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1 15:36
中新網天津10月21日電 題:津門青商「接力棒」:勾勒天津產業升級與代際傳承新圖景
中新網記者 楊子煬
10月20日的海河之畔,天津市青年商會完成了一場備受矚目的交接。會長職務的「接力棒」,從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閆凱境,正式傳遞到特變電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宏中手中。
這不僅是人事的交替,更像一個隱喻:天津的民營經濟,正隨着新一代企業家的崛起,在傳承與開拓中,繪製一幅產業升級與代際傳承的嶄新圖景。
閆凱境與「天士力樣本」:紮根與傳承
作為首任會長,閆凱境交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在他任內,這個成立於2019年的年輕商會,會員從初創的38家發展至200余家,並斬獲全國「四好商會」等多項榮譽。
這份成績,某種程度上是其執掌的天士力在天津發展軌跡的縮影。天士力是天津本土培育、紮根成長的民營企業的典型代表,從現代中藥起步,邁向大健康產業,體現了傳統優勢產業的堅守與升級。
閆凱境在作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時,強調商會秉承「匯聚榜樣、傳承商道」的使命。這份「傳承」的特質,在商會成員構成中尤為明顯:首屆會員中,老一代企業家和企業的接班子女佔45.7%。
他的任期,是為青商會「築基」的五年。強化政治引領、搭建「1+16」市區兩級組織架構、建立以章程為核心的治理體系……這些工作,為商會注入了「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的基因,也讓商會從一粒「種子」茁壯成長為枝繁葉茂的「青商之樹」。
張宏中與「特變電工路徑」:融入與開拓
接過「接力棒」的張宏中,則代表了另一種模式:通過重大戰略性投資,深度融入天津發展的「新天津人」。
「天津是我學成歸國、安家落户、事業直航的港灣。」張宏中在就職講話中動情地説。但他與天津的聯結,更體現在實實在在的投資上——自2018年以來,特變電工在天津累計投資近170億元,去年其在濱海新區的乾式變壓器基地產銷規模已突破30億元。
特變電工在天津的佈局,精準對接着天津「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其在武清區建設的集國際化、科技創新及全球人才研發高地於一體的天津總部,被定位為集團「十五五」創新求變發展的新引擎。
這位新會長帶來的,是一種基於高端裝備製造和能源科技的「硬核」開拓視野。他的施政綱領務實而具體:搭建產學研用對接平臺、建立「龍頭企業+中小微」產業鏈協作機制、實施以京津冀協同和國際化為方向的「三大行動」。
他的上任,象徵着天津青商會從夯實基礎的「建設期」,進入了賦能產業、鏈接全球的「開拓期」。
接力之間:天津發展的微觀映照
兩任會長,兩種不同的企業背景與發展路徑,共同勾勒出天津產業發展的多元與縱深。
閆凱境背后的天士力,是天津生物醫藥這一傳統優勢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的代表;而張宏中背后的特變電工,則是天津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吸引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企業的成果。從「大健康」到「硬科技」,商會領袖企業的變遷,恰是天津推動產業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真實寫照。
這種交接,也迴應了天津對年輕一代企業家的深切期望。在本次大會上,天津市領導提出,希望青年企業家成為「新天津的主力軍」,以「向上謀劃的戰略定力」和「向新提質的變革魄力」,做新時代的「六邊形戰士」。
「換屆,不僅是人事的更迭,更是精神的傳承、使命的延續。」天津市工商聯主席婁傑的點評,道出了此次交接的深意。
如今,張宏中已執掌新一屆商會。在他的規劃中,那張覆蓋全市16個區的「1+16」網絡,將不再是簡單的組織架構,而要成為資源流通、產業協同的「毛細血管」,真正激活青商企業的創新動能。
津門青商的這場接力,讓人們看到天津的年輕一代企業家,正以清晰的傳承脈絡和開闊的全球視野,接過發展的旗幟。他們身后的天津,也正以「十項行動」優化營商環境,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質量,期待着與這羣青年力量一道,共同譜寫「津彩未來」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