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0 18:42
財聯社10月20日訊(編輯童古)香港交易所環球上市服務部主管徐經緯今日在港交所公眾號發文稱,2025年第三季,香港股權融資市場在多隻大型新股以及中國內地企業出海需求的帶動下,穩居全球新股融資中心榜首。
重點:
2025年截至第三季季末,香港市場有66只新股上市,共融資239億美元,穩居全球新股融資中心榜首。
香港市場迎來多隻融資額超過十億美元的新股,包括2025年9月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融資32億美元。此新股也是今年全球第二大新股,僅次於2025年5月上市的寧德時代(融資53億美元)。
2025年截至第三季季末,香港發行人上市后再融資額共計580億美元,其中包括11宗超過十億美元的交易,涉及增發配售、發行可轉換債券及可交換債券等。
國際投資者的積極參與推動了香港市場的發展。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戰略投資基金、對衝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等各類機構正積極參與香港市場,突顯了香港交易所作為國際平臺的吸引力,也鞏固了香港作為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越來越多中國內地企業正在將香港資本市場作爲出海的戰略跳板。例如最近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是紫金礦業集團將其境外資產分拆至香港上市。
準備來香港上市的公司絡繹不絕,截至2025年10月5日,正在處理的上市申請有近300宗,包括32個根據《上市規則》第十八A章的申請及16個根據第十八C章「特專科技公司」的申請,以及五家海外公司遞交的上市申請。
香港新股市場領先全球
2025年第三季,香港資本市場維持強勁勢頭,穩居全球新股融資中心榜首。
2025年截至第三季季末,已有66只新股在香港上市,共融資235億美元,新股數量及融資額分別同比升45%和192%,融資額較排名第二的交易所高出50億美元。
TMT(科技、媒體及電訊)、新能源、醫療保健及消費行業的新股表現突出。香港的新股上市后中短期整體表現優秀,其中一些大型新股的表現尤為亮眼。
香港新股市場因表現穩健,在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與其他主要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再融資交易活躍
2025年至今,增發配售以及可轉換債券和可交換債券的發行共同推動了再融資交易的活躍:截至第三季末,再融資市場總計融資額達585億美元(同比上升172%),約佔香港股權市場總融資額的52%。其中包括11宗超過十億美元的各種大型交易。
多家發行人今年多次重返公開市場,增發規模屢次超過首次公開招股,也側面印證了香港市場流動性充裕、市場情緒樂觀、再融資機制方便靈活。
年初至今,香港市場已完成了多宗超過十億美元的可轉換/可交換債券發行,總發行量達191億美元,打破該發行方式過往全年融資額紀錄。
2025年前三季,香港股權融資額近半來自增發配售
就整體股權融資市場來看,截至第三季末,香港市場總融資額達82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
佈局全球化運營 中國企業加速出海
中國企業出海步伐加快,內地企業越來越多地藉助香港資本市場融資以支持其國際化戰略,推動香港市場融資規模顯著攀升。數據顯示,2025年初至今,半數來香港上市的企業擁有相當比例的境外業務收入,它們的融資額佔香港市場新股融資額的八成左右。
這些發展反映中國企業的戰略重心,已從傳統的出口貿易,進一步邁向構建全球化運營。
中國的全球價值鏈也實現了迅速擴張:如今的龍頭企業向外輸出的不僅是商品,還有創新能力和先進技術。不少中國企業都在海外建立研發和生產中心,在電動車電池及人工智能等領域樹立新技術標竿,推動它們在新市場的業務增長。
中國企業正透過在海外建立本地化供應鏈應對關税政策、縮短物流路線(尤其是在電動車及電池行業)等方式,實現供應鏈多元化,讓生產更貼近終端市場。
在歐洲、南美及東南亞等重點市場實行運營本地化,不僅有助於中國企業應對關税政策,也增強了其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另一方面,拓展海外市場還可以豐富收入來源,降低對國內市場的單一依賴。
這一策略也被美粧、生活方式和食品科技等消費品牌採用。它們積極投資旗艦店、分銷網絡及網店,並依託海外研發及設計中心實現產品本土化。
隨着市場融資活動持續活躍,中國企業面向投資者的策略也出現新動向:過去跨國企業集團通常將其中國業務「分拆」到香港上市,而如今,部分中國企業則開始分拆海外資產來港上市。
香港市場發展勢頭強勁
隨着中國企業加快全球佈局,香港作為國際融資平臺,成為支持這一戰略的首選之地。香港擁有保障國際資本自由流動的制度優勢,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覆蓋主權財富基金、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等多種類型機構。
2025年,國際投資者的市場參與度進一步提升且更加多元化,主要投資者類型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戰略投資基金、對衝基金及主權財富基金等。以紫金黃金國際的首次公開招股爲例,共有26名全球基石投資者(包括來自北美、亞洲、歐洲和中東的優質投資者)參與認購,其認購份額佔發售股份的約一半。
展望未來,市場發展的勢頭仍然強勁。恆生指數今年以來表現領先全球股票指數,有望創下2017年以來最大的年度升幅。各個板塊表現同樣亮眼——截至2025年9月30日,恆生科技指數上漲44.7%,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上漲94.8%,恆生生物科技指數上漲104.6%。此外,市場今年前三季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到2,564億港元,較2024年同期上升126%,體現出香港作為國際融資中心的市場深度和廣度。
截至2025年10月5日,有近300宗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其中48家公司依據第十八A章和第十八C章機制上市,也有五家海外公司已提交上市申請。憑藉具有吸引力的上市制度、廣泛的行業覆蓋及充裕的流動性,香港有望持續在全球新股融資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