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1 16:54
(來源:源媒匯)
作者 | 童畫
10月17日,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宣佈共同投資9.25億美元(約66億元人民幣),購置香港銅鑼灣港島一號中心共13層商業寫字樓,設立兩家公司的香港總部。
「我們對加碼香港充滿信心」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表示,集團正積極參與香港創新樞紐的建設,深度融入大灣區發展。
就在井賢棟發表上述言論的幾天前,市場傳聞Wealthiness and Prosperity Holding Limited(螞蟻集團旗下公司)要約收購耀才證券(即耀才證券金融,01428.HK)獲得香港證監會(SFC)批准,這亦是螞蟻集團「加碼香港」的另一種體現。
在要約收購的預期下,耀才證券的股價最高一度漲至17.68港元,截至10月21日下午收盤,耀才證券的股價報收10.02港元。即便扣除市場對收購的樂觀預期,剩下的溢價空間里,藏着香港金融市場最值錢的硬通貨——金融牌照。
而這,或是螞蟻集團志在拿下耀才證券的真正原因。
牌照生意:7張「紙」價值28億?
天眼查顯示,螞蟻集團成立於2000年10月19日,註冊資本為350億元,法定代表人是韓歆毅,他亦是集團總裁。
螞蟻集團要約收購耀才證券的事情,要追溯到半年之前。
2025年4月23日,耀才證券突然宣佈短暫停牌,並在兩天后宣佈:上海雲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雲進」)通過旗下子公司Wealthiness and Prosperity Holding Limited,計劃以每股3.28港元的價格,收購耀才證券控股股東新長明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長明」,實控人葉茂林控制的公司)持有的50.55%公司股份,總對價約為28.14億港元,且已支付了10%的定金。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根據耀才證券FY2024業績,本次要約收購交易在10倍PE左右;根據FY2025業績,則交易在9倍PE左右。
天眼查顯示,上海雲進成立於2016年10月20日,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是黃浩,螞蟻集團持有上海雲進100%股權。
4月28日上午9點,耀才證券宣佈恢復交易。
螞蟻集團通過旗下子公司要約收購耀才證券是基於怎樣的戰略考慮?收購后是否會向耀才證券注入支付寶的導流資源?10月18日,源媒匯向螞蟻集團相關人士徐先生,以及螞蟻集團官網披露的「客户與公眾溝通部郵箱」發去了問詢函,截至發稿均未獲得回覆。
東吳證券認為,此次收購是螞蟻集團深化金融科技佈局的關鍵一步,通過控股香港本土券商實現牌照獲取與市場滲透。
螞蟻集團早先是通過雲鋒金融(00376.HK)參與證券市場業務,但受制於金融牌照有限而未實現有效的規模擴張。因此對於螞蟻集團來説,迅速收購一家香港券商,有利於加速其在香港及全球市場的戰略佈局。
耀才證券的 「牌照寶庫」 確實誘人,在香港地區屬於牌照齊全的券商。
根據香港證監會公示,耀才證券手握7類核心金融牌照:第1類證券交易、第2類期貨合約、第3類槓桿外匯、第4類證券諮詢、第5類期貨諮詢、第7類自動化交易、第9類資產管理。
雖然是7張「紙」,但是對於螞蟻集團來説,時間比金錢更重要,花28億元買下耀才證券的控制權,就等於得到了7張香港證監會的金融牌照。
加速「攪亂」香港券商行業
耀才證券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
1995年,葉茂林創立了耀才證券。儘管成立初期只有五六名員工,但是在葉茂林的帶領下,公司發展迅速。早於2003年,政府取消最低佣金制度,耀才證券洞悉先機,率先將佣金由0.25%大幅調低至0.05%,一度被香港股民譽為「平傭始祖」,同時大力推廣網上交易。
由於定位清晰,得以奠定成功的基礎。憑藉全城佣金最平、速度最快、無懈可擊的電子交易平臺,耀才證券發展迅速,規模亦不斷壯大,並且於2010年8月在香港聯交所實現掛牌上市。
耀才證券的股權結構較為集中,創始人葉茂林始終為第一大控股股東。截至2025年4月(要約收購前),其實際控制的股權比例為50.55%,也就是上海雲進旗下子公司意欲要約收購的股份。
截至目前,耀才證券共有兩處總辦事處以及9家分行,其中九龍總辦事處、上水、灣仔、旺角分行實施7天營業。
從財務數據來説,在2010年上市之初,耀才證券的營收為1.40億港元,淨利潤僅為0.60億港元,此后逐年遞增,並在2020/21財年達到峰值——營收為12.85億港元、淨利潤為7.04億港元。但是此后財年的業績始終反覆震盪,未能實現持續增長。
尤其是2024/25財年,耀才證券實現營收約9.72億港元,較上一財年增長7.0%;淨利潤約6.18億港元,較上一財年增長10.6%。
經紀佣金+利息收入為耀才證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佔據營收的比例始終維持在99%左右。
