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億黃金賽道消亡史

2025-10-21 12:31

(來源:深藍觀)

韋曉寧 | 撰文

吳妮 | 編輯

隨着HPV疫苗變得免費且易得,對於公眾健康是福音,但對於研發和生產它的企業來説,卻意味着高利潤故事的結束。

9月,國家衞健委宣佈,今年將把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這意味着我國適齡女性可以免費接種HPV疫苗,由政府財政撥款。

這是時隔18年后我國免疫規劃的首次「擴容」,其意義無異於需求量更大、更穩定的「國家集採」。消息宣佈當日,多家A股疫苗公司股價應聲上漲。

但次日,這些公司上漲幅度並不大的股價又紛紛回調了。市場很冷靜,此前各疫苗廠家的銷售成績單,可能早已宣佈了HPV疫苗的黃金時代將不復歸來。

有消息稱,此次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HPV疫苗為二價HPV疫苗,主要針對小年齡段女性。

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對企業來説乍一看是好消息,但考慮到以價換量的壓力,以及其有限的「擴容空間」,長期來看未必會給疫苗廠家帶來持續的高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底,我國13歲-14歲女孩數量為200萬左右,而此前各地的免費接種政策已至少覆蓋了其中的40%。

作為我國產值最高的疫苗產品,HPV疫苗在中國的發展有一定傳奇色彩。它隨着我國藥品評審制度的改革節奏迟迟才進入中國,助力默沙東成為在我國營收最高的外資藥企之一;讓行業看到自費市場為創新買單的潛力,激勵了一代本土疫苗企業在低迷中奮力追趕,突破行業負面事件的陰影,給了中國疫苗產業新的生氣和希望。

無論在產業層面創造了多少奇蹟,HPV疫苗作為一種能有效預防宮頸癌的公共健康產品,其高達數千元的接種價格、曾經在我國一針難求的狀況,始終被詬病。在低價的國產疫苗問世,以及地方集採、免費接種等政策試行數年后,HPV最終被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從「奢侈品」到「必需品」,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健康產品在上市初期為藥企完成了高利潤、激勵創新的使命后,最終融入公共敍事的必然。

-01-

「黃金時代」的終結

2021年6月,當在默沙東任職30年的老將田安娜重新回到中國,擔任公司中國區總裁時,默沙東在中國的影響力正處於某種意義上的「全盛時代」。

光靠K藥,還不足以支撐默沙東當年中國區營收42.62億美元、增長60%,和「中國最會賺錢藥企」的稱號。彼時K藥尚未登鼎「藥王」,雖然全球範圍仍在以年增長20%的速度快速爬坡,但在中國已面臨本土「PD-1四小龍」進入醫保的競爭壓力;

真正讓默沙東「躺賺」的,是當時中國唯一獲批的四價、九價HPV疫苗佳達修。兩款疫苗一年銷售額達到208.48億元,佔當年默沙東中國營收的77%。

要知道,默沙東的HPV疫苗單價並不低,四價和九價疫苗單針分別是800元和1300元左右,共計需要打三針。而這款全程接種需要花費數千元的自費疫苗,在中國一年簽發量可以達到上千萬支。

在全球範圍內,默沙東的兩款HPV疫苗銷量已經數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一年賣出近60億美元,其中佔比60%-70%的中國市場功不可沒——這是一個創新撬動市場的典範。

然而,HPV疫苗在中國的放量之路並非坦途。彼時中國尚未完成藥品評審制度改革,許多藥品上市申請被積壓。而香港早於內地先一步於2015年獲批HPV九價疫苗,催生了內地女性赴港接種的產業鏈。

田安娜回憶起回到中國時感覺到「不管是政策層面還是創新療法的可及性,都像是按下了加速鍵」。就是這個藥審改革的加速鍵,打開了HPV疫苗以及默沙東在中國的黃金時代。

2018年,第一款九價HPV疫苗在中國獲批。一經獲批,各城市預約名額被迅速購空,此后默沙東雖逐年加大對中國的供貨量,但市面上仍一針難求,持續數年。其擴產之難與稀缺,甚至讓民間一度傳廠家在做「飢餓營銷」的流言。

這是HPV疫苗及默沙東在中國發展的轉折點。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默沙東中國區營收從21.84億美元飆至67.1億美元,累計增長超過200%,中國區營收佔比提升至兩位數。

默沙東九價HPV疫苗的獲批,也是中國疫苗產業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在經歷生物製品檢測標準提高、長春疫苗等事件后,中國疫苗行業已低迷了很久。而默沙東九價HPV疫苗的上市,「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大家開始意識到搞新技術是可以嚐到甜頭的。」

