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0 16:47
【今日導讀】
亞馬遜擬建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為AI和雲服務供能
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規模達5.15億人
這類半導體產品需求增長顯著,上游設備材料或迎來擴產機遇
人形機器人最重要的硬件之一,行業有望迎來規模化發展
IDC: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突破4000萬台
智元機器人合夥人稱今年營收或增超10倍
【主題詳情】
亞馬遜擬建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為AI和雲服務供能
行業媒體報道,亞馬遜現已公佈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SMR)的建設計劃細節,該公司將與華盛頓州公用事業機構EnergyNorthwest以及SMR開發商X-energy合作,共同建設CascadeAdvancedEnergyFacility。據介紹,亞馬遜建設相應核能設施旨在爲了滿足公司旗下AI服務和雲服務對能源的巨大需求,該反應堆佔地面積小於傳統核電站,整體使用採用模塊化設計,最大可輸出960兆瓦電力。
亞馬遜並非唯一一家依靠核能為AI業務供電的大型科技公司。去年十月,谷歌宣佈與核能公司KairosPower合作,計劃在美國建造七座核反應堆。隨后一個月,Meta也官宣建設由核能驅動的AI數據中心,這顯示業界科技巨頭們正在將核能視為支持大規模AI運算、雲服務的可持續能源方案。華福證券表示,硅谷掀起核能投資潮,AI能耗推動行業爆發。數據顯示,全球商業核技術公司已從2017年前的14家增至2023年底的100多家,美國、法國等地成為創新主力。這一熱潮源於氣候危機下清潔能源需求,更因AI發展帶來的巨量電力消耗——如GPT-4訓練期間日均耗電相當於2.85萬戶歐美家庭用量,而核能被視為比風光水電更穩定的能源解決方案。英偉達投資負責人直言,核能將成為支撐AI變革的重要能源來源。
上市公司中,東方鉭業生產的輻照監督管用高純鈮箔已成功應用於核電領域,實現國內首次零突破。景業智能積極佈局核電、快堆及核聚變等前沿領域。
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規模達5.15億人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2025(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上發佈《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5)》。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規模達5.15億人,較2024年12月增長2.66億人,用户規模半年翻番;普及率為36.5%。報告認為,國產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用户廣泛青睞,並推動各種應用場景下的智能化改造升級。調查發現,超九成用户首選國產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於智能搜索、內容創作、辦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種場景,還在農業生產、工業製造、科學研究等領域得到積極探索實踐。
東興證券表示,人工智能當前處於政策、技術、需求三維共振階段,疊加「人工智能+」行動帶來自上而下的政策賦能及潛在資金支撐,國產芯片及雲計算龍頭在業績上逐步驗證、大廠CapEx持續投入推高行業發展確定性。人工智能行業景氣度仍有上行空間,其在科技投資領域的主線地位較難撼動,在相關領域具有佈局的上市公司將有望持續受益於行業發展。
公司方面,久其軟件的久其女媧GPT已成功落地多個智能化場景,覆蓋內控、財務、預算、報表、智能GBI、智慧法院等核心業務領域,以重構AI智能體驗為導向,為智慧政務和大型央國企的數字化轉型賦能。網達軟件圍繞「全媒體智能生產專家」定位,打造融合AIGC內容生成、Agent智能體協同、數字人交互三大核心能力的企業級媒體數智台。迪普科技利用AI技術持續賦能產品,推出了安全運營智能體、數據分類分級智能體、產品博士智能體等多個智能體。
這類半導體產品需求增長顯著,上游設備材料或迎來擴產機遇
據報道,三星正在加緊推進HBM4的研發,其計劃於10月27日至31日在2025年三星科技展上發佈第六代12層HBM4,並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量產。
HBM解決帶寬瓶頸、功耗過高以及容量限制等問題,已成為當下AI芯片的主流選擇。此前,美光科技CEO Sanjay Mehrotra在財報電話會上指出,預計全球存儲芯片(尤其 HBM)供需不平衡將加劇,因DRAM庫存低於目標,而NAND庫存持續下降;同時,明年HBM產能已基本鎖定,需求增長顯著,2026年HBM出貨量增速預計超整體DRAM,成存儲板塊核心增長動力。民生證券指出,從產業鏈來看,HBM產業上游主要包括電鍍液、前驅體、IC載板等半導體原材料及TSV設備、檢測設備等半導體設備供應商;中游為HBM生產,下游應用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以及高性能計算等。在HBM製造中,TSV工序是主要難點,其涉及光刻、塗膠、刻蝕等複雜工藝,是價值量最高的環節。國產HBM量產勢在必行,當前國產HBM或處於發展早期,上游設備材料或迎來擴產機遇。