從業務資質上來看,耀才證券擁有香港1、2、3、4、5、7、9號牌照,覆蓋港股、美股、滬深港通、孖展融資及期貨業務,與富途控股、老虎證券的牌照相比並無較大差異,可滿足螞蟻集團在港開展全業務的戰略需求。
但是從客户規模來看,耀才證券與富途控股、老虎證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客户資產規模也弱於互聯網券商同業。香港券商市場競爭始終較激烈,根據香港交易所官網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計有519家持牌機構。此外,頭部集中趨勢顯著,5月,組別A(第1-14名)市佔率高達71%。
根據AIPO(專注於港美股交易數據服務的專業平臺),耀才證券位居2025年6月綜合成交排行榜的第21位。
耀才證券是基於何種考慮,會接受螞蟻集團的要約收購呢?其股價暴漲背后是否有資金在炒作?10月17日,源媒匯致函耀才證券,對方回覆郵件表示「感謝」,但是沒有正面迴應問詢的具體內容,此后亦未電話聯繫作者本人。
東海證券認為,螞蟻集團此次對耀才證券的要約收購,有望借力香港本土券商優勢和金融牌照資源,快速建立面向全球市場的證券服務能力,完善跨境金融服務網絡佈局。同時,「此次戰略佈局標誌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科技賦能的新階段,行業分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
例如,傳統巨頭如匯豐、中銀香港,依託綜合金融服務固守機構客户;科技券商如富途證券(騰訊背景)、老虎證券(小米背景)則通過「低佣金+智能投顧+極致體驗」爭奪零售市場;「螞蟻集團+耀才證券」的進入,將加速「攪亂」行業目前的格局——耀才證券作為 「平傭始祖」,曾以0.05%佣金顛覆行業,疊加支付寶上億用户的導流能力,可能引發新一輪價格戰。
或意在虛擬資產業務
螞蟻集團要約收購耀才證券的消息顯然刺激了二級市場。在4月23日上午11點10分停止交易前,耀才證券的股價已經漲至3.05港元,而3.28港元要約收購價較停牌前溢價7.54%。
4月28日,耀才證券恢復交易的首日,直接跳空高開,盤中股價最高漲至6港元,最終以上漲81.97%報收5.55港元。
此后,耀才證券的股價一路上漲,並在7月21日最高漲至17.68港元。這一價格,較每股要約收購價3.28港元已經上漲了逾4倍。
由於香港證監會的批准迟迟未見落地,耀才證券的股價又開始出現大幅回落,10月13日早盤一度跌至8.31港元,但是午盤后市場突然傳出消息「香港證監會批准螞蟻收購耀才證券」,股價受此影響開始不斷拉昇,尾盤以上漲34.52%報收11.73港元。
截至10月21日下午收盤,耀才證券的股價以上漲2.24%報收10.02港元,這一價格也遠超3.28港元的要約收購價;公司最新市值約為170億港元,較停牌前的52億港元增長約118億港元。
顯然,沒有要約收購消息的刺激,單憑耀才證券的基本面,是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股價漲幅與市值規模的。而螞蟻集團收購的最終意圖,或在於虛擬資產業務,一旦成功將進一步打開股價的想象空間。
國金證券認為,在要約收購完成、螞蟻集團入駐耀才證券后,或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賦能:「一是依託於螞蟻的技術優勢,對公司現有交易平臺進行數字化改造,拓寬用户羣體並提升存量用户的使用體驗;二是依託於螞蟻的客户基礎,存在為耀才導流的可能性;三是依託於螞蟻在web3.0技術、牌照等方面佈局,或將打開耀才虛擬資產業務想象空間」。
而「虛擬資產業務」,有可能就是穩定幣業務。目前,螞蟻數科、螞蟻國際正在積極佈局香港穩定幣發行。
如果能拿到香港穩定幣發行牌照,耀才證券將現有的1號牌照進行升級即可接入SFC認可的虛擬資產交易,包括穩定幣,耀才證券或將成為螞蟻穩定幣業務的主要分銷商之一。
除去1號牌照,國金證券的研報還指出,耀才證券現有的4號牌照可升級就虛擬資產提供意見、9號牌照升級即可管理投資超過10%虛擬資產的投資組合。同時,不排除耀才證券向SFC提交虛擬資產交易平臺VATP(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牌照申請的可能性。
螞蟻集團的野心遠不止於一張券商牌照。從螞蟻銀行到耀才證券,從穩定幣申請到RWA(真實世界資產)佈局,每一步都在搭建跨境金融的基礎設施。而香港證監會的批准與發改委的審批懸而未決,恰是內地金融開放與風險防控的微妙平衡。
對香港券商行業而言,這場收購是分水嶺,科技巨頭帶來的不僅是競爭,更是一次行業重構。香港券商的命運,或許會像耀才證券的股價一樣,在資本與監管的博弈中經歷一場劇烈的震盪。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結果如何,螞蟻集團已經給香港金融圈上了一課:在金融科技時代,牌照是入場券,生態纔是護城河——螞蟻來了,誰都要小心點。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