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多位央國企高管落馬,清算時代來臨!

2025-10-20 18:35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不良資產行業觀研)

來源丨綜合不良資產指南

被調查、被留置、被懸賞乃至鋃鐺入獄,房地產行業的「清算時代」已經來臨。

迎來舊賬清算潮

近期,房地產行業波瀾再起,一系列高管變動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先有萬科原董事長辛傑被帶走的傳聞甚囂塵上,緊隨其后,又傳出祝九勝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消息。而將時間線稍稍拉長,便可發現,這已是行業內多名高管密集「落馬」的延續:被調查、被留置、被懸賞乃至鋃鐺入獄,房地產行業的「清算時代」已經來臨。

在許多人傳統的認知中,央國企高管職位被視為一把「安全牌」,即便行業面臨下行壓力,其位置也依然穩固。然而,近兩年席捲而來的嚴厲反腐風暴,徹底打破了這一固有印象。無論是深耕央企數十年的功勛老臣,還是頭部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核心高管,都難以逃脱「終身追責」的鐵律。一場深刻的清算,已然拉開序幕。

1)辛傑、祝九勝:萬科系高管的「失聯」

近期,兩位具有萬科背景的高管動向引發了廣泛關注。

上周末,一則消息不脛而走:萬科董事長辛傑在9月參加一次會議后,被相關部門帶走,至今處於「失聯」狀態。對此,萬科的應對極為迅速,於10月13日早間發佈公告,宣佈辛傑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一職,由深鐵集團總經理黃力平接任。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14日晚間,有媒體報道稱,萬科原總裁、CEO祝九勝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就曾有消息傳出祝九勝被帶走調查,當時他本人通過更新朋友圈的方式間接回應。此后其公開露面極少,「失聯」傳聞蔓延,直至此次傳出被採取強制措施的明確消息。所幸,萬科背后尚有深鐵集團的強力支持,公司整體運營暫無需過度擔憂。

2)周政:央企老臣的鐵窗結局

中糧集團原副總經理周政的判決,為行業提供了一則極具代表性的刑事案例,也彰顯了反腐的堅定決心。這位從中糧基層一步步晉升至集團副總的「老臣」,曾主導了中糧地產與大悦城的重要重組。

2025年1月,法院經審理查明,周政非法收受財物摺合人民幣605萬余元;非法佔有公共財物241萬余元;其行為還造成了高達1.01億元人民幣的國有資產損失。最終,周政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七十萬元。其漫長的央企生涯,最終以鐵窗為終點,令人唏噓,更發人深省。

3)蔣智生:離職多年依舊被追責

2025年5月,已轉任中國融通地產集團總經理的前華潤置地副總裁蔣智生及其妻子被帶走調查。有信息表明,此次調查與其在融通的任職無關,而很可能要追溯到其在華潤置地期間,於華北區域土地開發、商業地產項目中涉及的利益輸送或違規操作。

這位昔日的明星高管,在離職五年多后,終究未能逃脱法網。而在此之前,華潤置地已有多名高管,如唐勇、孔小凱等相繼涉案。這場持續的「反腐連續劇」,正是華潤置地對內部反腐風暴的進一步深化與升級。

4)徐孫慶:倒在退休門前

2025年9月,上海東方樞紐投資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徐孫慶涉嫌受賄罪一案,經上海市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已由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訴。

徐孫慶的公眾印象,可追溯至2010年上海「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時任靜安區副區長的他因負有領導責任被行政撤職。此后他轉戰國企,曾擔任上海地產集團副總裁、綠地控股副董事長等職。本應於近年退休(1964年出生),安享晚年的他,最終因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提起公訴,其案例再次為所有在位者敲響了警鍾。

如今,「終身追責」已非一句空話,而是成爲了懸在每一位管理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無論是功勛卓著還是在離職多年后,只要曾經觸碰紅線,便難逃法律的審視與制裁。

地產民企老闆,狂飆時代終有盡頭

與央國企高管因反腐落馬的軌跡不同,民營房企老闆們的結局雖各有故事,卻大多難逃相似的落寞收場。那個依靠膽識與槓桿一路狂飆的時代已然終結,而他們正是那個時代最典型的註腳。

1. 許家印:從中國首富到「債務囚徒」

許家印的人生軌跡,幾乎濃縮了整個地產民企的狂飆史。從河南農村走出,他在2017年以2813.5億元身家登頂中國首富,其創立的恆大集團憑藉「高槓杆、高周轉」模式迅速成為行業巨無霸。

