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1 10:46
(來源:中國航空報)
何花
1979年,改革開放春潮初湧。而在陝西閻良,一家肩負共和國航空夢想的企業,在改革的浪潮中乘勢而上,悄然推開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從「來圖來料」的初級合作,到與全球航空業巨頭結為「風險共擔」的戰略合作伙伴,中航西飛完成了從技術跟隨者到創新引領者的跨越,讓世界享受中國製造,也為中國航空工業國際化發展寫下生動的註腳。
破冰之舉中國航空工業走向世界的第一扇門
1980年9月,中航西飛與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簽訂了為CL215森林滅火機加工7個部組件的合同。雖只是「來圖來料加工」的初級合作模式,卻藴含着未來的無限可能——國際標準、國際質量體系與契約精神。在此次合作中,中航西飛干部職工以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了產品交付,也贏得了國際市場的信任。
如果説與龐巴迪的合作是「破冰」,那麼1984年4月與波音公司簽署的100架波音737-300垂尾轉包合同,真正標誌着中航西飛國際轉包業務「揚帆遠航」,對於彼時的中國航空工業而言意義深遠。
作為飛機關鍵大部件,贏得垂尾的製造資質,意味着中航西飛的生產製造、質量管理與適航認證能力,首次獲得世界航空最高標準的認可。同時,合同中明確規定所有原材料由中航西飛自主採購,推動中航西飛從單純的「加工車間」,正式躍升爲具備供應鏈管理能力的「零部件製造商」。
從1980年與波音簽署首份協作生產合同,到1984年簽訂波音737-300垂直尾翼合同並實現大型飛機部件的批量生產,再到2005年簽訂1500架波音737NG垂尾合同,單架產值突破百萬美元,中航西飛在波音項目上不斷書寫新的篇章。
從追隨到並行深度融入國際航空產業鏈核心圈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航西飛的國際合作之路愈發寬廣,合作模式也發生了質的飛躍。中航西飛經歷了零件級、部件級、系統級、產品級四個發展階段,形成了機翼等大部件集成製造的特色能力。
1999年,中航西飛與空客開啟A320機翼相關工作包的合作,逐步實現從機翼小組件、機翼翼盒製造到機翼總裝的探索。2009年,在中英兩國總理的見證下,中航西飛與空客簽署A320系列飛機機翼總裝項目合作協議,成為空客在歐洲以外地區的唯一機翼總裝供應商,標誌着中航西飛正式進入航空製造產業鏈的「核心圈」。
10年后的2019年9月,在中德兩國總理見證下,中航西飛又簽署了A320機身系統安裝項目合作協議。從機翼到機身,中航西飛承擔的製造份額越來越重,技術含量越來越高,與客户的關係也從「甲乙方」變成了「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
與此同時,與波音的合作也在深化。2007年,中航西飛承接了產品尺寸大、結構複雜、技術難度高的波音747-8內襟翼項目。2015年,中航西飛研製的首架737MAX飛機垂尾交付,展示了其快速適應產品更新換代的能力。到2022年第5000架737垂尾交付完畢,生產線完美過渡至737MAX構型,中航西飛以極高的效率和可靠性,展現出成熟的製造體系管控水平,也為與波音長期穩定的合作,築牢了「量產能力+技術適配」的雙重支撐。
自主創新從國際標準的執行者到創新者
中航西飛的國際轉包之路,不僅是技術能力的提升,更是自主創新體系的構建過程。
在技術創新方面,依託現有自動化裝配設備與豐富經驗,公司聚焦多機型關鍵工藝深耕技術創新:針對波音737MAX內襟翼創新防差錯驗證方案,替代傳統方式實現自動制孔效率提升;攻克ATR飛機機身壁板難題,通過逆向掃描建模補全數模,完成公司首個模擬量數據依據的自動鑽鉚應用;依託創新基金研發波音737垂尾前梁「一鍵式」制孔與內襟翼梁類便攜式制孔技術;在空客A320翼盒項目中自主研發專用刀具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制孔鍃窩「一刀過」;將AR/激光投影技術應用於多機型裝配檢驗,全面推進航空製造數字化,以技術創新賦能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管理創新方面,中航西飛研發「質量牆」結構化質量管理工具,作為供應商與顧客間的「無形質量問題隔離牆」,其構建了質量數據收集、統計分析、優先級排序、原因糾正、動態監控五大模型準則,通過「10步法」串聯形成閉環管理,目前已納入公司運營管理體系,實現質量知識固化。自2024年項目啟動后,「質量牆」先后在公司國際轉包項目、民機轉包項目中得以實踐應用,成效顯著,顧客滿意度顯著提升。
中航西飛在國際轉包項目中實現的技術與管理創新,不僅為國際客户提供了優質、高效的產品,同時也為C919、AG600等國產民用航空產品的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際認可從接軌國際到引領標準
憑藉穩定、優質、準時、批量的交付,中航西飛已成為世界級飛機制造商的大部件和飛機重要承力件的主要供應商,贏得了國際合作夥伴的高度認可:
連續5次榮獲波音公司「銀牌供應商獎」,憑藉「零缺陷」「零延誤交付」獲得波音公司供應商最高榮譽「雙藍認證」。
先后獲得空客公司「最佳改進獎」「最佳表現獎」「製造貢獻獎」「工業卓越獎」與「上速率冠軍」提名獎,榮獲空客卓越航空銅牌殊榮,成為全球首批、亞太首家獲此殊榮的供應商。
無數來自國際頂尖航空製造企業的認可與榮譽,一次次向世界宣告着中航西飛的製造技術和質量控制能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與國際先進航空製造廠商的同台競技,也一次次讓世界見證中國航空工業飛速發展的強勁實力。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航空人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2025年2月,空客A320機翼第三條生產線落成並實現首架交付。這條融入數字化設計與精益管理理念的新產線,是中航西飛發展經驗的結晶,更是面向未來的新起點。
2025年7月,空客A321機型首次在華進行機身系統裝配,標誌着雙方的合作進一步深化,也彰顯了中航西飛在國際航空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
中航西飛與空客的合作已實現了從機翼小組件、機翼翼盒到機翼總裝,再到天津公司「門對門」交付的跨越,形成了完整的機翼製造中心,為打造世界級先進機翼製造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航西飛國際轉包業務的發展歷程,既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微觀縮影,也是中國航空工業拼搏奮進、創新突破的生動實踐。中航西飛用前行的腳步證明:只有對外開放、合作共贏,才能真正實現自主創新、自立自強。
面向未來,中航西飛將以自主創新的底氣參與全球競爭,以更加自信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為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貢獻「西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