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還沒到唱空美國經濟的時候?一個可靠的前瞻信號並未示警

2025-10-20 15:51

當美國經濟出現壓力跡象時,美國人最先從預算中砍掉的開支之一就是外賣和外出就餐。這是經濟衰退最可靠的早期預警信號之一。

目前來看,人們並未大幅削減這類開支,高收入羣體尤其如此。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貿易戰爆發、聯邦政府最新停擺的動盪之年里,這對美國經濟而言是個積極信號。

政府數據顯示,在截至8月的12個月里,美國酒吧和餐廳銷售額增長6.5%,高於去年同期的4.3%。今年春夏兩季,美國人在外出就餐上的花費也相當可觀。

「儘管面臨重重阻力,餐飲業仍展現出驚人的韌性。」全美餐飲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首席經濟學家查德·莫特雷(Chad Moutray)表示,「好消息是,我沒看到經濟衰退的跡象——消費者還在堅持消費。」

銷售額與促銷活動:餐飲業紅火的原因

是什麼讓餐廳生意持續火爆?

首先,美國經濟仍在增長,這使得裁員現象和失業率維持在意外低位。當銷售額穩定、優質勞動力本就稀缺時,企業幾乎沒有理由裁員

經濟學家指出,當美國人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安心時,往往會更願意消費。不僅如此,目前美國人收入增速已超過通脹增速。

此外,股市創下紀錄的繁榮態勢,為消費支出注入了強勁動力,對高收入家庭的推動尤為明顯。

高收入美國人是推動餐飲業消費增長的主要羣體

 

「股市近期的強勁表現是重要推動因素。」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美國副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皮爾斯(Michael Pearce)表示。

餐飲預訂數據也能體現這一趨勢。

在線預訂平臺OpenTable報告顯示,上周的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2%。該平臺合作的餐廳大多是面向高收入人羣的高端場所。

而面向中低收入人羣的快餐和有限服務餐廳,則通過推出新的特價活動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從而實現銷售額增長。

以達美樂披薩(Domino's,股票代碼DPZ)為例。這家全國性披薩連鎖品牌在推出9.99美元特價披薩等新超值套餐后,今年春季銷售額有所改善。

「那些能很好地傳遞‘性價比’的品牌,成了當下的贏家。」莫特雷説。

消費習慣變遷:餐飲業的隱憂

但這並不意味着餐飲行業一片向好。今年以來,餐廳一直受困於牛肉等食材成本上漲、勞動力短缺,以及消費者愈發挑剔的需求。

餐廳經營者表示,消費者爲了控制賬單支出,養成了各種新習慣:選擇小份餐食、與人分享主菜,甚至點兒童餐。

美聯儲在最新經濟調查報告中提到,在亞特蘭大地區,「食客們繼續通過不點甜點和酒精飲品來節省開支」。

這種精打細算的心態,降低了餐廳和食品從業者招聘更多員工的意願。餐飲業目前僱傭了約1500萬人,佔美國勞動力總數的近1/10,但今年新增就業幾乎陷入停滯。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酒吧和餐廳僅新增1.3萬個崗位。

相比之下,2024年同期該行業新增4萬個崗位,2023年同期更是新增17.3萬個崗位。

莫特雷表示,初秋以來,餐廳到店客流量整體持平甚至下滑,這促使經營者像消費者一樣變得更加謹慎。

「超過70%的經營者表示,未來6個月預計不會增加招聘人數。」他説。

不過,銷售額總體仍保持良好態勢。

美國銀行的數據顯示,10月初酒吧和餐廳的信用卡消費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與過去幾年經濟更強勁時的趨勢一致。

未來趨勢:潛在風險何在?

那麼,未來可能出現哪些問題呢?

受通脹上升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影響,低收入家庭面臨的壓力更大。他們減少了去快餐店的次數,轉而在超市購買更便宜的食品——以至於20世紀70年代的經典速食「漢堡幫手」(Hamburger Helper)再度流行起來。

食品價格漲幅過大,就連麥當勞(McDonald's)等主打性價比的連鎖品牌,也出現了部分客羣到店量下滑的情況。

例如,今年第二季度,麥當勞報告稱,長期以來對其業務至關重要的低收入客羣到店量下降。該公司表示,將加大促銷力度,努力吸引這部分客羣迴歸。

「重新吸引低收入消費者至關重要,因為他們光顧我們餐廳的頻率通常高於中高收入消費者。」麥當勞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肯普欽斯基(Chris Kempczinski)上月表示。

股市崩盤可能帶來更大威脅,因為高收入人羣是外賣和高端餐飲的主要消費者。

研究顯示,年收入10萬美元及以上的家庭僅佔美國家庭總數的43%,但他們貢獻了近60%的餐廳消費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