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1 16:59
智通財經APP獲悉,全球多家頭部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債券基金正通過修改投資規則,避免強制拋售法國國債。據知情人士透露,道富集團一隻規模10億歐元(約合12億美元)的基金,以及貝萊德集團一隻規模2.89億歐元的產品,近期均不再將設有嚴格AA級信用評級標準的指數作為業績基準。此舉使其即便在法國信用評級被下調、跌破該門檻的情況下,仍能維持對法國國債的持倉。
這種主動調整已初見成效。上周五,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突然下調評級,導致歐洲最大債券發行國法國失去了在三大評級機構中的AA級平均評級。這將迫使其他設有極嚴格投資標準的基金拋售法國國債。
「調整相關標的指數,是為響應客户的明確需求。」道富投資管理的發言人表示。貝萊德發言人則拒絕置評。

穆迪評級(Moody’s Ratings)將於本周五對法國信用評級展開新一輪評估。目前穆迪對法國的評級為Aa3(其評級體系中最低的AA級),展望為穩定。今年9月,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已將法國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
法國並非唯一面臨評級壓力的發行方,且多數基金仍可投資其國債。但法國未償債券規模接近3萬億歐元,若部分基金因規則限制被迫拋售,需大幅調整資產配置,而此時其他基金或也在進行拋售操作。
這不僅會產生高額交易成本,還會導致投資組合集中於少數發行方,最終結果未必符合客户利益。
比利時的前車之鑑
貝萊德這隻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及時調整規則,成功規避了法國評級下調的影響。而促使其採取行動的,是今年6月比利時的評級遭惠譽下調至A+一事,當時貝萊德被迫拋售比利時國債。
該基金此前的業績基準(由標普全球指數業務部門提供)明確規定:若某隻債券被任一主要評級機構評為A+或更低級別,「將在下次指數調整時被剔除」。
這一標準比其他指數方法更嚴格,后者通常採用多家機構的評級平均值。也正因此,貝萊德當時不得不減持比利時長期國債。
而法國帶來的風險更大:該國國債佔該基金投資組合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在比利時國債被剔除出指數后的幾周內,貝萊德找到了解決方案。
7月18日,標普指數部門提議將該基準指數的最低信用評級要求下調至BBB級,同時還劃定了一份合格國家名單,以確保指數構成與比利時國債被剔除前的狀態保持一致。
該提議隨后獲批,並於9月底指數調整時正式生效。如今,即便未來數月法國評級進一步下調,其國債仍可留在指數中;與此同時,比利時國債也重新回到了該基金的持倉中。
貝萊德在致該ETF投資者的信中表示,此次方法調整將避免「指數成分股換手率上升及指數多樣性下降」。
定製化解決方案
另一邊,道富集團旗下的「歐元核心國債10年期以上指數基金」(IUT Euro Core Treasury 10+ Year Bond Index Fund),此前一直跟蹤ICE美銀歐元區10年期以上AAA-AA級政府債券指數(ICE BofA 10+ Year AAA-AA Euro Government Index)。但基金文件顯示,該基金已於今年6月轉而採用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Inc.)編制的「定製指數」。
定製指數的規則和標準由客户指定,不同於「一刀切」的通用型公開基準指數。截至9月底,法國國債在該道富基金中的持倉佔比達39%。
市場中還有其他機構更早採取行動,將法國排除在評級要求限制之外。
市場情緒轉變
誠然,即便經歷近期評級下調,法國國債仍穩穩處於投資級範疇,這是債券基金投資標準中的關鍵門檻。
晨星固定收益策略評級高級主管馬拉·多佈雷斯庫(Mara Dobrescu)指出,對於少數設有AA級投資標準的投資者而言,強制拋售反而會為其他基金創造機會,以「折價價格」吸納法國國債。

但法國評級若進一步下調,更大的影響可能體現在全球投資者情緒上。
多年來,外國投資者一直青睞法國國債:其收益率高於德國國債,同時信用質量更優,且不像意大利國債那樣波動劇烈。
有分析師表示,「法國有可能落后於其他歐元區發行方,失去其長期以來在歐元區國債中的‘黃金位置’——正是這一位置長期吸引着全球投資者。」「其代價將是國債收益率結構性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