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和中國卷登月卷不贏 NASA局長要換掉馬斯克

2025-10-22 00:19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10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長、交通部長達菲在兩檔節目中公開指責SpaceX公司進度滯后,直言將開放登月合同競爭,以趕在中國之前實現載人重返月球。

對此,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反擊稱,「與其他公司相比,SpaceX的進展速度就像閃電。‘星艦’最終將完成整個月球任務」。

SpaceX的進度落后於計劃

SpaceX是參與NASA「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多家承包商之一,該計劃旨在實現「人類在月球的首次長期駐留」,併爲火星探測任務作準備。2021年,SpaceX曾贏得一份價值29億美元的合同,為「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提供航天員登月着陸系統。

按照官方時間表,該登月任務計劃在2027年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然而,SpaceX研發的巨型登月火箭「星艦」還處於起步階段,2025年以來已發生三次飛行故障,僅完成數次成功的亞軌道試飛。

達菲周一早上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強調,SpaceX的進度落后於計劃,可能會阻礙NASA在新一輪太空競賽中搶在中國之前實現人類重返月球的目標。

「他們不斷推迟時間表,而我們正與中國展開競爭。總統和我都希望在本屆總統任期內實現登月,因此,我將開放這份合同,讓其他太空公司與SpaceX競爭。」達菲暗示,藍色起源可能會取代SpaceX在「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中的位置。

他毫不掩飾對藍色起源的期待,「如果SpaceX進度落后,但藍色起源能比他們先完成,那藍色起源做得很好。但我們不會只等一家公司。我們將推進這項工作,贏得與中國的第二輪太空競賽。重返月球,建立營地,搭建基地。」

向更多未獲合同的供應商開放競爭

目前,貝佐斯旗下的藍色起源、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及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均在為NASA「阿爾忒彌斯計劃」提供支持。但達菲警告稱,NASA可能會向更多未獲合同的供應商開放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達菲還在社交平臺「X」上發帖稱,「SpaceX已經簽訂了建造HLS(載人着陸系統)的合同,在‘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中將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但是,競爭和創新是我們在太空中佔據主導地位的關鍵,NASA正在向藍色起源和其他美國公司開放HLS生產。」

馬斯克評論道:「藍色起源從未將有效載荷送入軌道,更不用説月球了。」他隨后補充説,「是有用的有效載荷。」他稱,與其他公司相比,SpaceX的進展速度就像閃電。「此外,‘星艦’最終將完成整個月球任務。記住我的話。」

而藍色起源在迴應CNN的置評請求時僅表示「隨時準備提供支持」,並未透露具體進度。

據報道,為挽救登月計劃,NASA已要求SpaceX和藍色起源在10月29日之前提交登月艙研發的「加速方案」。

NASA發言人史蒂文斯在一份聲明中還寫道,「特朗普總統和達菲局長的目標是搶在中國前重返月球。這就是他們為何要藉助美國太空行業的力量,尋求更多登月方案的原因。」

「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極複雜

自1972年阿波羅17號任務以來,美國宇航員再未登上過月球表面。2017年,美國提出了重返月球的「阿耳忒彌斯」計劃,並在2022年完成了首次無人繞月飛行測試。按照NASA的最初計劃,「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應該在2024年進行。然而,NASA去年宣佈,「阿爾忒彌斯二號」任務推迟至2026年4月,「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則推迟至2027年。

CNN此前報道稱,「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極為複雜。根據當前的路線圖,「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將首先發射一艘僅配備基本系統的「星艦」飛船,用作「加油站」。該飛船將停留在軌道上,與后續發射的只裝載推進劑的「星艦」對接,並接收推進劑。

在「加油站」裝滿后,SpaceX將發射一艘可以載人的「星艦」飛船,它被稱為「星艦HLS」,配備支持生命所需的所有系統。「星艦HLS」將與「加油站」對接,加滿推進劑,然后前往月球。

與此同時,NASA將發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把NASA宇航員乘坐的「獵户座」飛船送入太空。「獵户座」飛船與火箭分離后,將單獨前往月球,然后在繞月軌道上與「星艦」着陸器對接。接着,兩名宇航員將轉移到「星艦HLS」,乘坐該飛船在月球南極着陸。

大約一周后,登陸月球的NASA宇航員將乘坐「星艦HLS」回到月球軌道,再次與「獵户座」飛船對接。「獵户座」將把宇航員送回地球,最終在太平洋上濺落。

NASA航空航天安全顧問小組近日表示,「星艦」未來半年的表現將直接影響載人登月艙的進度,如果試飛不樂觀,那麼基於「星艦」第二級研製的載人登月艙可能無法按計劃於2027年投入使用,交付或將推迟數年。

相較於美國太空計劃的喧囂與混亂,中國的月球探索計劃進展踏實而順利,載人登月發展穩步推進,已經進行了多次繞月探測和取樣任務,為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奠定基礎。

NASA局長職位之爭陷惡鬥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日披露,圍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一職的上位之爭「日漸醜陋」。代理局長、交通部長肖恩·達菲有意轉正,而先前提名遭總統特朗普撤回的美國億萬富豪賈里德·艾薩克曼也打算重新加入競爭。

據知情人士披露,達菲和艾薩克曼的代表上周末分別向政府要員展開遊說,電話甚至打給了特朗普本人。雙方都強調自己纔是領導NASA的合適人選。

達菲一方聯繫多名業內人士,要求他們致電白宮,強調艾薩克曼的缺點,包括擔憂艾薩克曼花錢僱職業説客和社交媒體網紅進行遊説。這一説法遭艾薩克曼否認。艾薩克曼一方也忙着多方公關。

據報道,達菲的代理局長任職權限將於今年底到期,而NASA把多項重大任務安排在明年,包括推迟已久的載人繞月飛行,這讓特朗普政府急需確定正式局長人選。

艾薩克曼是美國支付服務商「Shift4支付」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與埃隆·馬斯克關係密切,曾為馬斯克創辦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注資,還多次搭乘該公司飛船進入太空。今年5月30日,馬斯克正式卸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白宮次日即撤回對艾薩克曼出任NASA局長的提名。當時白宮給出的理由是,艾薩克曼似乎並非全力支持特朗普的政策議程,過往曾給民主黨捐款。

特朗普7月任命達菲代理NASA局長,后者上任后推動新政,定下2030年前在月球建起核反應堆等多項登月目標。知情人士稱,達菲甚至有意把NASA歸入交通部治下。

除達菲和艾薩克曼外,NASA局長其他潛在人選包括退役空軍軍官約瑟夫·瓜斯泰拉和共和黨籍前聯邦眾議員邁克·加西亞。

白宮方面則稱,有關局長人選的最終決策作出后,將由特朗普親自公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