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1 18:01
隨着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期限日益臨近,全球汽車製造商正在全球範圍內緊急尋找關鍵稀土資源。企業高管擔憂,管制措施可能導致零部件短缺,甚至引發工廠停產。
稀土磁體是汽車眾多部件的核心動力來源,可用於后視鏡、音響、油泵、擋風玻璃雨刷,以及燃油泄漏傳感器和制動傳感器等;在電動汽車(EV)中,其作用更為關鍵。
儘管此前美中達成的一項協議暫時緩解了供應鏈威脅,但今年早些時候類似的管制措施已耗盡了庫存,且中國政府還收緊了出口許可證的發放條件。
此后,中國大幅擴大了出口管制範圍,導致全球企業面臨稀土供應短缺。
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估計,中國控制着全球高達 70% 的稀土開採量、85% 的稀土精煉產能,以及約 90% 的稀土金屬合金與磁體產量。
中國新的出口管制清單包含鐿、鈥、銪等元素,這些元素同樣用於汽車製造。
「目前局勢非常緊張,」 德國金屬粉末供應商 NMD 的首席執行官納丁・拉傑納(Nadine Rajner)表示,並補充稱,客户希望從中國以外的任何地方採購稀土。
拉傑納指出,儘管瑞典等國家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但缺乏將其轉化為可用材料的礦山或精煉產能。而在重稀土領域,中國控制着全球 99.8% 的精煉產能,其他替代來源的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的產品幾乎售罄,庫存也十分有限,」 拉傑納説。
稀土可從廢舊汽車中回收,但該行業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由雷諾集團(RNO.PA)支持的企業 Neutral,目前在法國每年從 40 萬輛汽車中回收稀土,並與歐洲 15 個汽車品牌簽訂了合作協議。
但 Neutral 首席執行官讓 - 菲利普・巴霍德(Jean-Philippe Bahuaud)表示:「目前的挑戰在於擴大這類回收業務的規模。」
「庫存已基本耗盡」
即便中國供應商能在 11 月 8 日出口管制生效前完成新訂單交付,貨物經海運抵達歐洲也需要 45 天。而稀土供應瓶頸的威脅,只是汽車行業面臨的諸多難題之一。
中國此前已對鋰離子電池及電池材料實施出口管制,引發了市場對電動汽車零部件供應的擔憂。
此外,上周中國與荷蘭之間圍繞鮮為人知的荷蘭芯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爆發知識產權糾紛,也引發了工廠停產擔憂 —— 該公司為大量汽車零部件供應芯片。
汽車製造商還面臨美國關税帶來的挑戰,預計將在第三季度財報中詳細披露相關成本影響。
紐約證交所 - 納斯達克實時股價(單位:美元)
通用汽車公司(GM)
然而,中國通過掌控稀土對汽車行業形成的主導地位,仍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他們(中國)能在兩個月內讓我們整個汽車行業陷入停滯,」 豐田汽車北美區採購與供應商開發集團副總裁瑞安・格里姆(Ryan Grimm)表示。
博世集團(BOSCHLTD.NS)法國、比荷盧(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及歐洲西部和南部地區總裁布魯諾・加埃里(Bruno Gahery)表示,預計汽車行業會在管制期限前 「囤積稀土」。
但為現代汽車(005380.KS)供應磁體的某供應商高管透露,儘管該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儲備了庫存,「但大部分已基本耗盡」,目前供應十分緊張。
三位行業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10 月 9 日中國宣佈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后,部分中國稀土出口商立即收到了海外客户的大量訂單。
無稀土電機研發
汽車製造商正採取措施減少對稀土的依賴。
通用汽車(GM)等車企,以及採埃孚(ZF)、博格華納(BorgWarner)等主要零部件供應商,正研發低稀土含量或無稀土的電動汽車電機;BMWYY>寶馬(BMW)和雷諾(Renault)已推出無稀土電機。
英國企業 Monumo 利用人工智能(AI)和深度科技模擬技術,幫助客户降低現有量產電機中的稀土含量。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多米尼克・維爾吉內(Dominic Vergine)表示,其客户包括全球十大車企中的多家,通過該技術,這些客户的電機稀土含量平均降低了 24%。
汽車製造商還在大力研發用於下一代電動汽車的無稀土電機,以進一步提升性能。
但行業專家表示,這些電機大多需數年時間才能落地;在中國以外地區開發新稀土礦山和加工廠的努力同樣耗時長久,且中國可通過維持低價策略來削弱這些項目的競爭力。
專家指出,美國政府對稀土供應威脅的重視程度遠高於歐洲。
供應鏈專業機構 SC Insights 的聯合創始人安迪・萊蘭(Andy Leyland)表示,中國一直致力於通過低價策略競爭,且未來仍將如此。
「中國企業總能以更低價格搶佔市場,」 他在談及無稀土電機研發時表示,並補充稱,面對價格更低的含稀土磁體電機,汽車製造商可能難以證明採購更昂貴的無稀土部件的合理性。
「因此,這是一項風險極高的投資。」
與此同時,預計中國將繼續通過稀土供應施加其行業影響力。
「出口管制不會就此結束,」 稀土貿易商 Tradium 的高級經理揚・吉斯(Jan Giese)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