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遇見小面再闖港交所 331家直營店撐起近九成營收

2025-10-20 22:33

10月14日獲證監會備案的廣州遇見小面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遇見小面),一天后就向港交所完成二次遞表。

10月15日,港交所官網顯示,遇見小面當日向港交所呈交了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文件,招銀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半年前的招股書相比,最新版招股書更新了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等資料。若成功上市,遇見小面有望成為「中式麪館第一股」。

據招股書,遇見小面擬將IPO募集資金用於拓展餐廳網絡、擴大地理覆蓋範圍並加深市場滲透;通過升級整個餐廳網絡的技術和數字系統提升IT能力;品牌建設及提高客户忠誠度;對上游食品加工行業潛在公司的戰略投資與收購;以及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及營運資金。

2024年進入香港市場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遇見小面運營網絡包括中國內地22個城市的440家餐廳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11家餐廳,且有101家新餐廳處於開業前的籌備中。不過,遇見小面的餐廳多位於中國東部及南部,其中超過一半餐廳位於廣東省。

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稱,就2024年總商品交易額而言,遇見小面為中國第四大中式麪館經營者,市場份額為0.5%;在整體中式快餐市場排第十三位,市場份額為0.14%。

遇見小面的餐廳採用直營或特許經營模式經營。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遇見小面直營餐廳的總商品交易額主要來自一線及新一線城市,而特許經營餐廳的大部分收入則來自二線及以下城市。但就單店日均銷售額而言,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餐廳要高於二線及以下城市餐廳。例如,2025年上半年,遇見小面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餐廳單店日均銷售額為11355元,較同期二線及以下城市高出16.19%。

不過,報告期內,遇見小面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餐廳的經營利潤率要明顯低於二線及以下城市餐廳。而2024年進入中國香港市場后,其在香港餐廳的利潤率遠超內地二線及以下城市。

招股書明確提及,遇見小面直營及特許經營餐廳的訂單平均消費額由2022年的36.2元及36元降至2023年的34.2元及33.5元,而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直營及特許經營餐廳的訂單平均消費額已降至31.8元及30.9元,累計降幅分別為12.15%和14.17%。

對此,遇見小面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由於我們主動降低菜品價格及為顧客提供更實惠的用餐體驗,以吸引顧客及增加整體銷售額,這從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總商品交易額及訂單總數的大幅增加得以證明。」

短期償債能力較薄弱

業績方面,報告期內,遇見小面營收分別為4.18億元、8億元、11.54億元和7.03億元,利潤分別為-3597萬元、4591萬元、6070萬元和4183.4萬元。

報告期內,遇見小面的收入主要來自直營餐廳經營(堂食服務和外賣業務)及特許經營管理(特許權使用費、特許經營收入、提供服務收入,以及銷售食材及餐廳用品收入)。報告期內,遇見小面來自直營餐廳經營的收入佔總營收的比分別為80.5%、83.9%、86.7%和89%,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截至2025年上半年,遇見小面的直營餐廳為331家。也就是説,這331家直營餐廳在上半年為公司貢獻了近九成的營收。

報告期內,遇見小面的流動資產總值分別為1.03億元、1.57億元、2.48億元和2.45億元。同期,公司的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2.51億元、3.43億元、4.9億元和5億元。這也就是説,遇見小面報告期內的流動資產淨值均為負值,分別為-1.49億元、-1.87億元、-2.42億元和-2.55億元,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長期處於薄弱的狀態。

對此,遇見小面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公司動用流動資產(尤其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直營餐廳網絡的拓展提供資金,用於非流動項目。此外,公司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將部分租賃負債已入賬列作流動負債,而相關使用權資產結余已入賬列作非流動資產等。

報告期內,遇見小面的貿易應收款分別為3010萬元、5490萬元、8050萬元和1.03億元,呈逐年/期遞增的趨勢。公司表示,「主要是由於隨着我們的收入增長,進項增值税、按金及貿易應收賬款分別增加590萬元、660萬元及500萬元」。

此前已完成7輪融資

遇見小面實際運營始於2014年6月,由創始人羅燕靈和宋奇以廣州市餃工匠餐飲有限公司名稱創立的公司開設了第一家餐廳。2023年9月,公司改製爲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至今,遇見小面已經完成7輪融資(不包括2021年6月的股權轉讓與2025年7月的股份轉讓),背后投資方包括九毛九、百福控股、碧桂園創投、喜家德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兩個多月前的8月6日,遇見小面剛完成了一輪股份轉讓。當日,港股上市公司百福控股發佈公告,其全資附屬公司奇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昕控股)以4800萬元對價轉讓了遇見小面1.71%的股權(約1051.41萬股)。在股權轉讓完成后,百福控股持有遇見小面的股權比例從17.16%下降到15.46%。從減持金額和比例看,遇見小面最新估值為28億元。

百福控股在公告中稱,轉讓遇見小面股份是公司認為中國餐飲業目前處於成長階段,出售股份可適時回籠初始投資成本以補充營運資金並尋求新投資機遇,同時可以獲得可觀收益,公司目前沒有計劃出售剩余股權。

2025年10月14日,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關於廣州遇見小面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備案通知書》。根據備案通知書,遇見小面擬發行不超過2.35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同時,其11名股東擬將所持合計6.13億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境外上市股份,一併赴港上市流通。

記者注意到,2025年5月30日,證監會國際司曾要求遇見小面補充説明六大問題,包括公司經營範圍是否涉及外資投資准入負面清單領域、白酒生產和經營情況、個人信息保護、境內募投項目審批覈準或備案情況、股權激勵方案合規性,以及參與「全流通」的股東所持股份是否存在瑕疵情況。

針對公司營收對直營餐廳的依賴、報告期流動資產淨值長期為負,以及奇昕控股的減持等問題,10月1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遇見小面方面發送了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獲對方回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