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創新葯催化劑頻出,港股醫藥(159718.SZ)震盪走高,現漲0.7%

2025-10-21 10:36

10月21日早盤,中美雙方貿易摩擦有所降温,港股三大指數大幅高開。港股醫藥ETF(159718.SZ)現漲0.7%,成分股雲頂新耀(01952)上漲5.78%,晶泰控股(02228)上漲4.25%,藥明康德(02359)上漲2.59%,京東健康(06618)上漲2.38%,阿里健康(00241)上漲2.16%。

消息面上,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已於10月17日開幕,多款中國創新葯數據在ESMO密集發佈,PD1-PLUS雙抗、ADC等領域的臨牀數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引起較高關注,或有望提振創新葯新一輪的出海機

近日,國內創新葯共實現5項資產出海,分別涵蓋#ADC(抗體偶聯藥物,是一種通過抗體先找到腫瘤再釋放毒素精準命中。多用於胃癌,乳腺癌治療)如翰森CDH17 ADC、in-vivo CAR-T(普瑞金)、#自免雙抗(自身免疫雙特異性抗體,一邊抑制炎症信號,一邊激活調節免疫的細胞。多用於類風濕病等之類)如維立志博BDCA2/TACI、#眼科雙靶(同時作用於兩個致病靶點眼科藥物,比如一邊抑制血管生成,一邊阻斷炎症或穩定血管)如奧賽康VEGF/ANG2)、#靶向小分子(分子量小、能精準結合疾病相關蛋白的化學藥物,多用於抗癌及類風濕治療)如海和PI3Kα,BD密集落地。

機構稱,歷史上,每年四季度也是BD集中落地的季度,康方生物、科倫博泰、百利天恆的超大額BD均在Q4落地,國際大型藥企(MNC)一般會在Q4集中花完全年的預算。近3個月創新葯經歷了較長時間回調,調整幅度達到一定水平,在外圍擾動事件的影響下(實際並不影響基本面),當前市場預期已經降低。短期后續仍然有多個催化(包括歐洲腫瘤大會ESMO數據、三季度業績持續放量、BD有望持續落地),以及長期創新葯企業報表有望持續改善,對外出海維持高景氣度的趨勢。

創新葯是中長期的產業趨勢,對外出海與國內收入放量雙重周期交織,長期向上趨勢勢不可擋。大產業趨勢面前,無懼短期擾動,自身夠硬的情況下,外來的任何擾動調整就是買入機會。港股醫藥ETF板塊構成均衡,不僅包含創新葯,還涵蓋CXO、互聯網醫療、創新器械等港股特色標的,是投資者配置港股醫藥板塊的便捷標準化工具。建議關注港股醫藥ETF(159718.SZ)及其聯接基金(A類:019598,C類:019599)。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