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1 16:06
10月21日,A股市場全面回暖,滬指重返3900點,AI人工智能主線持續強勢,截至收盤,科創人工智能ETF匯添富(589560)漲2.87%。資金持續借道ETF佈局AI科技革命,科創人工智能ETF匯添富(589560)連續5日累計「吸金」超7000萬元!

科創人工智能ETF匯添富(589560)標的指數成分股多數衝高,寒武紀暴漲超6%,恆玄科技漲超6%,芯原股份漲超5%,晶晨股份漲超4%,瀾起科技、雲飛勵天漲超2%,金山辦公、復旦微電等跟漲。

截至15:00,成分股僅做展示使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成分股消息面上,寒武紀完成近40億元定增,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扭虧。10月17日,寒武紀披露三季報,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7.27億元,同比增長1332.52%;淨利潤為5.67億元,同比扭虧。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46.07億元,同比增長2386.38%;淨利潤為16.05億元,同比扭虧。
全球AI浪潮掀起,催化不斷!10月13日,OpenAI與博通宣佈達成一項戰略合作,雙方計劃在未來四年內聯合開發並部署總功耗達10GW的定製AI芯片及計算系統。加上此次與博通的合作,OpenAI已先后與三家芯片巨頭——博通、英偉達和AMD——達成多項算力採購協議,總規模高達26GW。
10月15日,百度宣佈全面升級文心助手的AIGC創作功能,新增支持AI圖片,AI視頻,AI音樂,AI播客等八種創作模態,並可一鍵調用多工具應對多場景任務。
10月15日,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在深圳正式開幕。此次展會聚焦半導體產業鏈全生態,涵蓋芯片設計、製造、封測、材料與設備、IP 核、生態服務等多個環節。
10月15日,Anthropic推出輕量級模型Claude Haiku 4.5,顯著提升性能與推理能力。
10月20日,谷歌雲平臺於美東時間周一公佈Google Cloud G4 VMs正式全面可商用,該產品由英偉達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務器版本高性能GPU提供支持,用於工業及企業級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到部署的完整生態,以及涵蓋視覺計算與數字孿生的廣泛企業級物理AI工作負載
自年初DeekSeep橫空出世至今,AI主線持續演繹,不少投資者擔憂AI行情走到哪了?是否存在泡沫化?機構最新研究表示,AI整體發展的趨勢不變,並不存在明顯的泡沫。當前AI產業進入新一輪由「算法創新-算力升級-應用爆發」驅動的螺旋上升階段!
【AI整體發展的趨勢不變,並不存在明顯的泡沫】
星展銀行最新表示,AI整體發展的趨勢不變,並不存在明顯的泡沫。AI發展中的算法、算力、硬件等幾個關鍵環節已經基本上綁定在一起,形成技術支持和互相投資的資金鍊閉環。當中以ONO(Oracle甲骨文,NVIDIA英偉達,OpenAI)三家企業為典型代表(如下圖)。他們分別代表了算法、算力和硬件等關鍵領域,各自發揮自身優勢,但又充分協作、資金互通。國內技術和資金閉環模式則多數由一個集團自己包攬,在算法、算力和硬件方面均有強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優勢在於具有資金、全產業鏈、應用端優勢。
隨着AI已經逐漸應用到日常的經營和生活中,AI的發展並不存在明顯泡沫,只存在優勝劣汰。AI整體的產業規模已經從2020年的110億美元,升至2023年的930億美元。ChatGPT於2023年誕生的大語言模型更加奠定了AI發展的新起點。2024年AI的產業規模已經突破至2150億美元,預計2032年將突破至1.8萬億美元。

(來源於星展銀行20251020《星展銀行#星洞察 | AI發展是否存在泡沫?》)
【大模型平權加速AI滲透,看好應用場景商業化潛力】
那麼當前AI產業發展到哪一階段了?東吳證券表示,AI產業進入新一輪由「算法創新-算力升級-應用爆發」驅動的螺旋上升階段。(來源於東吳證券20251020《AI商業化落地提速 產業協同進入新階段》)
華泰證券同樣指出,國內大模型平權有望加速AI滲透。華泰證券觀察到過去一年內海內外大模型Token消耗量正在快速上升,基礎大模型推理價格已顯著下降並趨於企穩。相較國外追求模型能力的極致突破,國內大模型廠商以開源模型為核心的策略疊加較低的推理成本有望加快國內AI在現有應用場景及垂直領域滲透,縮小模型側帶來的差距。從商業化角度來看,海外得益於較強的基礎模型能力及付費能力,C端chatbot商業化能力較強,而國內廠商商業化方式主要集中在應用場景側AI滲透。綜合來看,國內大模型平權有望加速AI滲透。

(來源於華泰證券20251021《華泰 | AI商業化雙主線:雲基建護航,場景應用共振》)
佈局新一代科技革命核心技術,分享AI產業爆發過程的發展紅利,認準高成長、高彈性的科創人工智能ETF匯添富(589560),緊密跟蹤科創AI指數,全面佈局AI算力+技術+應用三大環節,充分受益於「政策驅動+技術迭代+基本面穩健增長」三重催化下AI產業鏈爆發行情,「20CM」漲跌幅優勢在行情爆發時搶反彈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