然而,過度擴張的惡果終將反噬。萬億債務危機爆發,全國範圍內大量項目陷入停工。2023年9月,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至2024年,他更是被頂格罰款4700萬元,並遭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風波並未平息。2025年9月,因其拒絕披露資產詳情,香港高等法院判決任命中國恆大集團的清盤人,作為許家印家族相關資產的接管人。昔日首富,如今連最基本的償債體面都已難以維持。

2. 林榮濱:從百強老闆到「百萬懸賞」

相比許家印,三盛集團創始人林榮濱的退場更顯悄無聲息,卻同樣戲劇。

這位曾以75億元家族財富登上胡潤榜的福建富豪,其旗下地產一度躋身百強。在陷入借款合同糾紛后,他卻選擇了「失聯」。

2024年5月,北京市海淀區法院發佈執行懸賞公告,對提供其財產線索者,最高可按執行到位金額的10%給予獎勵——若以全部未執行標的計算,賞金高達216萬元。從風光老闆到被公開懸賞,命運轉折令人唏噓。

3. 黃其森:「豪宅教父」的兩度被查

以打造高端豪宅聞名的黃其森,其創立的泰禾集團在2017年就突破千億銷售額,他本人也曾登頂「福建地產首富」。然而,他的危機早有徵兆:2022年他就曾被帶走調查,同年11月迴歸。

2024年8月,因公司信披等問題,深交所對他採取監管談話措施。一年后的2025年8月,他再次因涉嫌違法被留置。同時,泰禾集團與黃其森等多名高管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福建監管局處以高額罰款。「二進宮」的經歷,為其「豪宅教父」的生涯蒙上了濃重陰影。

4. 黃紅雲:主動退場與時代終結

2025年4月,金科股份創始人黃紅雲因涉嫌未披露股票強制過户風險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同年9月,隨着金科股份重整計劃收尾,延續27年的「黃紅雲時代」正式落幕。

公司進入「無實際控制人」狀態,京渝星築與京渝星璨聯合體成為第一大股東。隨后披露的新一屆董事會候選人名單中,信達地產總經理郭偉被視為董事長最熱門人選——黃紅雲從他親手創立的企業中,平靜而徹底地退場。

5. 歐宗榮:莆田首富的「監獄風雲」

正榮地產創始人歐宗榮憑藉地產東風,將企業帶入「千億房企」陣營,個人也屢次成為「莆田首富」。然而在2025年1月,正榮地產公告稱,實控人歐宗榮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採取強制措施。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事關聯十余年前福州的一樁拍地舊事,且牽涉多家民營房企。自企業爆雷后,他名下多處資產早已被凍結或出讓。

地產上下游,一個都跑不了

當前房地產行業所面臨的震盪,遠非侷限於開發商本身。此前所見的各類案例,不過是浮於水面的「冰山一角」。這場深度調整的風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沿着產業鏈條強力蔓延,建築、家居、物業、投資等所有關聯領域均被波及,無一倖免。

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僅2025年以來,地產及其上下游行業中就已有眾多高管接連「出事」,涉及領域之廣,令人側目:

4月,居然智家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汪林朋被武漢市江漢區監委留置。次月,行業另一巨頭——紅星美凱龍的創始人兼前董事長車建新,亦被雲南省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

5月,中鐵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天德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6月,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鴻基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採取留置措施。8月,北京王府井置業原總經理單俊偉也因同類原因接受調查。

7月,成都富森美董事長劉兵被留置。同月,有媒體報道均和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何旗因欠繳税款被税務部門追討。9月,正源房地產及相關負責人因信披問題收到監管警示函。

9月,甘肅省城鄉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策,以及佛山市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國賢,均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通報接受審查調查。

這份不斷拉長的名單,清晰地勾勒出一幅行業全景式的清算圖景。曾經伴隨地產黃金時代的好日子已然一去不返。無論是央國企高管的黯然落馬,還是民企老闆的落魄收場,抑或是上下游關聯企業負責人的接連涉案,都印證了同一個事實:在此番行業鉅變中,沒有誰是例外,也無一環節能夠獨善其身。

這既是無數個人命運的殘酷寫照,更是中國房地產從過去「野蠻生長」轉向未來「合規生存」所必須經歷的陣痛與必然結果。唯有經過這番刮骨療毒,整個行業生態才能重構,步入一個更加健康、有序發展的新階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