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新招標!中石化首個綠氫合成氨項目

2025-10-20 15:45

(來源:電池工業網)

10月15日,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佈《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烏審旗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二期節能評估報告、碳排放評價、「兩高」論證報告編制技術服務(二次公告)》。其中顯示,二期項目設計建設規模為光伏發電10萬千瓦、風力發電40萬千瓦、制氫能力2萬噸/年、制氨能力不少於10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已於10月9日首次發佈招標公告。對比兩次公告,核心內容如項目建設規劃、投標要求等均保持不變,僅對投標截止及開標時間進行了調整。在首次公告中,投標截止及開標時間定於2025年10月15日09時00分,而二次公告則將時間節點延后至2025年10月21日09時00分。

近年來,在「中國第一氫能公司」戰略指引下,中石化的氫能建設在明顯加速。早在2020年,時任中石化董事長張玉卓就曾提出「一基兩翼三新」戰略構想,將觸角伸向了萬億氫能產業,奠定了中石化大上氫能的宏偉藍圖。

隨后,在2021年中期業績會上,中石化掌門人馬永生明確提出了公司「十四五」期間氫能發展思路:一是規劃建設加氫站1000座,加氫服務能力達到20萬噸/年;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規劃累計制氫產量超百萬噸;三是聚焦氫能交通領域和綠氫煉化。

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綠氨產能已突破100萬噸/年,較2020年增長超10倍。預計到2030年,全球綠氨年產量將超過2000萬噸,至2050年有望突破5.6億噸,市場潛力巨大。這意味着,綠氨產業已進入加速發展期。

此時,中石化進軍綠氨市場,能夠進一步打通綠氫合成氨產業鏈上下游,完善其自身綠氫商業版圖。這對於整個綠氨市場而言,中石化有望憑藉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技術實力和市場資源,成為綠氨市場發展的「助推器」,帶動綠氨產業邁向新的發展高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