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1 09:50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天風研究,作者:譚逸鳴團隊
天風認為,系統性危機的風險仍可控,再現一次「次貸危機」的概率低。大型銀行和核心金融系統尚穩定。當前美聯儲政策利率上限4.25%,后續有很大寬松空間,一旦風險升級,只要美聯儲救市,問題或可在短期內解決。
2025年9月-10月,美國連續三起金融「爆雷」,令市場對金融危機的擔憂情緒發酵,銀行股大跌,也讓市場回想起2023年的「硅谷銀行」危機。
美國三起金融「暴雷」事件,引發金融風險擔憂
1、9月10日美國次級汽車貸款機構Tricolor申請破產,導火索是利用汽車貸款資產「重複質押」融資。
2、9月28日美國汽車零部件龍頭FirstBrands申請破產,主因在供應鏈金融中作假,黑箱融資,高槓杆,賬外融資不透明。
3、10月16日,美國兩家區域性銀行,錫安銀行(ZionsBancorp)和西部聯合銀行(WesternAlliance?Bancorp),曝出重大信貸欺詐和壞賬事件。
10月16日,標普地區型銀行精選行業指數下跌6.3%,但標普500跌幅較小,反映風險集中於地區型銀行,大型銀行和其他行業股受影響有限。
2023年硅谷銀行危機vs2025年信貸風暴
本次的美國私人信貸風險,和硅谷銀行(SVB)風險有本質不同。SVB倒閉的傳導鏈:美聯儲大幅加息→銀行資產端的長債價值大跌,資產負債錯配,利率風險暴露→客户企業集中提款擠兑,銀行流動性枯竭。
雖然本次金融風險事件,也是以機構接連「爆雷」為特徵,但成因存在明顯區別,本次傳導鏈條為:經濟放緩導致信貸質量惡化→貸款壞賬→金融欺詐、高槓杆融資、信貸風控失守等問題暴露→結構化工具,令虧損擴散。
怎麼看待「信貸爆雷」的后續風險
首先,我們認為「信貸爆雷鏈」或尚未結束,短期內,風險或進一步發酵。
雖然當前的「爆雷」是個例,但也反映出當前美國金融市場的「多層脆弱性」:1)疫后大量的私募信貸、CLO、商業地產抵押證券的發行。
2)底層資產質量惡化,尤其是汽車、商業地產、中小企業貸款領域。車貸/抵押貸款/企業私募信貸若集中違約,風險或沿着「證券化」鏈條擴散。
3)風控不足。中小銀行的監管缺陷,「影子信貸」體系風險蔓延;投資管理公司的風控和盡職調查的不足,購買了存在問題的結構化產品。
但我們認為,系統性危機的風險仍可控,再現一次「次貸危機」的概率低。大型銀行和核心金融系統尚穩定。當前美聯儲政策利率上限4.25%,后續有很大寬松空間,一旦風險升級,只要美聯儲救市,問題或可在短期內解決。
當前各項信用風險指標的表現尚可,表明風險基本可控。美國證券化產品的期權調整利差(OAS)目前繼續下行;企業債的信用利差小幅上行。
如果風險發酵,對資產價格有何影響?
美股:預計先跌后漲。短期內或因金融風險而再次震盪,影響主要集中於銀行和金融板塊;中長期看,美股更核心的問題仍在於AI敍事的兑現。
美債收益率和美元:趨於下行。若風險升級,或加速美聯儲降息,推動美債收益率和美元下行,美債期限利差上行。
黃金:受益於避險情緒的推動上漲。新興市場:預計情緒受美股影響,新興市場權益或亦先跌后漲;新興市場的債券收益率或下行。
風險提示:美國金融風險超預期,特朗普政策超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
注:本文來自天風證券於2025年10月21日發佈的《美國信貸市場的「裂痕」》,分析師:譚逸鳴 S111052505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