於是,默沙東的HPV疫苗,不僅造就了一個年淨利潤幾十億元的中國疫苗代理巨頭智飛,也激勵了萬泰、沃森等國內本土廠家加快跟隨的步伐。

田安娜在這樣一個黃金時代回到中國,不會不清楚自己的此番使命——保持這樣的地位,在存量市場的基礎上開拓新的增量市場。她推動「男女共防」理念,積極爭取男性適應症獲批,試圖拓寬市場邊界。

但田安娜的努力可能有限,國內存量市場依舊迅速被消耗。默沙東首席執行官Robert M.Davis在2024年稱,估計目前符合接種條件的城市女性還有約1.2-1.3億。

這一年,默沙東HPV疫苗全球銷售量首次出現下滑,默沙東方面稱,「這一產品在中國的銷售額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產品在美國和其他美國以外國家的銷售增長。」當年一至四季度,佳達修在中國的銷售額分別為12.53億、13.12億、5.17億及4.46億美元,明顯開始遞減。

2024年,默沙東中國區收入下滑了整整20%,佔全球製藥業務的比重再次降到了兩位數以下。2025年初,默沙東宣佈由於高庫存和需求減弱,暫停向中國區發貨HPV疫苗,政策延續至年底。

至此,默沙東HPV疫苗2025年在中國區的營收僅為第一季度的1.93億美元,預計為全年營收。2025年上半年,默沙東中國區營收同比暴跌70%,全球營收佔比降至3.9%。

代理商智飛生物也從2024年起跌入下行通道,營收利潤雙雙腰斬,2025年上半年出現上市以來首次中報虧損。

2025年5月底,田安娜離任默沙東中國區總裁,轉而擔任公司人類健康事業部戰略項目的管理職位。曾將默沙東日本的市場排名從第8位提升至第3位的Kyle Tattle接任。

三個月多后,中國宣佈將HPV疫苗宣佈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新的故事開始了。

-02-

國產替代:價格廝殺、存量耗盡

HPV疫苗市場的快速變化並不難理解。作為一種並不需要每年重複接種,接種一次效力長達幾十年的疫苗,其銷售的黃金期就在於早期的存量市場階段。「HPV基本上想打的都打了,好抓的存量也沒有了。」

理論上,HPV疫苗在我國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空間。根據測算,2023年HPV疫苗在9-45歲適齡女性人羣中累計滲透率為22%。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更狹窄的「適齡女性」範圍,即13歲-14歲這個區間,隨着近年各地免費接種的政策試行,HPV疫苗在我國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相當程度。2024年,國家衞健委稱HPV疫苗免費接種這一政策已經覆蓋了全國約40%的13歲-14歲女孩。

數據顯示,2024年底,我國13歲-14歲女孩數量為200萬左右。也就是説,即便將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能夠在剩下60%適齡女孩中撬動的存量市場僅為120萬人。未來隨着新生兒數量的降低,每年固定增長的適齡女孩們可能會更少。

而在理論上存量市場更為廣闊的成年女性中,沒有「免費」這個因素推動,其經濟能力和認知門檻都難以跨越,要將「滲透率」再提高一個檔次,不是件易事。

對於默沙東等進口廠商來説,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更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這意味着本土廠商份額的擴大、進口廠商份額的縮小,而且,打了二價等低價疫苗后,還會被部分醫生建議一定時間內不再打九價的高價疫苗,這會加速衝擊進口廠商的市場份額。

我國HPV疫苗滲透率的快速提高,與近年國產疫苗的獲批、集採與免費接種等政策不無關係。

2020年,我國首個國產HPV疫苗馨可寧上市,這是一個二價產品,價格僅為GSK產品的一半,以不足千元的全程接種費用,將進口疫苗的價格體系撕開一道裂口。此后這款萬泰生物自研的HPV疫苗迅速推進「國產替代」,數據顯示,馨可寧2020年在國內二價HPV疫苗市場市場份額為16%,2021年升至65%。2022年,沃森的二價HPV疫苗也上市了。

國產疫苗的獲批上市,打破了外資企業的價格壟斷,讓地方集採成為可能。兩個國產廠家也開始在地方集採中「暗自較勁」,不斷刷出低價。從上市之初的每針300元檔次,到100元、60元檔次,2024年在山東政府的採購中,沃森生物的中標價格為每針27.5元。

另一方面,政策端也在快速推進HPV疫苗的覆蓋。世界衞生組織(WHO)在2020年提出了「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要確保2030年90%的女孩在15歲前完成接種。中國作為WHO成員國責無旁貸,在2023年發佈了《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2023—2030年)》。近年,廣東、內蒙古鄂爾多斯、山東濟南、福建廈門等地陸續展開免費接種HPV疫苗工作,截至2025年9月我國已有17個省級地區有了適齡女性免費接種機制。

萬泰和沃森等國產廠家享受到了HPV疫苗帶來的「存量紅利」。

但「以價換量」的策略,不僅會帶來業績壓力,還意味着存量市場的快速縮水。加上默沙東的九價疫苗在2022年從16-26歲擴展到9-45歲,國內外四個廠家混戰,疫苗部分業績很快相繼出現下滑。