上市公司中,賽騰股份表示,公司HBM檢測設備已得到海外大客户的認可並已批量出貨,國內市場正在積極開拓中。盛美上海的Ultra ECP 3d設備可用於TSV銅填充;全線濕法清洗設備及電鍍銅設備等均可用於HBM(高帶寬存儲器)工藝。飛凱材料先進封裝材料如功能性濕電子化學品、錫球、環氧塑封料均可用於HBM製程,公司正與相關廠商密切合作開發與調試相關材料,共同提升HBM製程工藝成熟度,加速HBM材料的國產化替代進程。
人形機器人最重要的硬件之一,行業有望迎來規模化發展
行業媒體報道,近日,位於新加坡的創新型機器人公司Sharpa Robotics宣佈,其備受期待的靈巧手產品——SharpaWave正式進入量產階段,並已開始向客户發貨。該公司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佈了這一消息,並同步推出了一支全新的宣傳視頻。此舉標誌着SharpaWave自今年早些時候在ICRA 2025等國際機器人頂級會議亮相以來,邁出了商業化落地的關鍵一步。
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實現精細化操作和智能交互的關鍵部件,與機器人「大腦」直接相關,其感知與反饋質量,直接決定了大腦模型的學習效率,可以説是機器人最重要的硬件之一。自特斯拉開發Optimus人形機器人以來,靈巧手研發一直是核心重點方向,馬斯克曾指出其工程量佔整機開發的一半。國泰海通證券指出,隨着人形機器人逐步量產,靈巧手也有望迎來規模化發展。目前靈巧手正向更高的仿生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是人形機器人的「神經末梢」與價值高地。
上市公司中,兆威機電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靈巧手的整體解決方案及核心部件的研發與製造, 視其為突破口。2025年7月公司發佈新一代仿生靈巧手系列產品DM17與LM06,通過差異化設計滿足多元場景需求。恆輝安防表示,針對靈巧手腱繩,已結合多家機器人企業測試反饋優化多輪配方與工藝,目前正與某知名機器人企業推進供應商准入對接。漢威科技在具身智能領域,目前已構建起覆蓋「觸覺-平衡-力控-嗅覺」 的多維產品矩陣,為機器人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多種感知解決方案。
IDC: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突破4000萬台
IDC預計,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將突破4000萬台,其中中國市場份額將穩步提升,預計五年複合增長率(2024-2029)將達到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
近日,Meta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Bosworth)在Threads上發表文章稱,MetaRay-BanDisplay智能眼鏡在全國各地的線下零售店幾乎全部售罄,11月之前的試戴預約也幾乎全部排滿。此外,知情人士稱,蘋果正擱置開發低成本VisionPro頭顯的計劃,轉而優先開發能與Meta競爭的AI眼鏡,並且正在重新分配資源,包括人員方面。方正證券認為,智能眼鏡有望成為端側AI落地最佳場景之一。AI眼鏡可以定義為在普通眼鏡/墨鏡的基礎上,導入多模態AI功能,是對端側AI應用場景重要探索。華鑫證券表示,端側硬件智能化是AI應用的一大重要方向,AI眼鏡未來潛力較大。
上市公司中,顯盈科技為雷鳥提供AR眼鏡專用磁吸無線充電電源適配器。勝利精密為AR眼鏡客户提供結構件相關產品。
智元機器人合夥人稱今年營收或增超10倍
談及遠征系列機器人出貨量以及未來規劃,智元機器人合夥人、高級副總裁、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表示,遠征整個系列一共出貨了1000台左右,明年可能會有幾千台,「我們現在已經是全球人形機器人里出貨量最大的企業,甚至比馬斯克(出貨量)更大。」王闖透露,今年智元機器人的營收規模相比去年增長了好多倍,可能十倍都不止,規模正在指數級增長。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具身智能是AI最強應用,而人形機器人則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在電動化之后,為代表的ROBO+賽道將重塑整個汽車產業鏈,成為最強產業趨勢。具體產業鏈上,湘財證券指出,未來行業將呈現硬件標準化、軟件智能化、場景碎片化特徵。具備全鏈條創新與生態整合能力的企業將引領增長,投資需圍繞技術縱深、場景滲透與出海動能展開。
上市公司中,卧龍電驅依託在電機與驅動領域四十余年的技術積澱,率先完成無框力矩電機、減速器、伺服驅動器及實心關節模組等核心單元已形成開發與生產能力。2025年3月入股智元機器人,正式成為該機器人創新企業的戰略股東。漢威科技已與智元機器人展開了良好的合作,合作進展持續推進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