優衣庫、耐克等品牌客户自身的淨利率。

極為罕見地實現了,代工的比甲方的淨利率還高。

越南有了就業,而中國有了更高的利潤,兩者雙贏。

越南產業高速發展也帶來了股市的繁榮發展。

越南股市一路高歌猛進,今年已上漲約40%,表現優於其他地區股市。中美為代表的國際產業、資本不斷湧入,帶來了就業、金錢,也帶來了當地資本市場的樂觀預期。

不過,越南經濟漂亮數據背后,這樣的高增長能持續嗎?

這是個問號

因為越南的高增長面臨多重考驗,一些問題一旦處理不慎,就會上下兩頭受夾擊。

首先,最突出的是對外依賴度過高的問題

越南進出口總額佔到經濟總量的九成,相當於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完全系在國際市場上。

這種模式好比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旦美國、歐洲這些主要市場需求萎縮,或者貿易政策變臉,越南經濟隨時可能失速。

其次,產業鏈的空心化問題也不容忽視

別看越南製造搞得風風火火,但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本土化率並不高,大多需要依賴進口。

電子產業上游材料進口依賴度超70%,紡織行業的高端設備也多來自中國和日韓。

說白了,抗風險能力還是很弱。

此外,越南的基礎設施也有短板。

供電不穩、公路不多、港口太小,都在制約產業的進一步升級。

挑戰還有很多。。。

無論如何都不能否定的是,越南經濟正在迎來他最好的時刻。一方面他自己確實努力爭氣,另一方面則是大國博弈的自然選擇。

正如SSI證券公司首席全球市場官阮托馬斯所言,對於越南來説,這是一代人中難得一見的時刻,越南將成為東南亞的領軍人物

但説到底,越南的故事也告訴我們,這世界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來源:米筐投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