這場超高利潤盛宴的散去,比許多人預想的更快。 早在產能大肆擴張之時,行業就已預見過剩風險,但存量市場的蒸發速度、滲透率提升的艱難以及集採的殘酷,共同將市場轉折點急劇前移。

而HPV疫苗最終被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則為這個曾經高利潤的「黃金時代」,徹底寫下了終局。

-03-

何處尋下一個HPV疫苗

將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超出了部分業內人士的預料。免疫規劃的資金並不來自於醫保,而是財政部門撥款。2008年后,我國免疫規劃就未再擴容過,此前免疫的對象主要是新生兒,預防範圍包括15種傳染病。

而這次宣佈擴容,所納入的HPV疫苗針對青少年羣體,預防範圍也不再是顯見的傳染性疾病,而是可能在幾十年后才發病的腫瘤。「沒想到會比Hib(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和PCV(肺炎球菌結合疫苗)還早,畢竟HPV二價疫苗就兩個本土廠家。」一名業內人士稱。

這一政策跨越,背后是多重條件的成熟。業內分析,之所以選擇在這時擴容納入HPV疫苗,一方面是爲了響應WHO在2030年前完成90%適齡女孩HPV疫苗接種的目標,而且此前,蓋茨基金會等公益機構和相關院校也已經為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付出了多年努力。

另一方面,該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的條件也已經成熟:國產疫苗實現了低價,甚至低於肺炎疫苗和部分流感疫苗;各地積累了免費接種的經驗,HPV疫苗全國推廣的條件已完全具備。

對於疫苗廠商來説,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無異於是每年需求更加穩定的國家集採,考驗的是廠商更加穩定的供貨能力,以及「以價換量」的承壓能力。

除了成本控制,要尋求更大的利潤空間,HPV疫苗也不得不將眼光放往海外市場。

憑藉價格方面的優勢,有產品上市的廠家已經開始邁出國門。萬泰的馨可寧已進入泰國、尼加拉瓜、安哥拉、尼泊爾等20個國家;沃森的二價HPV疫苗則在印尼獲批,其肺炎疫苗在多個海外國家的渠道和銷售經驗,或許可以為HPV疫苗的出海鋪陳道路。

和創新葯需要和主流製藥企業在發達國家市場同場競爭不同,從業者直言,我國疫苗在技術、渠道等方面,目前還不具備能在美國和歐洲發展的能力。和聯合國等組織合作,將產品覆蓋到發展中國家,可能是接下來疫苗出海的一個主要路線。

被「國家集採」、出海銷往發展中國家,在可見的未來里,國產HPV疫苗的產值可能不會再有大規模的躍升和轉折;隨着存量市場的耗盡,進口HPV疫苗在中國的高增長時代,也早已宣告結束。

一個創新健康產品的生命線,本該如此。在上市之初享受創新紅利,企業賺取高額利潤、覆蓋研發成本並獲得再次創新的動力。而后在跟隨和仿製者的競爭和政策引導下,產品降低價格、提高可及性,最終由價格昂貴的奢侈品變成普惠的公共產品。

在中國,雖然經歷了四價引入晚於國外11年、九價引入晚4年的審批制度迟緩,低價的國產產品也姍姍來迟,但HPV疫苗最終完成了這個使命。

然而,使命的完成也意味着幻想的終結。 當HPV疫苗的想象空間已不復存在,下一個增長點在哪?

跟隨有時不會是正確的答案。因為價格和人羣認知、獲益性價比等原因,GSK在全球一年賣出40億美元的帶狀皰疹疫苗,我國百克生物的自研產品一年僅賣出2.5億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表示,萬泰今年上市的與默沙東佳達修「頭對頭」成功的九價HPV疫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國疫苗產業的技術突破。然而如何突破產品同質化、習慣「躺賺」的保守思路,疫苗企業需要在合縱發展、設法創新上做得更多。

疫苗不同於藥物的開發,其針對大規模健康人羣,風險偏好尤其小,研發周期更長,創新難度更大,行業趨於保守,大廠憑藉成熟工藝和規模優勢佔優,競爭格局不輕易改變。比如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的mRMA技術,因為有效性、安全性等考量,被行業審慎重新放回了度量盤上,成熟的mRMA腫瘤疫苗上市可能尚需時日。

HPV疫苗黃金時代的終結,是高價時代的結束,宮頸癌預防大網全面拉開的開始。這是一次由高利潤邏輯產品向公共產品的艱難轉變,而在利潤走向下坡的途中,也是一次對於疫苗行業創新瓶頸的再次拷問。

參考文獻:

[1] 金喆. 默沙東中國總裁田安娜:致力於用創新解決中國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EB/OL].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4-12-09/3678051.html, 2024-12-09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